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專家談糧食托市政策改革:
要給農民和市場足夠的緩沖時間
糧價是百價之基,直接關系到農民收入的穩定。從2016年起,我國糧食托市政策改革邁出了關鍵一步:國家取消了玉米臨時收儲,改為“市場化收購+生產者補貼”的方式。改革要解決怎樣的問題?改革的未來走向如何?記者采訪了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彭超。
托市政策須適應市場做出調整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托市調控、儲備輪換調節為主要方式,政策性競價交易為補充,以東北大豆目標價格補貼和玉米生產者補貼為探索方向的農產品價格支持補貼政策。”彭超認為,一系列農業補貼政策有效地保障了農民務農種糧和地方重農抓糧的積極性。托市政策也促進了農民增收。據統計,2011—2015年,以托底收購為主導,托市政策帶動農民增收2510億元。在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同時,糧食市場價格基本保持穩定,沒有出現大起大落,既防止了“谷賤傷農”,又防止了“米貴傷民”。
“另一方面,糧食托市政策必須適應市場形勢,做出供給側結構性調整,從而為農業發展動能轉換提供空間。”彭超解釋說,近年來,國內外糧食供求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影響價格波動的因素也各有消長。國際糧食價格上漲動能減弱、跌勢凸顯,整體弱勢運行,但與此同時,我國糧食托市價格卻持續提高。這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國內部分糧食品種供求階段性相對性過剩的趨勢,國內外糧食價格持續倒掛,加工企業原糧收購成本負擔較大,進口增加沖擊國內市場,糧食庫存高企,財政壓力增大。
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托市政策做出了適當的調整,2016年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取消、實行價補分離。彭超介紹,根據對黑、吉、遼、蒙60個村3254個農戶的調查發現,農戶獲得的玉米生產者補貼畝均145.30元,戶均3228.42元。玉米價格向市場價格回歸,東北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
補貼、保險、信貸政策調整協同推進
“托市政策的改革必須把握節奏,循序漸進,協同推進。”彭超說,“實際上,庫存高企、進口激增等問題不是大幅降低托市價格或者取消部分糧食品種的托市政策就能根治的。最低收購價政策的調整,必須給農民和市場足夠的緩沖時間,同時積極完善補貼、保險、信貸等政策。”
他建議,具體做法是,結合農業結構調整規劃,嘗試一次性出臺未來三至五年的指導性最低收購價、目標價格和農產品目標收入,形成農業補貼隨生產成本、市場形勢變化的長效機制,給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穩定的預期。
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加大保險保費補貼提標擴面,鼓勵保險公司提供不同保障水平的農險產品,制定多層次的保費、補貼及賠付標準,供不同類型的農業經營主體自主選擇。
探索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目標收入補貼政策,保證農業生產經營收益。近期,以糧豆輪作補貼、糧草輪作補貼為杠桿,促進經營主體主動實施結構調整,以禁發、減發補貼等措施限制井灌稻種植。加大財政投入,推進部分農業生產環節補助政策的常態化,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補貼與科技推廣掛鉤政策試點,以政策實施和完善為契機,促進科研、教育和推廣的結合。
在健全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的基礎上,探索營銷貸款援助制度,以未來收獲的農產品為抵押擔保,為農民提供生產經營性貸款。增強目標價格補貼、農產品收入補貼和農產品收入保險之間的協調性,提升農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支農補貼方面選擇的自由度。(記者/毛曉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