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北省將創新旅游扶貧機制,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打好旅游精準脫貧攻堅戰,推動550個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村發展鄉村旅游,鄉村旅游綜合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帶動脫貧人數10萬人。(2月15日《河北日報》)
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夠如期達成,現在各省都在“精準扶貧”上加足了馬力。為的就是盡快讓貧困人口真正能夠脫貧致富,讓社會各個階層都能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精準扶貧”之“精”在于分類施策、在于“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
近年來,鄉村旅游成為了城市人的重要休閑方式,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的高樓林立讓城里人更向往農村的田園生活和山水風光。而鄉村卻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各個小鄉村、小山莊結合自身特色、自身產業發展狀況,逐步發展起來的鄉村旅游休閑方式正迎合了大部分城市人回歸農村的心理愿望。
鄉村旅游發展至今,各地都打響了自己的品牌,有的把水果、花卉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有的把河流、農村房屋建筑與鄉村旅游結合起來,符合社會的發展預期,也與當下的時代特色緊密結合,這種旅游方式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增強了知名度和美譽度,讓更多的農村人口從傳統的小農經濟向旅游經濟逐步轉變,這種轉變的過程也是脫貧致富的轉折點。
當下,對于廣大農村貧困人口來講,傳統的小農經濟已無法滿足社會日益前進的步伐,光靠“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勞作或許只能完成糊口的要求,無法有多余的錢讓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讓自己的家庭過上小康富足的生活。某些偏遠山區由于道路交通、地理環境等因素,無法讓既有的自然資源轉變成能夠發家致富的重要資源,這對社會財富來講,是極大的浪費。
河北省在建檔立卡貧困村發展鄉村旅游,從提升鄉村旅游品質入手,探索建立鄉村旅游的產業化道路,為的就是完善配套設施,讓河北省各貧困村的鄉村旅游能夠真正變成貧困人口發家致富的重要途徑,不僅能豐富河北整個產業資源,增加社會財富,還能夠讓貧困人口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開拓思路,脫貧致富,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種造血式扶貧正是精準扶貧的精髓所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龍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