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張紅宇等:在變革中發展的歐洲家庭農場與合作社

[ 作者:張紅宇?金文成?余葵?徐猛?羅鵬?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31 錄入:王惠敏 ]

 ——瑞典、丹麥農業考察報告

瑞典和丹麥兩國家庭農場與合作社發展歷史悠久,農業社會化服務高度發達。最近我們赴瑞典、丹麥,著重就全球化背景下家庭農場與合作社的發展變化進行了專題考察。總的看,兩國農業競爭力強,家庭農場與合作社發展水平較高,在諸多方面值得我國學習借鑒。

一、農業是兩國的強勢產業

瑞典、丹麥地處北歐,人均GDP均超過6萬美元,是世界上高度發達的福利國家,也是農業高度現代化的國家,在農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食品質量安全等領域居全球領先地位。兩國農業產值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占比不高,瑞典2015年農業增加值500億瑞典克朗(60億美元),占全國GDP的0.4%,丹麥2013年農業增加值264億丹麥克朗(41億美元),占全國GDP的1.4%,但都極具競爭力,農業是兩國典型的強勢產業。一是勞動生產率高。2014年,瑞典農業用地只有310萬公頃(其中耕地264萬公頃),人均耕地4畝,用12.89萬農業勞動力生產谷物580萬噸,養殖羊29萬只、豬140萬頭、牛149萬頭(其中奶牛34.5萬頭),生產牛奶293萬噸、豬肉23萬噸、牛肉13萬噸、雞肉12.6 萬噸,勞均生產谷物45噸、牛奶23噸;丹麥2013年耕地263萬公頃,人均耕地7畝,用8.66萬農業勞動力生產谷物980萬噸,出欄豬2928萬頭、牛1020萬頭(其中奶牛56萬頭),生產牛奶520萬噸、豬肉190萬噸、牛肉14萬噸,勞均生產谷物113噸、牛奶60噸。丹麥環境與食品部副部長皮爾先生形象地說:“丹麥每年人均生產5頭豬、2頭牛,每年農業總產出可供全國人口消費3年,丹麥農業是讓我們覺得自豪的產業。”二是國際市場競爭力強。瑞典2015年食品行業銷售額211億美元,出口84億美元,占全國出口貿易總額的6%;丹麥2013年食品行業出口額達227億美元,占丹麥出口貿易總額的1/4,丹麥的生豬、黃油、奶酪出口量分別位居全球第一、第二、第三位,在全球競爭中優勢明顯。

二、規模擴張是家庭農場發展的基本特征

同許多發達國家一樣,家庭農場是支撐兩國農業發展的生產經營者基礎。北歐的家庭農場,主要是在廢除封建莊園主制度基礎上,通過土地改革,于18世紀中后期到19世紀初建立起來的。據丹麥史記載,1805年,丹麥有6萬個佃農累計購買了當時全國2/3的耕地,平均每個農場經營耕地20-25公頃。作為最直接的農業生產主體,家庭農場經營制度一經確立,200多年來沒有根本改變。

從兩國情況看,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家庭農場的數量、規模和經營方式也不斷發生變化,規模擴張是兩國家庭農場發展的歷史必然和基本特征。從發展過程看,在培育和成長期,家庭農場的數量是不斷增加的;而在數量發展到頂峰后,家庭農場則逐步減少,同時呈現規模擴大、經營方式多樣的趨勢。從數據統計看,瑞典1900年有家庭農場51萬家,到1983年減少到11.4萬家,到2015年再減少到6.7萬家,相應地平均規模逐步由1980年的39公頃擴大到2015年的46公頃;丹麥1903年有家庭農場26萬家,到1964年減少到17.5萬家,到2015年再減少到3.8萬家,相應地平均規模則由1970年的21公頃擴大到2015年的70公頃。此外,兩國奶牛養殖農場也是如此,瑞典1950年有10萬家,到2015年只有4500家,平均每10年就減少一半。我們考察的丹麥Freerslev Kotel農場,由Erik和Inge夫妻共同擁有并經營,主要是養殖奶牛,自有土地90多公頃、租賃土地110公頃,目前飼養了約500頭牛,其中奶牛220頭,都是在幾十年的經營中不斷擴大的。

在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兩國家庭農場在經營方式上也出現了分化:一是專業化家庭農場日益成為農產品供給的主力。規模化是專業化農場的主要特征。瑞典6.7萬家庭農場,經營規模超過100公頃的約有7000家。據瑞典企業與創新部經濟分析司官員亞歷山德拉介紹,全國20%的大中農場生產了80%的農產品。丹麥3.8萬家庭農場,經營規模大于100公頃的約1.1萬家,亦是商品農產品的主要提供者。據丹麥農業與食品委員會主任勞恩森先生介紹,這1.1萬家大農場生產的農產品,至少能解決1000多萬人的吃飯問題,是丹麥全國人口數的2倍。二是兼業化家庭農場更多體現農業的多功能性。兼業化農場多表現為小規模經營。瑞典經營面積小于20公頃的小規模農場有4萬家,丹麥則有2萬多家。這些農場,其經營目的與專業化農場不同,農場主除經營農場外,大都有固定的非農職業。一直陪同我們考察的丹麥環境與食品部外事司的安納森先生對我們講,其父親就擁有一個40公頃大小的農場,平時在IT公司上班,閑暇時經營農場,種些小麥、燕麥、花草樹木和養殖奶牛,這實際就是勞恩森所說的“玩的農場”,兼具個人愛好、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

三、合作社國際化、企業化趨勢明顯

市場經濟再發達,但單一農場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仍很微弱,只有抱團闖市場才有出路,而合作社日益成為抱團的主要載體。從歐洲農業合作社發展看,家庭農場專注于種植、養殖等直接生產活動,而合作社把分散經營的農場主在流通領域組織起來,專注于流通、營銷,進而發展到培育良種、打造品牌、加工增值、拓展市場,形成農業--食品產業體系,以體系的力量而不是個體的力量參與國際競爭,提升小國農業競爭力。其中,合作社的紐帶作用至關重要。

瑞典、丹麥都是世界上農業合作社誕生較早的國家。1882年,丹麥農場主組建了第一個奶業合作社;1888年,瑞典農場主組建了第一家牛奶合作社。100多年來,兩國的農業合作社均已發展成專業化、國際化的大型經濟集團,在國家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目前,兩國90%以上的農場主加入了一個或者多個合作社。從兩國合作社發展情況看,有五大突出特征:一是合作社歷史感厚重。阿拉福茲(Arla foods)公司成立于1863年,有150年的歷史,已經成為全球第二、歐洲第一大奶業合作社。蘭特曼(Lantm?nnen)谷物合作社,成立于1880年,是目前瑞典最大的谷物合作社。這些合作社均是“百年老店”,具有很強的國際影響力。二是產業高度集中。合作社向少數超級合作社集中,農業及食品產業也高度向合作社集中,合作社做大做強主要依靠市場力量,通過不斷地兼并重組實現。100多年來,瑞典農業及林業合作社由19世紀初的3000多家集中到40家,丹麥奶業、生豬和糧食合作社由1903年的1073家減少到20家。同時,農業及食品產業也向合作社集中,兩國合作社生產的初級農產品及食品在本國市場的占有率,基本達到80%以上,其中牛奶及其制品等接近100%,集中化趨勢明顯。三是成員國際化明顯。合作社數量減少的過程,也是成員不斷擴大的過程,有的合作社成員目前已超越本國國境。阿拉福茲現有1.3萬個成員,來自包括丹麥等7個國家,而且外國籍成員比丹麥國籍成員還多。四是合作社企業集團化趨勢明顯。最初,農場主組建合作社是抱團參與市場競爭,隨著成員數量不斷增多、涉及范圍不斷擴大,合作社逐步按照公司化的經營方式走向市場,延長產業鏈,擴大供應鏈,拓展利益鏈,逐步成為大型、綜合農業企業集團。在堅持合作社辦社原則的同時,聘請職業經營人,實行企業化管理。蘭特曼(Lantm?nnen)現有成員2.9萬,雇員1.05萬人,2015年銷售額約46億美元,經營范圍包括農業、機械、食品、生物能源和房地產五大領域,是瑞典合作社企業化的典型代表。五是利益聯結更加緊密。家庭農場作為直接的農業生產者,是合作社的基本組成單位,而農場主是合作社的社員和股東,也是合作社的主人,享有合作社的所有權及經濟、管理權益。合作社作為農產品的加工者和經銷商,是農場主在經營上的聯合,是與農場主在流通領域上的合作,是引領家庭農場進入國內外市場的組織者。產權歸社員決定了合作社和社員利益的一致性,使分享成為合作社密切與社員利益聯結的核心理念,是不同于公司企業的根本區別,如蘭特曼谷物合作社農業生產利潤100%返還給社員,加工領域利潤40%返還給社員。

四、與農業生產緊密相聯的科教推廣服務體系

瑞典的牛奶、丹麥的燕麥和豬肉均為國際知名農產品,極具競爭力,其競爭優勢來源于發達且完備的農業科研、教育和技術推廣體系。我們從考察觀察到,兩國的農業科教推廣服務有四大特征:一是科研始終站在高起點。兩國的農業科研,主要通過大學進行。瑞典農業科技大學是該國最大的農林業科研教育機構。該校對外合作中心主任Johan介紹,學校的教學和科研主要圍繞農業和林業的可持續發展而展開,目前正瞄準2050年的未來農業開展科研,包括轉基因技術、綠色城市、動物福利等,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降低氣候影響、改進動物福利、尋找替代飼料、提高飼養報酬、提供健康食品等。奧胡斯大學是丹麥最大的農業科研教育機構,其農業食品中心科研工作涉及農業的方方面面,目前開展的生豬繁育基因組技術科研項目居世界領先水平。二是科研教學成果直接服務于經營主體。從最有利于農業科研教育的要求出發,兩國農業院校均辦在鄉村、科研項目要有農場參與、科技成果要在農場生產中顯現,這樣的安排使農業科研教育更貼近農業生產實踐,使教師、學生和科學家更潛心鉆研農業科學技術,從而保證了農業科研教育的針對性、成果的有效性和轉化的高效率。瑞典農業科技大學主校區在位于農業主產區的烏普薩拉市的郊區,丹麥奧胡斯大學也設在農業主產區的奧胡斯市郊。據在奧胡斯大學留學的中國學生們講,這里雖然生活單調,但遠離城市的喧囂,可以更專心于學習和科研,更接近生產實踐。該校農業食品中心高級顧問克勞斯介紹,根據國家規定,申請國家資助的任何農業科研項目,必須有合作社、農場或者私營企業參與,實行共同申請,科研成果要在合作社或者農場進行驗證。三是培育專業的農業經營者始終是基礎。兩國家庭農場主都具有較高的文化程度和專業素養。長期以來,丹麥規定農民購買30公頃以上的土地,必須持有綠色證書,而要獲得綠色證書,必須經過48個月系統的基礎教育、技術教育和15個月的管理教育,其中農場實習在基礎教育和技術教育階段必須達28個月,并取得農機操作、動植物保護技術合格證。應該說,職業農民是兩國農業長久發展、農產品競爭力持續提升的基礎保障。四是農業社會化服務始終堅持市場化。市場化是最有效、最簡捷的農業服務機制。政府對農業科研教育的支持,主要是通過向大學、科研機構等購買服務的方式實現。家庭農場主咨詢農業生產、流通、銷售等方面的問題,也主要通過有償服務的方式來實現。丹麥農業知識中心(SEGES)隸屬于丹麥農業與食品委員會,為非贏利性質的農業咨詢機構,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是丹麥獨特的農業技術推廣模式。該中心統籌組織全國的農業技術咨詢服務和科研成果轉化工作,在全國各地分設31個中心,為3.8萬家農場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和技術服務。SEGES廣泛收集先進適用的農業科技成果,每年組織田間試驗1000多次,對比較成熟的,將通過各地的咨詢中心進行推廣、轉化,每單服務收取農業咨詢費,標準為100歐元/小時,2015年營業收入達到3.45億美元。這種市場化的服務機制,既有利于農場主珍惜每次的咨詢服務,也促使SEGES必須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務。

  五、政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保護

  當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在推動合作社合作聯合的同時,也給家庭農場帶來了新的挑戰。一方面,國際農產品價格長期低迷,擴大出口面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另一方面,農場主呈老齡化傾向,年輕人不愿從事農業,存在著后繼乏人問題。此外,應對氣候變化,迫切需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關注動物福利,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丹麥環境與食品部副部長皮爾先生告訴我們:受全球化的影響,丹麥有1/3的農場出現虧損,如果得不到緩解,可能有20%左右的小農場會破產,這賦予了政府的責任擔當。對于家庭農場和合作社的發展,兩國政府扮演著合適的角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一是加強規劃引導。科學謀劃未來農業,鼓勵創新發展,提高農業競爭力。瑞典制定了《2014-2020年瑞典農村發展計劃》,明確提出農村發展的三大目標,即提高農業競爭力,加強環境和自然資源可持續管理,促進農村和社區平衡發展。丹麥議會今年1月通過了農業一攬子計劃,在可持續利用、增加原料來源、提高競爭力、發展糧食生產、促進出口等5大領域確定了30項行動計劃,著力創新農業環境監管利用方式,因地制宜地推動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擴大農產品出口,幫助農場主擺脫目前農產品價格低迷困境,提升丹麥農業競爭力。二是樹立和推廣綠色發展理念。兩國均推行比歐盟更為嚴格的食品安全標準,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從家庭農場的生產源頭確保食品安全,推動可持續發展。瑞典早在1986年就禁止在動物飼料中添加生長抗生素,比歐盟全面實施這一禁令早20年,目前瑞典抗生素使用水平不及歐盟平均的10%,為歐盟最低;丹麥抗生素使用水平也不足歐盟平均的30%。丹麥有機食品零售市場份額占8%,居世界首位;瑞典為6%,排名第二;兩國在全球有機食品生產和消費方面始終走在世界前列。三是加強農業支持保護。為公平競爭,盡管歐盟規定,各成員國對家庭農場不得單獨增加補貼,但在歐盟共同政策框架下,瑞典、丹麥制定了差別化的國別政策,支持家庭農場與合作社發展。以瑞典為例,2015年農業支持預算94.5億瑞典克朗,包括農場補貼54億瑞典克朗,平均每公頃土地1800瑞典克朗(每畝15美元);養牛補貼9億瑞典克朗,平均每頭牛800瑞典克朗(99美元);聯合支持28.5億瑞典克朗,包括環境發展11億瑞典克朗、有機農業生產5.5億瑞典克朗等。

六、幾點啟示與建議

瑞典、丹麥作為農牧業高度發達的國家,200多年來家庭農場與合作社穩步發展,在實現并繼續推進高水平的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基石作用。雖然與我國基本國情、發展階段、經濟制度不同,但其家庭農場與合作社發展的趨向、應對全球化市場競爭的策略等,值得正處于新型經營主體起步階段的我國學習借鑒。

(一)要努力打造中國農業的強勢產業形象和地位。從瑞典、丹麥的農業發展歷程看,農業的發展是一個競爭力不斷提升的過程,更是打造全球一體化競爭強勢產業的過程。在許多專家學者眼中,農業被認為是弱勢產業,我國是農業大國,但遠未成為農業強國。在人均資源占有量上,我們有先天不足。我國人均只有1.5畝左右的耕地,僅為瑞典的1/3和丹麥的1/5。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們既有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又有勤勞而聰慧的勞動人民,更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體制優勢,只要立足本國國情,發揮農業國際比較優勢,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瞄準和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打造中國農業強勢產業的形象和地位,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建議結合實施“十三五”規劃,圍繞提高大國農業競爭力,研究制定我國農業2050年發展戰略,補齊“四化”同步發展中農業現代化這個短腿,加快追趕發達國家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提高我國農業參與全球化競爭的實力,使我國農業成為強勢產業。

  (二)要進一步強化家庭經營在農業發展中的基礎性地位。迄今為止,家庭農場仍是瑞典和丹麥兩國農業生產的基本主體,初級農產品生產的最適宜主體始終是家庭農場。要重視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中的角色定位,真正做到對號入座、各盡其用。建議從鞏固我國家庭經營基礎地位的高度,重視家庭農場的培育,使之成為我國初級農產品生產的主體力量;重視發展流通領域的合作社,發揮“抱團闖市場”的作用,使之成為引領農戶和農場主共同應對市場競爭挑戰的重要力量。抓緊制定家庭農場登記條例,明確家庭農場的市場主體地位;建立健全家庭農場統計制度,以家庭農場的本質屬性為依據,開展全面統計;深化農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健全家庭農場管理機構,明確農業部門家庭農場管理職責,農業部內增設專門機構,承擔具體工作。

  (三)要提升農民合作社的發展質量。在瑞典和丹麥,合作社的發展經歷了數量遞增、同類合并、經營規范、國際化競爭等重要階段,目前絕大部分農場主都加入了一個或多個合作社,而合作社經營規模之大、涉及領域之多、產業鏈條之長、成員覆蓋面之廣,從數量增長到質量提升是其生存發展之道,亦是兩國農業強大競爭力的突出表現。受我國人多地少基本國情制約,我國承包農戶農地占有規模狹小,通過合作社把農戶組織起來參與市場競爭,是比較現實的選擇,也是全球經驗充分證明的成功路徑。我國農民合作社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帶動農民進入市場的作用顯著。要生存發展、要做大做強,提升合作社的經營管理水平至為關鍵。推進合作社的規范化經營,必須始終遵循合作社的本質,始終堅持合作社歸農戶所有、由農戶控制、按章程分配的辦社原則,逐步實現所有權與管理權分離,由專業人員管理運營合作社;必須筑牢合作社與農戶的利益共同體,讓入社農戶分享合作社在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拓展的利益;必須堅持實行民主管理,防止把合作社變成被少數人控制、為少數人謀利的工具。建議以示范社為基礎,開展規范化建設試點,探索建立健全“兩權分離”、職業經理人管理的治理結構,探索實現社員利益分享的有效途徑;探索以兼并收購等方式擴大合作社經營規模的有效辦法,延伸產業鏈、豐富供應鏈、拓展價值鏈,做大做強合作社,提高帶領農民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能力。

(四)農民職業化勢在必行。瑞典、丹麥的家庭農場主和農業勞動力,都要經過嚴格的綠色證書教育。可以說,沒有高素質的農場主和農業勞動力,瑞典、丹麥擁有高度發達的農牧業是不可想象的。我國農業與發達國家差距體現在多個層面,但人力資本差距巨大是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職業農民培養,先后實施了農村勞動力陽光工程培訓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但職業農民的培養僅靠短期課堂培訓是遠遠不夠的。建議把職業農民培育,擺到提升我國農業長期競爭力的戰略高度給予高度重視,推進農民職業化。一要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從職業高中開始,大規模、持久性地開展農業基礎教育和技術教育,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農業勞動力。二要完善綠色證書制度,把綠色證書制度擴大到農業職業教育和中高等專業教育,對取得綠色證書的家庭農場主優先給予政策扶持。三要完善農業職業教育和中等專業課程設置,農場實習時間應當超過一半,增加實操技能學習,打造職業農民的“工匠精神”。四要擴大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大幅度增加工程投入,把職業農民培訓與職業教育統籌起來,加大職業農民培育力度。

(五)要準確把握政府行為導向。瑞典、丹麥農業是強勢產業,強在農業--食品產業體系的整體實力。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新挑戰,推進我國農業供給側戰略調整,既要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又要發揮政府的導向作用,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政策體系,加快構建以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傳統農業經營方式轉變為以規模經營為導向的現代農業經營方式,實現農產品市場競爭由個體與個體向組織與組織、體系與體系競爭的根本轉變。關鍵要在三個方面實現重大突破。一是加快構建有利于家庭農場發展的現代農地制度。規模化是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瑞典、丹麥實現農業規模化,是在土地私有制基礎上,通過農場兼并和土地租賃實現的。丹麥家庭農場經營的耕地中有100萬公頃土地靠租賃,占38%。我國家庭農場經營的耕地,80%以上靠的是轉包和租賃。從長遠發展看,租地農場是我國家庭農場發展的主要方向。實現規模化,要按照“三權分置”理論,加快改革和完善農地制度,解決“地怎么來”“租期怎么穩”“租金怎么定”等重大問題,穩定農場主的經營預期,防止地租推動農產品成本過快上漲。二是著力打造農業利益共同體。以農業--食品產業體系為平臺,以市場化兼并重組為手段,以初級農產品及其加工食品為切入點,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重點,著力推進產業鏈整合,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利益高度一致的現代農業經營組織,實現“公司+農戶(合作社)”“合作社+農戶”的轉型升級。建議選取牛奶、生豬、糧食、水果等代表性農產品,開展農業利益聯結機制創新試點,探索構造融家庭農場(農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為一體的農業利益分享機制,讓農業在一二三產業鏈整合中做大做強,讓農民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中增收致富。三是健全農業支持保護政策。要在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綠色高效補貼政策、價格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農業保險支持政策等方面重點突破和完善,明確政府導向,不斷提升中國農業競爭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世界農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 亚洲性人人天天夜夜添 | 亚洲专区首页在线观看 |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 | 亚洲a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