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今年黑龍江將在全省范圍內評選表彰200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評選范圍主要包括在農業農村一線工作的新型職業農民、社會服務型人才、技能帶動型人才。并給予每名獲獎者2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古往今來,人才都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多次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評論員孫立武分析:在農業領域,寶貴的人力資源十分重要。
孫立武: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也提到了要開發農村人力資源,培養更多新型職業農民,以及鼓勵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科技人員到農村施展才華,這也是農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現代農業是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服務密集型的農業,需要進一步強化科技的支撐能力、政策的保障能力和農業服務體系建設,而新型職業農民、社會服務型人才、技能帶動型人才的培育是一條可行的路子。
作為農業從業者本身來講,無論是自身條件還是所處環境,均無法快速實現向技術型農民轉變的條件,這就需要整合各渠道培訓資金資源,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等辦法,發揮企業培訓主體作用,提高農民工技能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鼓勵高等學校、職業院校開設鄉村規劃建設、鄉村住宅設計等相關專業和課程,培養一批專業人才,扶持一批鄉村工匠。
目前各地都在想盡辦法推進此項改革,而黑龍江已經率先表率,計劃今年在全省范圍內評選表彰200名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這部分人才要具有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科技創新能力、一技之長或特殊技藝,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帶領農民共同致富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等等。目的非常明確,那就是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激勵農村實用人才在農村改革、農業發展、農民增收中干事創業,最終為農業發展注入強有力的助劑。
“食為人天,農為正本”,作為社會主義農業大國,新農村建設要堅持以人為本,把提高農民的素質放在首位,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技能化、專業化工程,加強農村的精神文明建設,努力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新時期的農業需要更多的新時代農民,您準備好了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