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契機 加快發展現代牛羊產業
2015年以來,連續上漲14年的牛羊肉價格呈現“降溫”趨勢,牛羊價格觸及天花板后出現拐點,活羊價格更是較大幅度下降。總體看,牛羊肉價格下行,既是因為社會總需求不足導致的消費能力減弱,更重要的因素是產業競爭能力偏弱和進口沖擊加劇。這也意味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牛羊產業發展也面臨新情況新問題,亟須采取系統性措施來破解難題。當前,從需求端入手提振消費固然重要,但立足現實情況,創新思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新思路來破解眼前難題,夯實牛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既是當務之急,更是治本之策。
一、新時期牛羊產業出現新情況
我國是牛羊生產消費大國,羊肉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位,牛肉產量僅次于巴西和美國,居第三位。近年來,我國牛羊生產持續穩定增長。2015年,我國牛肉產量700萬噸,羊肉產量44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6%、2.9%。人均牛肉占有量5.1公斤,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人均羊肉占有量3.2公斤,約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新世紀初至2014年,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牛羊肉價格上漲較快,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市場供應偏緊,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牛羊肉價格持續快速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牛羊肉消費增長快于生產增長,牛羊肉由區域性消費變為全國性消費,由少數民族消費變為全民消費,由季節性消費變為常年性消費,消費需求總體呈加速增長趨勢,總量供不應求。
但進入2015年以后,牛羊價格一改持續上漲趨勢,價格逐步回落,牛羊產業發展也出現一些新情況:
一是牛羊價格高位回落。2015年羊肉價格出現拐點,同比下跌5.6%。與羊肉價格下降相比,活羊價格降幅更大。特別是主產區活羊、羊肉價格均大幅下降,2015年12月,西北、東北以及中原等地,羊肉價格同比降幅均超過15%,活羊價格降幅超過20%。其中,新疆羊肉價格同比降幅達23.8%,居全國之首。
二是生產加快恢復。牛羊生產保持平穩增加態勢,據農業部定點監測,2015年12月,肉羊存欄同比增長0.6%,全年出欄肉羊同比下降0.2%,出售羔羊和架子羊同比增長6.2%。特別是母牛存欄逐步恢復,牛源供應偏緊格局進一步緩解。牛羊生產增加,牧區貢獻大。2015年抽樣監測,牧區半牧區縣肉羊存欄和出欄分別比上一年增長2.0%和1.7%,農區縣分別下降5.6%和4.0%。
三是養殖效益大幅下降。由于活畜價格下降,牛羊養殖效益明顯下滑,養殖進入微利時期。2015年,出欄一頭450公斤肉牛可盈利約1553元,同比減少334元;出欄一只45公斤綿羊可盈利約196元,同比減少67元。據對100個養羊縣監測,2015年12月,肉羊養殖場戶虧損面達10%左右。養殖效益下滑直接影響農牧民收入,部分農牧民生產生活面臨較大經濟壓力。
四是進口沖擊影響加大。隨著牛羊肉價格走高,牛羊肉進口量也快速增長,對國內產品銷售和消費信心沖擊很大。2012年起牛肉轉為凈進口,當年進口6.1萬噸。而2015年全年進口牛肉47.4萬噸,是2011年的16倍。我國是羊肉凈進口國,2002年以來進口量穩定在3萬噸以上,2011年起進口連創新高,當年進口8.3萬噸,同比增長45%。2015年全年進口羊肉22.4萬噸,是2011年的2.7倍。
二、堅持問題導向,明確牛羊產業發展新思路
牛羊產業出現的新情況,反映出國內牛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足,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和進口沖擊的影響。尤其是隨著飼草料、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國內牛羊肉產品與優勢國家產品競爭在質量和價格上都處于不利地位,價格倒掛嚴重,這也是牛羊肉進口大幅增加的原因。據統計,2015年國內羊肉平均零售價格每公斤61.27元,而進口羊肉到岸價約21元,即使加上30%左右的綜合稅率,也遠低于國內零售價。綜合來看,影響我國牛羊產業競爭力提升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規模養殖比重低,生產方式落后。目前肉牛肉羊仍以分散養殖為主,與家禽、生豬等養殖業相比,規模化標準化程度存在明顯差距。大量的中小養殖戶既沒有跟龍頭企業有效聯結,也沒有通過合作社組織起來,在市場波動中很吃虧。肉牛和肉羊生產標準化水平整體較低,養殖場設施條件簡陋,機械化生產程度低,標準化智能化養殖技術水平不高。飼養管理粗放,糞污處理、疫病防控等設施設備配套跟不上,導致疫病風險大、養殖效益低,環境污染問題也普遍存在。牧區防災減災體系不健全,牲畜暖棚、飼草料儲備庫等配套率低,抗災能力較弱。
二是專門化品種缺乏,生產水平低。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自主培育的肉牛肉羊專用品種少,生產核心種群長期依賴進口,地方品種選育改良進展滯后,甚至出現嚴重退化。肉牛肉羊品種繁育基礎性工作未能有效開展,良種特別是種公畜數量不足,牛羊生產性能還處于較低水平。以肉牛為例,2014年我國肉牛胴體重為140公斤,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遠低于美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三是比較效益低,母畜養殖總量不足。受飼料轉化率、飼養周期等因素影響,盡管牛羊肉價格高于其他畜產品,但養殖效益仍然不高,特別是牛羊基礎母畜,繁殖率低、飼養周期長、比較效益偏低,農牧民飼養積極性不高。社會資金進入牛羊規模養殖大多數也以育肥為主,大規模飼養基礎母畜的很少。據測算,近期舍飼一頭母牛年平均獲利1700元左右,一只母羊年平均獲利約600元。以家庭為單位,舍飼基礎母牛存欄規模一般在15頭以內,年收益約2.6萬元;基礎母羊存欄規模在50只以內,年收益約3萬元,低于外出打工收益。據統計,“十一五”期間,全國能繁母牛、能繁母羊存欄比“十五”期間分別下降了10.2%、5.4%。最近兩年,由于市場行情好,再加上政策的引導,牛羊能繁母畜存欄下降趨勢有所遏制,但產能提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基礎母畜仍然是牛羊產業發展的重大制約因素。
四是內外價差仍將存在,進口沖擊影響短期難以消除。從國際市場看,全球牛羊肉價格呈上漲趨勢,但增幅和絕對數均遠低于我國,進口牛羊肉到岸價加上關稅、增值稅及碼頭費等,其價格也不到國內價格的60%和50%。當前,我國正與多個國家開展自貿區等談判,未來關稅水平將繼續呈降低趨勢。已達成自貿區協定的澳大利亞,牛羊肉進口關稅在10年內逐步歸零,將進一步刺激牛羊肉進口,今后一個時期國內牛羊肉價格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新形勢新挑戰,要求我們主動適應、把握和引領新常態,以新理念推動產業實現新發展。“十三五”牛羊產業發展,要立足市場、資源、技術等產業基礎條件,大力推進牛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補齊產業短板,厚植競爭優勢,著力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制約,堅持發揮市場的基礎調節作用,加快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堅持推動生產方式轉變,逐步提高規模化和產業化水平;堅持以優勢區域為重點,促進農區牧區生產協調發展;堅持以培育綜合生產能力為主攻方向,不斷增加良種供應能力和基礎母畜數量。我們初步規劃,力爭用五年努力,到2020年初步構建起現代牛羊產業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產業體系。
三、加強規劃指導,努力開創牛羊產業發展新局面
當前,農業部正在組織制定《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將進一步加大對牛羊產業的規劃指導和政策扶持力度,通過市場和政府雙向發力,加快現代牛羊產業培育和建設。重點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以增強牛羊肉供給能力為目標,調整優化區域布局。總體看,牛羊產業發展,基礎在牧區,潛力在農區,希望在南方草山草地。牧區有37億畝可利用草原,擁有獨特的天然放牧條件,是牛羊生產的傳統區域,但草原生態壓力大,基礎脆弱。要加快牧區畜牧業轉型升級,加強草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草原生產能力,推行舍飼半舍飼,提高生產效率,建設現代草原畜牧業。農區糧食和秸稈資源豐富,品種改良基礎好,養殖技術普及程度高,發展規模養殖潛力很大,但養殖用地和資金制約比較大。要落實用地政策,為發展規模養殖創造條件,推進糧食就地過腹轉化,加強飼草資源和秸稈利用開發,加快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促進牛羊生產上規模、上水平、增效益。南方草山草地自然資源和水熱條件豐富,萬畝以上連片天然草山草地就有近1億畝,種草養畜大有可為,但草地資源利用還不充分,牛羊良種繁育滯后,規模化比重低。要實施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加快天然草地改良,大力開展牧草和牛羊良種繁育,努力打造南方新的肉牛肉羊產業帶。
第二,以增母畜、增飼草為重點,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擴母畜,要堅持政策扶持和科技推動相結合,多渠道促進基礎母畜擴群增量。以實施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項目為抓手,發展農戶適度規模母牛養殖,建成一批母牛繁育基地,促進母牛數量穩步增長。大力推行牧區飼養母畜提供架子牛羊、農區集中育肥的有效方式,普及人工授精、犢牛羔羊早期斷奶等科學高效養殖技術,切實解決母畜繁殖性能差、仔畜成活率低等難題。調整優化品種結構,推廣西門塔爾等乳肉兼用牛品種,積極推進奶公犢育肥,開辟牛源供應新途徑。增飼草,要圍繞建立資源高效利用的飼草料生產體系,大力發展飼草料生產。積極推進糧改飼試點,發展專用青貯玉米和優質牧草種植,實行農牧結合、種養循環、草畜配套。開展秸稈高效利用示范,支持建設標準化青貯窖,推廣青貯技術,提高秸稈飼料利用率。大力推行人工種草,推廣冬閑田種草和草田輪作。加強糧食和經濟作物加工副產品等飼料化處理和利用,擴大飼料資源來源。
第三,以發展規模養殖為重點,加快轉變生產方式。重點是要提升牛羊生產規模化、標準化、設施化、組織化水平,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繼續深入開展標準化示范創建活動,發揮示范場引領作用,輻射帶動廣大養殖場戶走標準化規模養殖道路,以點帶面提高標準化養殖整體水平。在肉牛、肉羊主產縣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示范創建活動,大力發展生態養殖,促進糞便資源化利用,推動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新型牛羊產業。實施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等項目,支持規模養殖場進行基礎設施標準化改造,提高牛羊肉綜合生產能力。以飼草料加工、規模飼養、廢棄物處理為重點,研發推廣牛羊設施養殖配套裝備,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養殖效益。大力培育牛羊生產新型經營主體,加快培養新型農牧民,鼓勵養殖戶成立專業合作組織,引導肉牛肉羊養殖家庭農場、養殖小區、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帶動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推進全產業鏈發展。
第四,以提高良種供應能力和質量為重點,完善良種繁育體系。緊緊圍繞育種、擴繁、推廣關鍵環節,持續提升牛羊養殖良種化水平。育種環節,全面實施肉牛和肉羊遺傳改良計劃,遴選國家核心育種場,建立系統的生產性能測定和遺傳評估體系,增強育種自主創新能力,扎實開展本品種選育,選擇群體規模大、育種基礎好的雜交群體開展雜交育種,培育專門化肉用新品種;加強地方品種資源保護,挖掘資源優良特性,開發地方資源特色產品。擴繁環節,組織實施畜禽種業提升工程項目,加大對種牛場、種羊場和種公牛站建設支持力度,解決優秀種畜不足和人工授精比例低的問題,提高良種供應水平。推廣環節,組織實施好良種補貼政策,指導主產區建立區域性肉牛、肉羊品種改良體系,有計劃地組織開展雜交改良工作,不斷提高肉牛肉羊生產水平和養殖效益。
第五,以完善扶持政策為重點,增強支撐保障能力。政策支撐上,突出良種繁育、飼草資源開發利用等薄弱環節,探索建立長期穩定的扶持政策體系。科技支撐上,以安全高效養殖、良種繁育、飼草料種植等核心技術為重點,加強聯合攻關和先進技術研發。推廣普及肉牛肉羊舍飼養殖實用技術,形成區域主導技術模式,提高科學養殖水平。金融保險支撐上,組織開展財政促進金融支農創新試點,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采取信貸擔保、貼息等方式,引導和撬動金融資本支持肉牛肉羊規模化生產,推動解決規模養殖貸款難題。探索建立肉牛肉羊保險制度,提高抵御風險能力。貿易保護方面,要堅持國內生產為主、適度進口補充的策略,把握好牛羊肉進口總量和節奏,提高進口產量質量標準,充分保護好國內生產者利益。嚴厲打擊走私牛羊產品等違法犯罪行為,防止未檢帶病肉影響百姓健康,擾亂國內市場,沖擊國內產業。
(作者單位:農業部畜牧業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