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綠色發展理念引領農業轉型升級

[ 作者:中共中央黨校第40期中青一班調研組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14 錄入:吳玲香 ]

讓農業起來,要盡快從把數量矛盾作為主要矛盾、把增產作為主要追求的傳統農業發展理念中走出來,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加快構建有利于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農業增長跑贏了同期全國人口增長,也跑贏了同期世界農業增長,這是歷史性成就。但也要看到,傳統農業增長模式面臨的資源環境透支、生產成本上漲、價格嚴重倒掛等問題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為此,要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尤其要以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四川省廣安市較早地在現代農業建設中實施綠色發展戰略,初步探索出了一條丘陵地區發展綠色高產高效現代農業的新路。廣安取得的成效給我們以信心,積累的經驗給我們以啟示,遇到的問題也引發我們思考。廣安的實踐表明,面對農業資源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和安全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進口農產品沖擊越來越大的嚴峻現實,只有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農業發展全過程,我國農業才有出路。

一、丘陵地區農業綠色發展的成功探索

廣安市屬典型的丘陵地區,全市耕地面積2594萬畝,農業戶籍人口3776萬,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69畝,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3。2011年,廣安市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全省唯一整體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試點市,2013年又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該市立足區域農業發展實際,以綠色生態為核心,以優化產業布局、發展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農業為重點,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農民收入明顯提高為目標,大力實施農業綠色發展戰略,形成了以“生產基地綠色化、生產過程綠色化、產品品牌綠色化”為特征的農業綠色發展新格局。

(一)生產基地綠色化

農業是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相交織的特殊產業,既對自然生態環境產生明顯影響,也對自然生態環境有很強依賴。發展綠色農業,首先必須營造良好的大生態、大環境。該市規劃建設83個現代農業示范區,現代農業產業基地達到205萬畝,其中包括“五大帶狀優質稻基地”99萬畝,“八大柑桔產業帶”48萬畝,“五大優質菜區”43萬畝,梨子、葡萄、林業等特色產業基地15萬畝。這些基地分布在全市6344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圍內,該市堅持全域統籌,積極推進全域生態環境治理。加強森林植被建設,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02%,做到基地在林中、林中有基地,為發展綠色農業提供了生態屏障。加強水環境治理,僅2015年就開工建設水環境治理項目238個,完成投資225億元,包括污水處理廠(站)項目60個、配套管網756公里,關閉、拆除、異地遷建、綜合治理畜禽養殖企業372家,取締一批網箱養魚、庫彎攔河養殖設施設備,淘汰涉水落后產能工業企業9家,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60平方公里。

(二)生產過程綠色化

控制農業用水總量,推進化肥、農藥減量,發展種養結合和生態養殖,既有利于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又有利于減輕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一是推廣綠色生產技術。推廣應用塑料管道輸水、微噴灌和水肥一體化等先進灌溉技術,2015年先進灌溉技術推廣面積達到8萬畝。嚴格控制化肥使用量增長,定時、定點、定量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開展秸稈還田、食用菌生產廢料還田,增加有機肥或長效肥使用量,利用腐植質保持土壤肥力,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已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523萬畝。推廣高效低毒農藥防治病蟲,加強農作物病蟲預測預報,提高預報準確率,做精準預報、精準施藥;推廣有益天敵或機械除草方法,組裝配套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蟲綠色防控技術,在柑桔上應用“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術,在玉米上應用“生物導彈”生物防治技術,在水稻上應用“稻鴨共生”防治技術,同時推廣農作物病蟲性誘、食誘、光誘、色誘等物理防治技術;推廣生物多樣性生態控制技術,主要應用了雜糯間栽技術,有效控制稻瘟病的發生;推廣應用生物農藥防治技術,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應用無人機開展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植保無人機可在1小時內完成80畝農田的農藥噴灑,工作效率比人工提高5倍以上,農藥用量減少30%-50%,同時還能保證農藥霧化程度高,防治效果提升15%以上。2015年,綠色防控面積達到32萬畝。二是發展循環生態農業。重點推廣“豬(雞、鴨)—沼—菜”“豬(雞、鴨)—沼—果”等高效生態循環農業模式,每個5000畝以上產業基地配套建設一個千頭以上生豬養殖小區,沼液綜合利用達40萬畝,沼渣、沼液的使用可以減少果樹、蔬菜等80%—90%的化肥用量。三是推進畜禽生態養殖。發展林下養殖、蛋鴨籠養、水禽網欄旱養、稻田共棲養鴨、庭院養殖等生態養殖業態,擴大牧草和飼料作物種植面,加快秸稈氨化、青貯利用,全市已建立24個畜禽養殖循環經濟示范片。

(三)產品品牌綠色化

為把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按嚴格的技術規范生產出的產品賣出好價錢,品牌的培育至關重要。為此,該市采取了兩方面措施:一是打造一個綠色生態的公用品牌。定位“偉人故里、綠色生態”的鄧小平故里優質農產品華鎣山公用品牌已成功創建,公用品牌涵蓋整合優質糧油、柑桔、蔬菜、生豬四大主導產業和優質干果、梨子、葡萄、蠶桑、畜禽、水產六大特色產業的優質農產品品牌,使用公用品牌的企業達到30家,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持續提升。二是培育一批綠色有機的優質產品。將綠色有機做成廣安農產品必備的基本品質,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嚴格執行“四有五統一”(有牌子、有田間生產檔案、有生產技術標準、有專人指導,統一育苗、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生產標準、統一訂單收購、統一品牌銷售)制度,農產品品質有效提升。全市共推廣農業標準(生產技術規程)150多項,建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110萬畝,創建無公害農產品184個、綠色食品37個、有機食品4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證明、商標)10個,現有廣安市知名商標46個,四川省著名商標12個、中國馳名商標4個。

二、從廣安農業綠色發展實踐得到的啟示

一是必須注重系統謀劃。農業綠色發展是個系統工程,既涉及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市場營銷,也涉及產村相融、農旅結合和成片推進,必須立足當地實際,搞好總體規劃設計。廣安圍繞83個現代農業示范區,以培育特色產業為抓手,依托產業疊加文化、旅游、休閑養生等功能,促進生產、消費、體驗互動,生產、生活、生態融合。能夠做到這一點,在于他們注重全域規劃,打破行政區劃,推動產業基地建設和產業集群發展,通過310公里瀝青“產業路”,把83個現代農業示范區連為一體,形成了一個超大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

二是必須注重科技支撐。現代綠色農業,本質上是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以現代投入品為基礎的集約農業。關鍵在于科學施肥、合理用藥。廣安在農業綠色發展中,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擴大測土配方施肥的應用,盡快實現主要農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建立反應快速、服務高效的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服務組織,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有效提升病蟲害防治組織化程度;推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技術模式,規范和引導畜禽養殖場做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力開展秸稈還田和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萍嫉闹?,使農業綠色化與農業現代化有機統一。

三是必須注重市場導向。與發展傳統農業相比,綠色農業生產成本明顯提高。要讓生產者有發展綠色農業的積極性,就必須讓他們得到足夠高的回報,即實現優質優價。從廣安的實踐來看,培育農產品品牌、為產品貼上生態標簽是可行路徑。消費者愿意為綠色生產付費,就會愿意為信得過的品牌產品付費。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培育品牌、農超對接,增強消費者信心,可以更加便捷。

四是必須注重規模引領。發展綠色農業需要采用嚴格的生產技術和規程,分散農戶的小生產難以推廣應用綠色生產技術、難以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覆蓋、難以適應大市場對農產品數量和質量的要求,必須發揮規模經營主體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廣安市通過各類途徑實現土地規?;洜I面積達到80萬畝左右,約占全市耕地面積的30%;培育規模以上龍頭企業258家、專業合作社1910個、家庭農場241戶,農業業主達到2328個。實行規模經營的農業企業、合作社、種養大戶,已成為推動農業綠色發展的中堅力量。

三、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是綠色技術不系統。綠色農業是一種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學科支持。目前我國涉農科研還不適應這一要求,無論是科研院所還是高等院校,往往開展單一學科研究,對這一復雜系統中的某種組分有深入的了解,但對這些組分之間的相互作用還缺乏探索,沒有形成系統的指導理論。這導致在實際應用中,基層干部和群眾沒有足夠的理論知識和經驗對這一復合系統進行科學的設計,往往簡單照搬另一個地方的經驗,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節本增效等綠色發展理念還未牢固樹立起來。

二是投入機制不完善。在投入環節上,環境、生產、營銷方面都需要投入,但投入生產環節的多,在環境治理、農產品商品化處理與儲藏等方面投入少,特別是在面源污染、城鎮污染治理、工業“三廢”達標排放等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西部地區僅靠地方財力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在項目管理上,存在重建輕管現象,加之項目建設標準偏低,地方財力配套壓力大,項目建好后難以達到設計目標。在投入來源上,農業、發改、財政、國土、水務等多個部門都有涉農資金,雖然地方進行了整合,但由于項目要求標準不同,項目投入額度和建設重點不一,難以從頂層設計上對資金進行整合,難以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共同促進綠色發展的目的。

三是產品營銷不暢通。宣傳意識不強,一些地方、企業對優質農產品的宣傳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都做得很不夠,對參加各類農交會、農博會不積極,認為“花費不小、作用不大”。品牌意識不強,一些新型經營主體對創建品牌不積極,而沒有品牌,就難以將優質農產品在市場上樹立口碑,就難以實現優質高價。產品質量鑒別難,同樣種類的農產品,靠消費者自身難以鑒別優劣,加之當前消費水平下優質農產品的市場容量有限,高品質農產品要大幅度占領市場份額短期內難以實現。

四是服務體系不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頭重腳輕,村一級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力量十分薄弱,遠不能滿足農戶對社會化服務的需要。具有社會化服務職能的農民合作社少,農民參與度低,合作社服務覆蓋面窄。農業企業的社會化服務力量基本上沒有建立起來,自我服務、為農服務能力弱。

四、以改革創新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推動農業走上綠色發展道路,發展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是推動全社會綠色發展的主戰場,也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任務。讓農業盡快“綠”起來,根本出路在創新。

第一,要推進理念創新。盡快從把數量矛盾作為主要矛盾、把增產作為主要追求的傳統農業發展理念中走出來,根據全社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對良好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的發展趨勢,把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作為農業發展的優先目標,把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人們提供休閑觀光新去處作為農業發展的時代使命。樹立大食物、大農業的理念,不能僅僅盯著20億畝耕地,還要看到60億畝草原、46億畝林地和幾千萬畝養殖水面蘊藏的巨大潛力。樹立農業多功能的理念,不能僅僅注重農業提供農產品的功能,還要注重發揮農業的文化傳承、休閑觀光、生態涵養等功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樹立統籌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理念,不能固守傳統的自給自足思維模式,應大力實施農業走出去戰略,加強與主要農業貿易伙伴國的戰略合作,為國內農業調結構、轉方式騰出空間。

第二,要推進科技創新。在農產品短缺時代,農業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單產。要適應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大趨勢,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改革品種審定辦法和評價標準,引導科研人員按照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方向培育新品種。加大緩控釋肥等新型肥料、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研發和推廣力度,推廣水肥一體化、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新技術,為實現化肥和農藥零增長提供技術支撐。加大農業面源污染防治、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農產品產地污染治理修復等實用技術研發力度,開展秸稈收儲運及產業化技術研發、地膜殘膜資源化利用、低成本易推廣可降解地膜研發等科研攻關。加強農業節水灌溉新模式的研究,建立健全農業節水技術體系,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第三,要推進機制創新。關鍵是構建起有利于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以有利于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安排一定面積的耕地用于休耕,對休耕農民給予必要的糧食或現金補助。建立生產者激勵機制,推進農業水價形成機制改革,促進水權交易,調動生產者節水積極性;深化農地產權制度改革,鼓勵生產者進行耕地地力建設等長期投資。建立第三方治理機制,實行農作物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為農民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服務,建立養殖小區、集中處理畜禽糞便。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和檢驗檢測體系,倒逼農業生產者采用標準化生產方式。尤其是要發揮新型經營主體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有些地方規定,種糧大戶若想拿到財政獎補,必須簽訂“綠色承諾書”,承諾投入品符合國家標準、科學施肥、不焚燒秸稈、推廣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和可降解農膜,如有違反,將不享受本級財政的獎補。建議在種糧直補、良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的改革中,把新的補貼名稱更改為“農業轉型補貼”,并明確要求把“綠色承諾”作為新型經營主體享受“農業轉型補貼”的前置條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2016101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 中文字幕第1页中文字幕在 天天免費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AV在线播放 | 先锋资源站欧美精品 |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