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決戰序幕已經拉開。最早吹響“號角”的,是任務最為艱巨的“三農”領域。近日,中共中央下發《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延續以往傳統,將“三農”作為“一號文件”的主題。文件在中共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的基礎上強調,促進農民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加快縮小城鄉差距,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是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要確保億萬農民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三農”問題是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最大挑戰,一是按我國現行標準,貧困人口的主要部分是農民;二是在城市務工的流動農民工面臨在城市生活的諸多不平等難題。對于前一問題,通過努力,“十三五”期間有望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后一問題則是更為復雜與長期的挑戰。
據統計,到2014年末,全國還有7017萬農村貧困人口。目前的規劃是,到2020年,通過產業扶持、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等措施,解決5000萬左右貧困人口脫貧;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2000多萬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低保覆蓋范圍,實行社保政策兜底脫貧。以國家經濟現有的基礎與農村發展的積累,只要下決心,可以實實在在地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這一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壯舉。這要靠各級政府要真正地下決心。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說到底首先需要對具體地方的政府機構做精準要求與考核,并加強針對性的業務研討與指導。
上述農村扶貧問題,指的是絕對貧困;在城市長期生活的農民工,處于絕對貧困線之下的數量未必多,但他們面臨的是相對貧困問題。城市生活成本相對較高,以及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對農民工的開放程度不夠,使得農民工群體成為對社會不平等感受最為深切的社會群體。以往輿論在關注“三農”問題時,較少將農民工問題作為核心問題,這一狀況近年來已有明顯變化,此次“一號文件”也對農民工問題做了重要關注。
2015年末,城鎮常住人口為7.7億,其中約2.5億是以農民工為主體的外來常住人口。目前的規劃是,“十三五”期間要使1億左右農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定居落戶,這1億人主要指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的人口、在城鎮就業和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這1億農民工在城市落戶之后,如何有一個相對有尊嚴與穩定的生活,仍然是一個重要課題;其他1.5億左右農民工的轉型任務更為艱巨。其中,如何避免城市出現“貧民區”,將是城市政府的一大考驗。
“農民進城”是城鎮化進程的一個主要難題,但并非無解。其中的關鍵是,需要堅持農村土地基本制度。隨著大量農民成為城市居民,他們的宅基地與以往耕作的農地的流轉,不可避免成為一個需要妥善處理的難題。在全球近三百年的大規模城市化進程中,不同國家的“無地農民”及其引發的政治挑戰,是值得重點關注和深入研究的議題。此次“一號文件”指出,應維護進城落戶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支持引導其依法自愿有償轉讓上述權益。這種轉讓的底線是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出現“資本大肆兼并農地”的重大隱患。
無論是農民務農,還是向城市流動,都需要在廣大農村普及教育。今天,對應于技術發展,在農民階層中普及職業教育,仍然極為重要,這是此次“一號文件”的一個重要亮點。其中不僅指出,將職業農民培育納入國家教育培訓發展規劃,辦好農業職業教育,將全日制農業中等職業教育納入國家資助政策范圍,鼓勵農民通過“半農半讀”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職業教育;還指出,實施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開展農村貧困家庭子女、未升學初高中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免費接受職業培訓行動。這是開創美好新未來的極為關鍵的舉措,應當以更大自覺去落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東方財富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