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有著自己的特色和價值,即使在現代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在特定的條件下,很多鄉土知識具有等同甚至超過外來知識的價值。如今,農業與價值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所迸發的火花也越來越亮眼。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朱啟臻就中國農業與鄉村之間的關系談了自己的看法。
鄉村與旅游密不可分
朱啟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了鄉村和旅游兩者相結合的發展前景。他說,鄉村體現的所有價值,都與旅游密切相關。農業生產本身就是一個旅游項目。農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就是教育,通過農業勞動和農業體驗,可以讓孩子身心更健康。農業、包括手工業的生產過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旅游資源。專業化、社會化不是農業的本質。農業講究整體觀,注重全過程,小而全是一種美麗,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從而產生成就感、自豪感。這與工業生產完全不同,工業生產中每個人只負責一個工序,所以導致人的異化。
他表示,鄉村風貌本身就是一種旅游資源,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的村落和特色民居形態,對游客非常有吸引力。北京郊區曾有一個所謂的新農村,20世紀80~90年代非常出名,參觀學習、開會考察都喜歡安排在那里。農民都住別墅,家家都有車庫。有一次我帶著一位日本學者去參觀,那位日本學者卻說,這個地方的價值不大,既無城市的繁華,也無鄉村的田園風光。現在看來,許多地方出現的整齊劃一的鄉村住宅建筑,一定不會吸引游客。因為既沒有美學價值,也沒有文化內涵。鄉村的發展是自由的,有各種各樣的形態。現在人們開始去離城市更遠的地方尋找更野味的鄉村,就說明了鄉村的價值所在。
據了解,為了保護鄉村文化,現在許多古村落建起了鄉村博物館,但對于一般村落而言,發展鄉村旅游和農業旅游可能是更現實的途徑。在經濟發展與鄉村文化保護這對矛盾中,鄉村旅游和傳統手工業的振興,被認為是彌合二者的有效途徑。在發展鄉村旅游這一視角下,傳統農業文化保護與發展的契機和曙光。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成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后,游客絡繹不絕,其獨特的田魚文化、民俗文化、華僑文化等,有效帶動了當地生態旅游的發展。經濟上直接受益的當地農民,切實感受到繼續保持稻田養魚傳統和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基于這些保護鄉村文化顯得尤為重要。
“鄉村旅游以鄉村為背景,以農民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為核心對象。為了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在保護與傳承鄉村文化中的作用,我認為需要重視三個問題:一是重視鄉村文化開發和旅游規劃決策的鄉村社區參與;二是要體現當地農民的旅游經營參與,農民的勞動生活過程就是旅游經營與服務過程,只有把兩種活動的目標統一起來,才能實現良性循環;三是重視游客的參與,鄉村旅游中的游客不僅是觀光者,還是鄉村文化的參與者。”朱啟臻說。“鄉村旅游的設計,不是單純的農業生產設計,更不是單純的建筑設計,而是集農業、文化、民俗、村落和民居建設、景觀設計等為一體的綜合設計,需要社會學、經濟學、民俗學、農學、生態學、建筑學、旅游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的參與和策劃。”
新農村建設中依然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近幾年出現了兩個口號,“用發展工業的理念引領農業”、“用建設城市的思路改造鄉村”,在朱啟臻看來是錯誤的。他說,鄉村建設比城市復雜得多,鄉村有生產、生活、生態、社會和文化等多種功能,是一個十分豐富又充滿智慧的體系。鄉村就像一件非常精美的工藝品,動任何一處都有可能動壞。很多地方在城鎮化進程中,還沒有弄明白鄉村有什么文化,就把鄉村文化消滅了。不要輕言改造鄉村,因為很有可能把一件工藝品改造得一錢不值。
現在的鄉村正在全面城鎮化,未來很麻煩的是鄉村也變成城市,一味宣傳城市比鄉村好,造成的結果就是沒有人再從事農業。實際上鄉村可以建設得比城市更舒適。
在東北朱啟臻考察過一個美麗鄉村,每一戶都有幾百畝地,有的有上千畝,那里的農業實現了規模化經營,農民已經是典型的現代職業農民,家家戶戶都住歐式小別墅,沒有圍墻,只有欄桿,院子里停放著拖拉機和農機具,可以養牛或馬,但農村的要素完整保留著,農民過著比都市人更幸福的生活。
他說,農業不適合大規模的雇工生產,農業生產的一個基本原則是“自己給自己干”。只要是雇人干農活兒,就增加成本、增加風險。工商資本投資農業往往對土地掠奪性使用,重視眼前的短期效益,而不考慮土地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這不是現代農業的方向。根據鄉村農業生產價值的原理,我主張把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作為現代農業經營的基本方式,特別是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一片土地有多大,需要養多少頭豬以便施有機肥,這樣精確計算并按此去做的,只有農民。美國曾經實行的不可持續的農業模式,我們不要重復。
朱啟臻認為,有些鄉村衰落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比如處在生態脆弱地區的、不適合人類生存、長期處于貧困狀態的鄉村。但有些鄉村的消失不是必然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人為干預的結果,這是需要避免的。
“在新農村建設中還存在著一個問題,現在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在鼓勵或變向鼓勵人們離開鄉村、遠離農業,認為從事農業是沒出息的,造成人們即使想從事農業生產都不敢。種地和農業不應該被妖魔化。其實中國鄉村的自然衰敗過程本來沒有那么快,但各種力量加在一起形成一種合力,加速了鄉村的衰敗。”朱啟臻如是說
近些年,人們逐漸認識到鄉村價值,陸續有人返鄉創業,一些走出去的農民工也開始回來。人們發現,家鄉生活可能更舒適。這些人的返鄉,在為鄉村重新注入活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江浙一帶,還出現了“新鄉賢”組織,一些已經從鄉村走出去的官員、學者、媒體工作者、商人等,到了退休年齡或即將退休,在懷舊情懷之下愿意回到鄉村,當地出臺一些政策鼓勵他們回來,也讓衰敗的鄉村重新有了活力。就是說,鄉村的活力可以再造出來。
“但總體來說,現在的政策在總的方向上還是加速鄉村衰敗的。政策需要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下,進行通盤、整體的設計,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鄉村有了活力,城市才有活力。”朱啟臻如是說
鄉村的價值需要重塑
鄉村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這種價值不僅表現在鄉村的生產功能、生活功能與生態功能上,還表現在鄉村的社會和文化功能上。鄉村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是傳統文化的根基所在。
朱啟臻談到,現在,鄉村價值還遠遠沒有被揭示出來,有些重要的鄉村價值也許只有在喪失之后才能被人們認識到,而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幾乎不可能再恢復。這提醒我們一定要注重鄉村價值的深入挖掘。
新農村建設不能按照城市建設的思路去復制,更不是把鄉村變為城市,鄉村是自由的,新農村建設是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同質化,而是在城鄉差異中明確城鄉功能定位,進而實現城鄉功能互補。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鄉村不僅不應該消失,而且應該變得越來越美麗。
鄉村價值該如何去重塑,究竟何處是歸途。朱啟臻教授詳細作了解答。
他說,鄉村具有生產價值,這一點非常重要,但往往被人們忽略。鄉村之所以長期存在,是因為鄉村是適應農業生產的一種居住形態,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比鄉村更適合農業生產的居住形態。
他表示鄉村的生產價值表現在兩方面,一個是農業生產,另一個是手工業生產。嚴格地說,沒有鄉村就沒有可持續的農業生產。農民之所以住在農村,首要原因是離土地近,便于照顧土地。經過大量調查,凡是消滅了鄉村的,基本上都削弱了農業,即使還有農業,也是不可持續的農業,人們往往是只管種和收,土地的地力得不到維護,可持續的農業變成了沒有責任的農業。
其次是生活價值。鄉村生活體系是以農業活動為基礎的,與被稱為“草根工業”的手工業一起,不僅是農民重要的謀生手段,也是其生活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村落里,農民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但有嚴格的季節約束,生活自給性強,主要消費品依賴于自己生產而不是市場。
最后是生態價值,鄉村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完整的復合生態系統。鄉村存在于大自然的懷抱中,這里有人工種植的糧食、蔬菜、水果,還有數不清的野草、野花;有人工飼養的家畜、家禽,也有叫不出名字的野生動物。在鄉村,人們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土壤、河水、明媚的陽光和多樣的地形等。鄉村就是一個生物與環境協同共生的系統。
“鄉村生活可以實現幾個循環:一是種植業和養殖業循環,因為有養殖業,所以農民種植的所有作物幾乎都可以利用,鄉村幾乎沒有垃圾。此外是生產和生活的循環,人的生活垃圾一般都回到田間,得到有效利用。循環是任何一個生態系統維持運行都不可或缺的環節和內容,鄉村生態系統的循環是維持鄉村可持續生存的重要保障。農業循環只有在村落中才能完整進行,這也是理解農業與村落關系的一個方面。循環觀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思想基礎。農民從事種植和養殖勞動,品種之間巧妙組合,這些都經過了長期選擇和適應過程。”朱啟臻如是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際商報2015-12-0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