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趙南放等:畜牧業農戶家庭經營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

[ 作者:趙南放?趙奕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01-06 錄入:王惠敏 ]

摘要:本文通過對畜牧業家庭經營和規模化經營形式優缺點比較分析,闡述了在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存在的條件下,農戶家庭經營在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利用農村豐富的農產品資源、增加農民收入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農戶家庭經營作為畜牧生產基本經營形式會長期存在下去,沒有畜牧業農戶家庭經營參與不是農業現代化,畜牧業經濟形式多元化是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畜牧;經營

我國畜牧業是基于依賴農區農業的畜牧業,畜牧業在不斷改革創新中快速飛躍發展,現代畜牧規模化經營突破了傳統畜牧業數量和速度發展的局限,實現了畜牧養殖農戶由數量、規模擴張轉入效益增長、質量提高階段,畜牧經濟增長方式由傳統粗放型向現代集約型轉變,資本的比重占主導地位,資本代替勞動,體現了現代農業本質特征,開創了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新局面。隨著畜牧產業規模化,工業化較大提高,部分農戶逐漸放棄畜禽養殖,部分農戶則從半自給半商品的經營模式過渡到商品生產者模式,家庭經營不斷分化。從規模形式上有:養殖工廠、家庭農場、適度規模場、專業合作社農戶、一般生產農戶、自給自足農戶等,按從事專業分工不同形式有:養殖農戶、畜牧加工生產農戶、市場營銷經營戶、販運、飼料、銷售服務業戶等。從整體上說,無論是散養,還是畜禽專業飼養,農戶家庭經營將長期存在,這種畜牧業農戶家庭經營生產比重仍占我國畜禽生產者的主導地位。現代農業、傳統農業、原始農業并存是當今世界農業經濟、科技、生產力發展不平衡的突出表現。

畜牧業農戶家庭經營(家庭經濟)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是我國畜牧業現階段的基本經營方式。一方面,家庭承包經營是我國基本國情和基本經營制度,另一方面,家庭經營既可調動農民積極性,又可在一定組織形式下,適應生產社會化要求,轉變傳統觀念,做現代農業追隨者,并從中受益,并不妨礙發展現代化農業。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家庭經營都占重要地位,有些發達國家甚至占主體地位。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家庭經營不斷的分化、重組,但它作為一種經營形式為何能在市場競爭中能夠長期保存下來,究其根源,家庭經營大致有三大優點:首先家庭經營適應性強,表現在規模可大可小,生產水平可低可高,既可種養兼營,也可專門經營,既可獨自經營,也可合作經營。其次,與其他經營形式相比,家庭經營的產權關系權利一致,收入分配好解決,對家庭經營形式起到鞏固和發展作用。再次,家庭經營的效率也是相當高的。因為農民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自主經營人,他們對資料分配中經營風險與邊際報酬的反應也相當敏感,其經濟效益也是在市場競爭中隨著家庭經營規模擴大,科技推廣和社會化服務的加強在不斷提高。

農業是國民基礎產業,社會效益高,生產成本高,比較效益低下。作為農業產業直接生產者,農戶家庭經營生產成本低,管理成本低,但生產力也低。由于養殖規模小,缺乏經營組織,缺少獲取信息資源的能力,管理能力差,導致生產效率低,進入大市場的能力地位弱。家庭經營主要缺陷:第一是生產方式單一,市場競爭弱,風險意識差。第二是投入資金嚴重不足。此外,科技和市場信息不靈,農村高素質勞動力不足,農業機械化使用等缺陷嚴重影響家庭經營的生存和發展。中國畜禽生產的小規模化是與農村勞動力的大量過剩相適應的,也是與農戶土地經營的小規模化相適應的。

畜牧業規模化是隨著現代農業生產進入競爭日益激烈的商品化時代趨勢,是畜牧業現代化經營方式生存和發展的需要,是畜產品消費需求增長與養殖戶的大量減少矛盾的需要,尤其在龍頭企業帶動下農業規模效應作用最大程度發揮。受市場要素選擇作用,那些具備一定規模,擁有先進科學技術、產品質量優秀、生產效率高的經濟體最具市場競爭力。畜牧規模化經營具有明顯優勢:1、規模化經營場地畜群集中,便于科學示范推廣,統一選種選配,統一疫病防制,統一飼料供應,為實行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提高飼養管理水平和提供安全衛生動物產品工作奠定了基礎。2、組織化程度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飼養規模化經營體制促成產生性質各異的經濟組織,各類養殖協會、合作中介組織積極參與,大量社會資金、技術被吸納到產業化各個環節中來,社會資源被有效利用,組織化程度的極大提高,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3、經濟效益提高。畜牧業生產力提高,畜產品產量增加,質量提高,生產成本相對降低,獲得效益普遍提高。

規模化經營發揮了集體經營的組織、協調、抗市場風險功能,調動了社會組織廣泛參與,辦了許多農戶和單個組織想辦而無力舉辦的事。畜牧業規模化經營方式雖然具有諸多優越性,總的來說在初始階段大部分經營主體在市場拉動、企業主導、政府扶持和引導畜農自主自愿參與下建立,畜牧產業規模化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各方責權利關系務必妥善引導、協調解決,不斷在改革創新中加以完善。畜牧業規模化經營在引導著現代畜牧業發展方向同時,應科學經營管理,將追求經營效益與保護資源環境有效結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家庭經營形式共同趨勢:一是引導農戶擴大經營規模,在市場競爭、政府引導和各種協會推動下,通過小農場的自然選擇、淘汰、兼并,使家庭農場不斷發展壯大。一方面機械化代替勞動,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大農場專業化生產經營以及工廠化生產雇傭勞動成為普遍現象,使大農場產生出比分散小農場更高的勞動生產效率。二是引導農戶走合作經營或聯合經營的道路,在不改變農戶家庭自主經營前提下,引導農戶參加合作社經營,參與各種協會協作,或成為大公司一體化經營的生產者,從而彌補小規模的不足。

我國農業以家庭經營為主,以農業為主的家庭經營收入仍將在今后一段時期占據主要位置。發展現代農業的過程本身就是改造傳統農業的過程,就是轉變發展方式,增長方式由單純依靠資源轉化變成依靠提高資源利用率。資源轉化利用方面,散養戶轉化利用率高,從效益上說適度規模增加收入高,規模養殖環境污染治理成本大于養殖經濟效益。這就決定了中國國情不允許照搬美國養殖模式,建超大規模豬場。美國地大人稀,中國地少人多,發展耗糧型產業,集約擴張,把家庭養殖戶逼退,后果不堪設想。家庭經營是農業最有效的主體,農戶作為鄉村振興激發農村內生動力發揮核心主體作用,農戶家庭經營不再是自給自足個體經營。廣大農村為數眾多的以家庭為單位開展適度規模養殖群體,才是支撐我國生豬養殖業健康發展中堅力量,是我國現代養豬業未來發展希望。農村經營體制需要創新完善,但必須適應我國現實生產力水平,維護廣大農民群眾利益和農村經濟社會基本穩定。

總之,畜牧產業規模化經營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高,實現市場主導下社會資源有效配置,是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大趨勢。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性地位,堅持畜牧業生產性家庭經營和服務性合作經營是我國畜牧業經濟的一項基本制度,現代規模化經營和農戶家庭經營等多種經營形式并存,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局面將長期存在,畜牧業經濟形式多元化是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免费视频二区 | 亚洲国产美日韩欧美特级 |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精品久久 | 三级国产人成在线 | 中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