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這兩天,我通過2月4日紅網的一則新聞報道,了解到湖南省委政研室聯合紅網、時刻新聞、論道智庫,正在開展農業轉移人口相關有獎調查。正如報道中所言,民意調查的目的是了解我省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購房意愿等問題,以推進我省城鎮化建設。調查主要在紅網論壇的微信端進行。
我之所以關注,并在線填寫了調查表,不是因為“萬元現金等您分享”的吸引,而主要是因為這種結合移動端的方式比較便捷,當然調查的主題本身也是我較為關注的。當前的中國,也正處于戶籍改革的關鍵期,農業轉移人口在身份轉型、生活改變等各項變化中,到底持存怎樣一種心態,他們對進城落戶、購房意愿的想法,是否如輿論反映中的“五味雜陳”,或者他們是否還有其他的政策建議,等等。這些問題,我們決策者、新聞媒體界及三農學界,都要去反思,應當審慎地以一種人本情懷,去思量真實的社情民意。
顯然,我們審慎地體察社情民意,不僅僅需要智慧來把控全局,更需要一種合宜且為廣大老百姓所能掌握的方式。在越來越智能化的互聯網時代,生活在大城市的精英群體甚至普通居民,他們都擁有了蘋果手機、平板電腦、便捷筆記本等較為先進的智能終端設備,能及時接收到各個領域發布的重要資訊,可以了解到各個行業的最新動態,可以參與各界“聯系群眾”的互動活動。然而,與城市群體不同的是,廣大農村或邊遠地區的人們,他們智能化水平不高,基本上通過傳統的電視屏幕了解外界動態,更不用說他們有效地來參與互動了。甚至,他們的互動參與意識還未得以強化卻早已弱化。
具體到這一項民意調研上來,我看到了令人可喜的一面。這項借助于微信的民意調研方式值得推廣發揚,其參與的可操作性、民眾可接近性確實值得學習。這項民意調研,整合了傳播渠道與路徑,通過論壇置頂推薦,新聞鏈接入口,“時刻新聞”客戶端全面推廣,人們可以直接點開參與,也可以掃描論論二維碼參與。不同渠道則有不同參與的方式,最終所有渠道整合到統一的移動端上。除了城市群體,廣大的農民朋友亦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或打開微信參與,填寫方便簡單。看看每天更新的獲獎滾動名單,就可以知道這一在線調查的參與廣泛性。
除此之外,新聞發布中聯合調研方有“論道智庫”,我想其用意甚明。在信息資訊解讀呈現多元化共存的時代,智庫參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的調研數據,要上升到決策參要層次,必須進行有效的數據挖掘與統計分析,通過科學的方式從眾多或雜亂的調查數據中獲得真實的民意。一句話,通過移動互聯網的平臺優勢,掌握有效與足夠量的數據源,再將數據源進行科學有效的挖掘分析,這正是一項民意調研最基本的邏輯與保障前提。
盡管在現代生活中,與此類似的民意調研較為普遍,但如何利用微信或其他移動端進行整合渠道資源,以縮小越來越明顯的城鄉“數字鴻溝”,來確保參與群體的廣泛代表性,將會變得日益重要。尤其是新聞報道中的這一則基于湖南省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購房意愿等問題的民意調研,更要集中面向農民群體,那就得首先讓他們擁有可掌握的移動互聯網渠道與方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紅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