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央農業工作會議提出“我國已經進入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加快轉變的關鍵時期”,如何解讀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時期”?當前農業領域面臨的挑戰和2016年的工作重點有哪些?圍繞這些問題,中國經濟時報專訪了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
站在新起點上面對的壓力和挑戰
中國經濟時報:“農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您認為當前中國農業發展形勢如何?
陳錫文:從整個國家的發展全局來看,應該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就是解決好“三農”問題。
近10多年,我國農業整體形勢逐年趨好,但也出現了一些新動向,面臨著一些嚴峻挑戰。面對這些新的動向和挑戰,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都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任務、要求和措施。我們需要認真研究的是把中央提出的這些改革要求扎扎實實落到實處,落到村、落到戶,產生實效。
“十二五”期間,中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農民生活顯著改善,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顯著加快,農村改革力度顯著加大。有兩個數字最有代表性,一個是糧食產量連續“十二連增”,這在中國歷史上沒有過,從2003年的糧食總產量只有8614億斤提高到2015年糧食總產量12429億斤,12年的時間糧食總產量增加了3815億斤。另一個是,2015年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突破萬元,增長速度連續6年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這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中國經濟時報:農業農村的發展,“起點之高前所未有,挑戰之大前所未有,任務之重前所未有”,如何理解這里所說的前所未有的高起點和大挑戰?
陳錫文:在新形勢下,我國農業發展的確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主要表現為:
第一,主要農產品進口數量不斷增長,這種新情況非常值得我們去分析。一方面,國內的主要農產品不斷增產,但另一方面,進口的農產品品種在擴大、數量在增加。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而且又是一個人均農業資源相對稀少的國家,適當的利用國際農業資源和國際農業市場來調劑國內的農產品供給,使得國內的農業資源環境壓力有所減輕,這應當是必要的。但是從糧食的數量來看,供需缺口到底有多大?有關部門測算,大概我們現在的需求是12800億斤,和需求相比,大概差400億斤,2015年的消費主要是依靠上年的產量,2014年的糧食總供給是12142億斤,2015年的供求缺口大約在500多億斤。這500多億斤必須進口,不進口,供求數量就不夠。問題是2015年進口了2400億斤,比這個現實的供求缺口多了1800多億斤。其原因在于,我們的供給結構和需求結構存在明顯的偏差。如國內大豆的供需缺口約1500億斤,但通過進口滿足大豆的需求,就意味著我們現在的糧食供給中至少有1000億斤其他品種的糧食是無效供給,生產出來只能進倉庫。不夠的部分自己解決不了,必須通過進口解決,而不斷增產的卻不是市場所需要的。這是當前面臨的一個突出的大問題。
第二,農產品價格國際競爭力下降。由于國內外農產品價格的變化,我們多數大宗農產品正在承受著國內價格超過國際市場的壓力。因此,有一些品種的進口,其實未見得是國內的供給不足,而實際上主要是我們的價格競爭力不夠。比如谷物,谷物的價格如果按批發價來算,國內外的價格大概每噸要差400元到800元,折合到每一斤國內要比國際多出2毛到4毛錢。
第三,WTO對農產品的影響加深。我國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初對一些重要的農產品(WTO叫敏感產品),單獨承諾了它的進口關稅的配額。當初承諾的關稅配額中,有小麥、大米、玉米、棉花、糖。但是大豆沒有設置關稅配額,正是這樣一種局面才造成現在大豆進口長驅直入。應該說當時做的這種選擇,使得我們在入世之后的最初十年,農業能夠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中保持自己的穩定發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從現在來看,新的壓力已經形成了,我們的農產品價格已經突破了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這對國內的農產品、對國內農產品的市場價格都會產生非常明顯的影響。
第四,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刻變化導致原有政策的成效在降低。進入新世紀,中國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工業化城鎮化加速,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整個宏觀經濟情況的變化、城市二三產業結構的變化,使原有的一些農村經濟政策出現了與現實不適應的變化,效力有所降低。
第五,農業的生產成本與農民的收益遭受挑戰。2015年,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資性收入比重占第一,首次超過家庭經營性收入。同時,種植業收入占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也發生了變化,農民種植業的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經不足四分之一。這帶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運用政策手段去調動農民種糧的積極性的難度會越來越大。總之,中國農業通過10余年的快速發展,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但是同時引發的種種復雜情況,也使我們的農業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使得我們面臨著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壓力。
加快推進糧食價格改革
中國經濟時報:如您所說,當前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緊迫問題,是如何解決國際國內農產品價格倒掛的壓力,應對農業生產成本上升的挑戰。是否意味著糧食價格改革將是2016年農業經濟工作的一個重點?
陳錫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閉幕不久,會議研究了“十三五”規劃建議,對“十三五”期間各個方面的改革發展都作出了明確的部署,其中當然也包括農村的改革和發展。這些部署在《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中也有所體現。
關于糧食價格改革的問題,《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里對整個糧食價格的形成機制實際上已經提出原則性的重大的意見,就是糧食價格的形成應當貼近市場,同時要兼顧農民的合理收益。這是我們未來形成中國糧食價格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事實上,糧食的形勢非常復雜。從表面上來看,是三個數量在不斷增長:一是國內糧食產量“十二連增”,二是從2010年以來我們進口的糧食數量在不斷增長,三是目前的糧食庫存在不斷增長。
中國經濟時報: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是什么?
陳錫文:在很大的程度上,這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必然結果。自從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發生之后,全球出現了對大宗產品需求的疲軟,農產品也不例外,和2012年相比,國際市場三大主糧的糧價差不多跌下去40%—50%。而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國家為了調動農民積極性,保障農民的合理收益,這幾年在不斷地適當提高臨時收儲價格和最低收購價,這樣就出現了和國際市場價格走向相反的狀況。當然這是最簡單的分析,其實中國糧價高于國際市場也并不完全是由于國內的價格增長,還有其他因素,如匯率的變化,與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之前相比,人民幣升值了大概28%左右,這意味著用美元購買的進口農產品就會更便宜。再如全球能源價格下跌,導致海運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像糧食這樣的大宗農產品基本上是通過海運來進行國際貿易的,2008年從美國墨西哥灣散裝貨運到中國廣州黃埔港的糧食,1噸的運費大概是135—138美元,而現在,1噸的運費只有35美元。
這些復雜的因素構成當前糧食價格面臨的困難局面,面對這些問題,處理起來也不能簡單化,但有個總體前提是不能讓種糧農民太吃虧,要注意保障他們的利益。
下一步改革的原則是使價格和補貼能夠分開。我們現在最低價也好,臨儲價也好,一定程度上是把價格和補貼合在一起,將來要把價格和補貼分開,農民按市場價賣糧,經營主體按市場價收糧,這樣就把糧食市場搞活了。市價過低,政府要采取適當的政策,直接補貼農民的收入。這是糧食價格改革的基本原則。當前矛盾最初的是玉米,因此改革首先要從玉米開始。小麥和大米仍要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
中國經濟時報:玉米的價格改革要達到什么樣的目標?
陳錫文:總體來看,改革至少要實現四個重要的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必須擋住進口。并不是說我們拒絕進口,而是國內玉米的市場價格回歸到合理水平,這就擋住了大量玉米替代品的進口。
第二個目標是不再增加新的政策性庫存。
第三個目標是搞活市場,多元化主體、多渠道流通。
第四個目標是不能讓農民太吃虧,農民吃虧大了就沒有積極性,生產就無法繼續。現在看糧食多了一點,但如果農民沒有積極性,減下去快得很。
深化改革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
中國經濟時報:“十三五”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攻堅期,對中國農業的未來發展,您有什么展望?
陳錫文:世界上,傳統國家的農業和新大陸國家的農業是無法進行簡單比較的。傳統國家的農業由于發展史漫長,人口繁衍的多,結果就是人多地少,形成了一種自己的農業特點。而新大陸國家是在地理大發現之后,才被歐洲移民逐步占領,逐步發展農業,只有300來年的農業史,因此那里人少地多,形成了獨特的一個家庭農場可以耕種幾萬畝土地的局面。
因此,在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中,有很多東西值得向國際借鑒,但是也有很多東西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甚至必須堅守我們自己的發展道路。實際上中央非常清晰地認識到,農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也面臨著很多新的情況和問題,特別是有些新的情況和問題是我們前所未遇的,我們在這方面是缺乏經驗和政策儲備的。因此,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大踏步地深化改革。
在2013年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陸續推出了方方面面的改革措施,一共有336項,其中直接和“三農”有關的有50項左右,也就是說有15%左右的任務是和“三農”有關的。去年《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再次對整個農村改革提綱挈領地提出了五大領域:一是關于改革和完善農村的產權制度,二是關于創新農業的經營形式,三是進一步改革完善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四是要進一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體制機制,五是要加強農村的基層組織建設,完善農村社會治理。從這五個方面一共梳理出26項重大改革措施,這些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重要的措施,相互之間都是有著很密切的聯系。
總之,在推進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的情況下,需要不斷地去發現我們現在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逐步把中國農業引領到正確的道路上。這其中一定會有很多艱難險阻要去克服,但是說到底,非常重要的就是小平同志講過的,農業的問題要解決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科技。從這個意義上講,通過科技的進步來實現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目標,是我們所有的農業工作者,包括農業的科技工作者、農業的管理者、農業社會科學的研究者應當共同努力的重要方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