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劉太格:把發展獨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鄉鎮提上日程

[ 作者:董雪?陳麗婷?劉太格?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25 錄入:12 ]

新華網北京3月23日電(董雪 陳麗婷)“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推進新型城鎮化,其中包括“加快構建‘兩橫三縱’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等議題。對此,新華網近日獨家專訪了新加坡“規劃之父”、新加坡宜居城市研發中心咨詢委員會主席劉太格。他表示,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要把發展獨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鄉鎮提上日程。

劉太格表示,“兩橫三縱”格局中的大城市,就像人體的大血管,中小型城市則像人體的中小細血管,只有將兩者同時考量,整個城市系統才能完善發展。


圖為新加坡“規劃之父”、新加坡宜居城市研發中心咨詢委員會主席劉太格接受新華網專訪。(王應耀攝)

劉太格說,300萬到500萬的人口規模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城市效率。在“兩縱三橫”格局建設過程中,如果只關注交叉口城市的發展,往往會誕生規模過于龐大的超大城市,易患“大城市病”。因此,在新型城鎮化推進過程中,應把發展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提到日程上來。在保留中小城市及鄉鎮自身獨有的中國味道基礎上,創造更宜居的環境、更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更多的就業機會,這符合中國新型城鎮化長遠發展預期。

對于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劉太格建議采用“星座城市”的規劃模式來紓解城市壓力。他認為,將北京分為5到6個人口在300-500萬之間的城市(片區),能夠有效緩解北京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大城市病”。他十分贊同將北京市政府四套班子遷往通州。他說,這勢必會帶動大量的社會資源,屆時一個以通州為核心的城市(片區)將會形成。

城鎮化過程中,往往出現城市現代化速度快于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速度。針對這一“倒掛”現象,劉太格分享了新加坡解決這一問題的經驗。他說,新加坡將棚戶區居民與市民按比例“混住”的做法值得借鑒。

他說,上世紀六十年代,新加坡約有130萬棚戶區居民,為使他們盡快適應城市生活,新加坡政府將有遷入公共組屋(相當于中國的經濟適用房)需求的市民與棚戶區居民按照3:1的比例搬遷在一起。他還表示,學校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城鄉小孩一起接受教育,將加速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劉太格還說,打造和諧宜居的城市,要做好遠期城市規劃、制定城市遠期人口規模。他說,把城市的遠期人口規模定下來,就等于明確了一個人的年齡。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社會身份,而不同的人口規模則決定了一個城市的發展理念和定位。這對于保留中小城市的特色也有裨益。

劉太格強調,城市建設往往“欲速則不達”。新加坡花了25年才完成從小漁村到國際化大都市的蛻變,中國的城市建設也一樣。城市規劃在制定、實施后,每隔5年或10年都需要根據世界潮流及人口需求進行微調,這樣才更有利于城市的發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色五月婷婷丝袜高清有码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嗯嗯嗯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丝袜熟女系列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