今日在某自媒體平臺看到一則消息,說“由于印度國內貨源運往港口受阻,谷物出口遇到困難,中國趁機銷售了更多的磨粉小麥和大米”,并稱“中國向非洲國家出口了少量庫存的陳長粒大米。東歐國家,比如俄羅斯和羅馬尼亞也正在考慮采購中國圓粒大米,用小貨輪或集裝箱運輸”。
小編看后這個高興啊,為啥?現在國內正是去庫存的時機,老百姓正愁沒地方賣,現在國際友人需求糧食,我們趕緊賣啊,隨帶創些外匯,解決農民賣糧問題。
但是,這是條2003年的老古董新聞!
翻下中國的海關出口數據,發現咱們在2004年成為糧食凈進口國后,確實很久都沒有大批量出口過糧食了!中國為什么不出口呢?
熟悉國情的人都知道,在歷史上我國發生過多起饑荒事件,因此糧食一直是國家頭等重視的基礎產業,為了確保糧食生產,國家先后采取了統購統銷、保護價等各種措施,特別是在經歷2003年糧食出現階段性供應緊張情況后,國家出臺了托市收購政策,由此帶來了糧食生產的連年增產——但客觀的說,在2009年之前,在全球糧食市場出現能源化趨勢的時候,國內以乙醇為代表的糧食工業需求發展迅速,導致國內的糧食供需形勢一直保持緊平衡狀態,甚至在2005-2008年國家不得不做出限制玉米工業需求的政策。
但正是這樣的一次陰差陽錯,讓國內的糧食市場進入了一個“漲”庫存的怪圈:一方面不斷提高政策指導價,一方面國有庫存不斷攀升,同時由于國內價格高,又造成更多廉價的國際糧源進入國內市場,而之前我國的糧食出口市場逐漸丟失。
寫到這里,肯定有農民朋友不樂意了,我們的小麥玉米都是八九毛賣的,低的甚至達到六七毛,這還貴么?確實,如果我們直接從農民手里收購后就轉賣的話,是和國際糧價相差不大的,目前美國玉米進口到中國南方港口的成本是1600元/噸左右。
但實際情況是,我們收了糧食之后,我們還要付出大量的保管、運輸及企業利潤,實際賣給需求方的價格都會在每斤一塊錢以上——這也是為什么農民朋友們在頭條號糧油關注上看到的價格遠遠高于他們售糧價格的原因。
就在剛才翻了下2016年上半年的海關出口數據,1-6月我國小麥出口是1萬噸,小麥粉4萬多噸,大米稍微好些出口有10多萬噸(主要是銷往周邊的日韓,前面糧油關注小編說了《日本大米沒那么好 最好吃的糧食在中國》),而玉米作為國內糧食庫存做大的品種出口方面卻幾乎是零出口,只有1千多噸,另外卻有近300萬噸的進口。
總的來說,糧油關注小編理解國家當前的去庫存難處,或許經歷一場陣痛后中國的糧食行業能迎來一個健康的發展機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糧油關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