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到今年,中央已經連續下發了14個一號文件聚焦三農,河南在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指引下,農業農村實現了質的飛躍,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歷程。總結起來就是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大糧倉,第二句話是大廚房,第三句話是大餐桌。這“三大”的實現過程實際上就是河南農業提質增效的蝶變過程,也是農民持續增收的過程。
首先是大糧倉。河南在保證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下了大功夫,國家搞高標準農田,河南結合實際,落實糧食核心區建設規劃,搞的是高標準糧田,“農”“糧”一字之差,精細程度差很多。我們計劃到2020年建成6369萬畝高標準糧田,每畝產噸糧,加上別的塊田打的糧食,產能就可以達到1300億斤,這就是國家的千億斤糧食計劃。全省106個縣中有95個是產糧大縣。在調整結構的大背景下,我們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建設好高標準糧田,切實保障了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
第二,談談河南的大廚房。從2007年開始,我們扎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通過把集群強起來,形成規模效應。從2012年啟動實施了特色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以發展米(面)品、肉品、乳品、果蔬、油脂等精深加工為主,規劃培育“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農業產業集群540個。通過把龍頭昂起來,形成雁陣效應。培育打造了一批國家級乃至世界級的龍頭企業。河南在資本市場上市、掛牌的農業企業達到33家,其中境內上市12家,境外上市5家,新三板掛牌16家。
最后,講講河南的大餐桌。第一是居家餐桌。新鄉浦北食品開發的“冰宇”“豫廚”等七個系列的產品,暢銷全國18個省市,構建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第二是田園餐桌。餐桌直接擺在竹林邊、小溪旁,桌上的各種食材,全部來自桌邊的莊園里,從種植、加工到美食一體化,絕對無污染、全有機。河南每年這樣的餐桌接待客人9000多萬人次。第三是商務餐桌。河南三全食品公司采用“中央廚房+APP+終端售賣機”形式,創造一種新的餐飲模式,來滿足辦公室午餐的需要。現在已經在鄭州、上海、天津投放了1000多臺這種O2O終端售賣機。第四是太空餐桌。安陽永達清真食品公司已經連續多年為宇航員提供太空食品,生產的八珍燒雞、奶香雞米、蘑菇雞塊等38種航天食品成為航天員在太空里的美食。
從大糧倉到大廚房再到大餐桌,大糧倉講的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大廚房講的是減少家務、有菜可做,大餐桌講的是拿起即食、舌尖美味,這就是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很好探索。
(作者:河南省副省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7-04-2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