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在田野打造“百年老店”——三產融合趨勢下家庭農場發展調查
在農村三產融合趨勢下,浙江家庭農場出現何種特點和動向?數以萬計的家庭農場主經歷和收獲著什么?家庭農場給農民、農業和農村帶來怎樣的改變?本報記者赴杭嘉湖平原、金衢盆地和浙東沿海調研,找尋產業融合過程中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培育路徑。
“如果將整個農業生產體系比喻成一座大廈,那么家庭農場就是其中的一塊塊基石,只有它們發展壯大了,基石才會更扎實,其他農業主體,比如合作社、龍頭企業及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發展動力才會更強。”近日,當省農業廳農村經營管理處副處長徐建群向我們談及“家庭農場”時,滿懷期待。
這不僅是因為,在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或地區,家庭農場早已遍地開花,成為現代農業的中堅力量,也不僅是因為中央一號文件連續5年都為它的發展提供政策指引,更因為,作為省級主管部門負責人之一,他一步步見證著浙江家庭農場的蓬勃生長與創新活力,也深諳它們在當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經營規模更加適度、職業農民不斷涌現、三產融合漸成趨勢……在為期近一周的采訪中,我們不斷捕捉著各地家庭農場激發的新氣象,也在努力尋找全省數戶家庭農場的未來方向。
土地的啟示:規模經營,秘訣在適度
初春,走進寧波鎮海莊市街道萬市徐村的繁榮瓜果蔬菜試驗示范場,只見平直的水泥路兩旁是整齊劃一的瓜果蔬菜大棚,陽光穿過塑料薄膜照射在菜地上,豐沛而均勻的水珠從滴灌中噴灑出來,滋養著作物的根系與葉面。
55歲的農場主鄭榮希帶著我們穿梭于連棟大棚里,不禁感慨:“從逐年擴大種植面積到逐步縮小規模,從單打獨斗辦農場到聯合農戶發展合作社,這些年沒少走彎路!”
早些年前,鄭榮希在朋友建議下從三門來到鎮海,承包了110畝土地,種植省農科院推廣的“紅小玉”小西瓜大獲成功。其后,他又注冊成立家庭農場,擴大種植規模。但連著幾年,小西瓜的行情卻一路跳水,從每斤3元多降到1元多、再到幾毛錢,最后爛在地里沒人收購。
“規模最大時,我們僅小西瓜就種了300多畝。一家人困守在土地上,農忙時還需雇大量人工,效益卻不一定好。”心灰意冷之時,鄭榮希不斷反思,家庭農場到底要如何經營。
如果用經濟學理論解釋這一現象,其實就涉及到土地的“邊際效益”,即在一定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生產條件下,對土地的某項投入增加,而其他投入要素固定不變,其新增效益達到一定值后,不但不會上升,反而會遞減,“比如,一對夫妻在不雇用人工的情況下,種8到10畝地是最合適的,既能保障精耕細作,又能穩定投入產出比。”鄭榮希覺得。
家庭農場自誕生之日起,便以規模化、集約化的特征,區別于土地分散、品種單一的傳統農業。然而,土地的規模突破了一戶三五畝的局限以后,究竟經營多大的面積最適宜?這幾年,衢江區蓮花鎮樊土壽家庭農場的經營者也在不斷探索。
從上世紀90年代初起,這位勤勞踏實的漢子靠著一技之長,在全國各地幫人種植草莓,直到2013年3月注冊家庭農場,回到鎮上從事果蔬種植。
“一開始,我們一口氣種植了近百畝草莓和葡萄,管理起來十分費勁,收益卻很低,甚至競爭不過周邊普通農戶,”老樊說,從去年起,他把這兩類水果的種植面積分別縮減至十來畝,又引進蟠桃、黑桃等較獨特的桃樹品種,比較效益一下子得到了提升,“一畝蟠桃的產值有兩萬元,而草莓約為1萬元,葡萄則是8000多元,僅蟠桃收入這一項,就比前兩年加起來的收入還要高!”
如今,老樊遵循“小而美”的原則,和老伴共同經營著近百畝家庭農場,農忙時再雇3到5名幫工。而鄭榮希則開辟了另一種方向——除了自家經營的110畝土地外,他又在莊市街道流轉了2000多畝土地,組建起農民專業合作社,從全國各地招來100多位農戶,按照一對夫妻8到10畝地的規模分配,把家庭農場的思路融入到合作社的經營中來。
來自安徽的吳計前、張忠芹夫妻,悉心種植西瓜、甜瓜;來自山東的曹師亮,則精心培育著新的黃瓜品種……在鄭榮希的合作社里,一個個小型家庭農場串聯起閑散土地,通過推廣多樣化品種、統一無害化種植方式,創造了平均畝產2萬余元的高效益。
“在農業種植、養殖領域采取家庭經營方式是世界農業的普遍經驗,是由農業自然再生產與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特性所決定的。”徐建群說,不同于流水線上的、可量化的工業化生產,農業的勞動成果一般受勞動效率、土壤肥力、天氣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農業勞動力貢獻難以衡量、勞動力監督成本很高,只有利益高度一致的家庭成員之間可以不計較個人勞動貢獻、不須像模像樣的勞動監督。
統計顯示,到2016年底,全省經工商登記注冊的家庭農場29172家,比2015年底增加23%,家庭農場經營規模漸趨合理。同時,平均每個家庭農場勞動力數量4個,勞動力結構也更趨于家庭化發展。
農民的轉型:是職業,也是事業
“從現有的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來看,那種單打獨斗的分散經營模式,已經不符合集約化、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發展需要。家庭農場要做的,就是把一定規模的土地,集中到那些會經營、能經營、經營得好的農戶手中。”按照衢江區農業局黨委委員姚永金的說法,這部分農戶,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職業農民”。
走進樊土壽家庭農場辦公室,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一張張幾乎貼滿四面墻的水果全程標準化生產技術模式圖。梨、葡萄、草莓等各種水果,它們的生長周期如何,不同的水果有哪些常見病,建議使用的農藥及其安全周期為何等各類信息,都能在圖示中找到答案。“過去種水果全憑經驗,現在都得按照科學的方法來。”他說。
據介紹,作為全區推行放心農業的主力軍,各個家庭農場及其經營者都肩負著把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大責任,為此,全區實施嚴格的生產檔案制度,通過建立“記錄本”和在線監控系統,不斷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管理平臺,做到“管理有人員、生產有臺賬、操作有規程、檢測有記錄、去向可追蹤、質量可追溯”。而這,對每位農場主的生產經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3年以來,衢江區每年舉辦的家庭農場培訓班都有20期左右,培訓人數達2100人次以上,培訓內容包括行業標準化、質量安全、示范性創建、項目申報、種養技術與新品種等,來自蘇、浙、滬三地的農科院專家,還與不少家庭農場建立合作或指導關系。在這過程中,一批批像樊土壽這樣的傳統農民,逐步轉變成為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看好這片充滿生機的新藍海。2014年,23歲的海鹽元通街道青蓮寺村人陸林婷,辭去在縣城的文員工作,回村與父母共同經營百合美生態農場。
那時候,她的父親陸建明從村里流轉了約500畝土地,種植葡萄、桃子、甜瓜、蔬菜、食用菌等多種農產品。300多只湖羊在田地間悠閑地啃食著青草與秸稈,而它們的糞便,又是各類瓜果蔬菜的有機肥料,經過處理后便可收集還田,葡萄枝和水稻秸稈還可以用來培育食用菌……一個綠色天然的生態循環系統由此形成。
而陸林婷的加入,則為農場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位喜歡熱鬧又愛倒騰手機的90后,把旗袍秀、稻草人節、春節尋年味等休閑觀光活動引入農場,又通過微信朋友圈把活動預告和各類農產品傳遞到四面八方,不僅拓展了農場的銷售渠道,“百合美”的名氣隨之水漲船高。
“回來的初衷是看到父母辛苦、想幫幫忙,現在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了。”陸林婷說,自己原本在杭州學習美術專業,如今常年奔走在田間地頭,連畫筆怎么握都已想不起來。不過她并不后悔,因為她有信心經營好自家的農場,把這份“家族事業”進行到底。
海鹽縣農業經濟局副局長方忠明指出,在歐洲,許多家庭農場都是世代傳承、經久不衰,而這種有“根”的事業,最讓人珍惜。家庭農場想要長久發展,一方面要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提升農業比較效益,催生更多職業農民;另一方面,則要通過一系列政策引導,比如加強土地的確權與流轉工作,讓有志者能夠在鄉村安得下心、扎得下根。
聯合的意義:辦得好更要賣得好
近年來,每到周末上午8時30分左右,一輛可乘坐30人左右的旅游大巴,便準時停靠在衢州柯城區紫荊小區門口,把一批批城里人運送至近郊,開啟一場妙趣橫生的“家庭農場一日游”。這種大巴,是衢江農業部門為拓展家庭農場的銷售渠道而開設的“社區直通車”,與之相對應的,則是一個個開設于田間地頭的“田園超市”。
根據規定,每位乘客只需要繳納一定的保險與采摘費用,就可以乘坐大巴前往兩到三個家庭農場,了解農產品生產過程,體驗采摘樂趣,品嘗農家菜肴。臨走時,還可以在“田園超市”購買平價而新鮮的各式農產品。截至目前,已經有近3000人乘坐“直通車”走進衢江的60多家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辦得好更要賣得好。”衢江區農業局經營管理科長郭順輝說,除了“直通車”,他們正與各社區、超市和農貿市場開展產銷合作,同時建成“鄉村淘”等一批電商服務平臺,采用線上線下聯動方式,不斷探索優質農產品的多重產銷渠道。
而對于海鹽秦山街道萬奧家庭農場的經營者萬福祥來說,銷路卻不是最擔心的問題。
作為當地蘆薈種植的帶頭人,萬福祥一家現在經營著120多畝蘆薈種植基地,由他牽頭成立的專業合作種植社里,還種植著蜜桃、草莓、火龍果、葡萄等多種特色水果。如此大量的農產品如何消化?老萬指著不遠處的一片廠房說:“光是那兒,每年需要的蘆薈就要2000噸呢!”
早在組建家庭農場前,萬福祥就與人合作成立蘆薈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專門從事以蘆薈飲料為主打產品的蘆薈深加工產業,經過近十年發展,現已成為海鹽知名的農業龍頭企業之一。此外,老萬又建起一個以觀光休閑為主題的萬奧農莊,主打農家樂與采摘游。今年春節前后,農莊就迎來游客約6000人次,每年營業額也高達500萬元以上。
衢江區陳建海家庭農場,更是將觀光休閑發展到了更高層次。在他的農場中,與一排排連棟大棚相對應的,是一大片集農家土灶飯、燒烤、垂釣、劃船、棋牌等于一體的休閑觀光區。游客可以在田間采摘各種新鮮蔬菜,在土灶上親手烹制一桌美味飯菜,最后再選擇各自喜愛的游樂項目,在這里度過一整天的田園時光。
對此,徐建群也有隱憂。在他看來,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固然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之一,但他更希望看到的是,每一個家庭首先要成為“真正的農產品的生產者”,然后再向著品牌化、高端化以及產業融合的方向前進。
“聯合與合作是家庭農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以家庭農場需要為限,否則就是拔苗助長。”徐建群說,未來,當一戶戶家庭農場大量發展之后,真正體現農民合作的合作社、真正與農民利益緊密相連的龍頭企業將會得到持續發展,并將對整個農業經營體系帶來變革性力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浙江在線 2017年2月28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