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振興鄉村旅游的路線圖

[ 作者:人民網-觀點頻道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2-10 錄入:19 ]

鄉村旅游的興起,既是時代發展進步的反映,也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律作用的結果;既是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致富的重要載體和渠道,也是城鄉統籌發展和小康社會建設進程中的里程碑與風向標。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把培育發展鄉村旅游作為一項長期戰略和系統工程,綜合運用文化思維、生態理念、工業方式和市場手段扎實推進。

把農村當景區建設。要牢固樹立全域規劃、全域旅游意識,把農村規劃管理放到與城市規劃管理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科學編制村莊規劃及村莊建設規劃,精準定位各個村莊的功能布局、產業走向、建筑格調和民居樣式,保護自然美、提升田園美、塑造個性美、凝聚整體美,全面加強對村莊建設的規劃引領和監管約束,嚴格做到無規劃不建設、不美觀不施工,從根本上防止亂搭濫建、大拆大建、照搬照抄等現象發生,推動農村整體邁入美化、凈化、園林化、景區化、品牌化的發展軌道,讓各個村莊每一片開發的產業基地、每一條建成的道路、每一座興修的建筑、每一幢新建的民居、每一處改造的房屋,都成為別具地域特色、文化情懷和鄉土氣息的美麗景觀。

把農居當景觀塑造。高度重視傳統民居、特色民居、創意民居在旅游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利用精準扶貧易地搬遷、生態遷移、農村危房改造和特色小鎮建設等契機,推動建筑設計下鄉,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村組協同、農戶參與相結合的辦法,綜合考慮不同地域農村的區位、環境、歷史、文化、風俗和農戶的收入、習慣、需求、意愿等因素,對需要遷建、新建、改建、擴建的民居,緊扣旅游主題,突出地方特色,找準建筑風格,整體規劃、精心創意、統一設計、精致施工,努力做到既傳承當地歷史文化,又吸收國內外先進理念;既與周邊環境高度協調,又與山水田園自然契合;既方便農戶生活生產,又兼顧游客食宿游樂;既能體現個體化美感,又能形成一體化風格,讓廣大民居成為鄉村旅游中賞心悅目的亮點、看點和賣點。

把農業當旅游業發展。堅持依托農業資源開發旅游賣點,借助旅游手段提升農業價值,做到農為旅產、旅繞農興,依農興旅、以旅促農,實現農旅合一、旅農共榮。統籌整合政策與資金,把農村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村莊環境整治、基本農田改造、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旅文融合、農業產業化經營扭在一起抓,根據城鎮游客、外地游客、境外游客等不同目標群體的消費需求與特點,有針對性地發展綠色安全的有機農業、賞心悅目的景觀農業、宜靜宜動的休閑農業、寓教于樂的科技農業、珍貴稀缺的精品農業和健身悟道的養生農業,讓農業農村成為游客開心游覽、舒心休憩和放心消費的美麗菜園、果園、茶園、花園、公園、樂園,讓農業農村因旅游而升值,讓旅游因農業農村而興旺。

把農產品當旅游商品開發。按照種養標準化、產量規模化、加工文創化、產品品牌化的發展理念,以培育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和地理標志農產品為依托,以推動土地流轉、農戶聯產、“一村一品”、“多村一業”為動力,以注入本土文化、傳統工藝、民族元素、獨特創意和高新技術等為重點,對各地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進行產業化開發、工業化生產和精細化包裝,爭取五谷雜糧、瓜菜果茶、菌菇參蓀、花卉苗木、牲豬土雞、牛羊魚蝦等土特產就地隨產隨銷,力促針織、木制、竹編、陶燒、瓷塑、玉雕等紀念品、工藝品、收藏品、觀賞品升值俏銷,推動精深加工的有機農產品、特色農產品、優質農產品、藥用農產品、養生農產品等批量遠銷,讓各地農產品就近轉化為旅游地商品。

把農民當股東培養。在發展鄉村旅游、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美麗鄉村和深化農村改革進程中,始終把農民作為共贏共富共享的參與主體、受益主體,支持引導農民成為專業會員、產業工人、經營業主、創業老板、企業股東,著力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職業化水平和穩定化收入。大力培育發展農村各類產業合作社、聯盟、協會、商會、理事會,讓單打獨斗的農民變成抱團致富的合作伙伴。積極推廣“公司 集體 農戶”、“公司 基地 協會 農戶”、“生產基地 加工企業 流通企業”等產銷模式,讓粗放經營的農民變成精準生產的專業戶。穩妥推進集體土地、林地、水域、設施、收入和農民耕地、房屋、庭院、技術等閑置分散的資源資產入股經營實體,讓勤勞致富的農民成為穩定分享農旅產業發展收益的股東。

把傳統村落當精神家園呵護。深刻認識傳統村落對于傳承農耕文明、弘揚傳統文化、維系城鄉感情紐帶的重要意義,尊重村落價值和發展規律,尊重農民意愿和傳統習慣,尊重鄉村文明和自然遺產,不把城市復制到農村,不到處大拆大建,不隨意毀舊建新,不人為破壞環境,不強行消滅居民點,不強推集中連片建房,不強迫農民蓋樓上樓,不強買強賣集體和農戶資源資產,確保把農村建設、改造、保護得象農村。要嚴格修繕保護農村古宅、古道、古橋、古井、古樹、古建筑等歷史風物,要系統發掘對農村地名、方言、典故、歌舞、戲曲、絕技、習俗等人文遺產,要加快傳承農村老中醫、老木匠、老篾匠、老鐵匠、老石匠、老樂手、老戲人等能工巧匠的奇技絕活,要精心包裝農村小磨香油、柴火豆腐、農家粉條、紡車織布等鄉土特產,要創意展示馬燈、蓑衣、犁耙、升斗、簸籮、背簍等農耕器物,讓當地農民能記住鄉愁,讓外來游客能愛上農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2017-02-0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日韩一区视频 | 亚洲区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 在线免费农村A网站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欧在线高清 |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