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國農業競爭力其實很有希望。認清現在農業發展的問題,明確解決問題的主要路徑,簡化政策調整思路,是當務之急。
按完全要素成本計算的中國糧食生產處于嚴重虧損狀態
完全要素成本,即經營者使用土地、勞動與資本諸要素時的要素價格總和。不同于農戶經營的財務成本,前者有一部分是隱性的,但前一概念更能反映資源配置效率狀況。本文沒有考慮環境因素。
若按完全要素成本計算,我國農業的成本確實很高。算粗略的大賬:糧食16億畝播種面積,按1季的地租約500元計算,地租作為土地的“貢獻”,達8000億元;勞動報酬按目前勞動生產率水平,現有糧食總量生產出來,需要約70億個工作日,一個工作日按60元計,合4200億元。按高限估計,我國糧食生產的資本存量(包括政府投入及農戶投入的資本存量)約5萬億元,資本報酬(不是生產資料消耗)可按3000億元計算。那么,我國糧食生產的要素成本應該是15200億元。我國糧食售價中,消耗性成本每畝每季約300元(包括資本折舊),總額為4800億元。
若按我國一年糧食產出1.2萬億斤計算,這些糧食的要素成本與消耗性成本總和剛好為2萬億元。按照近年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形成的平均價格1斤1元計算,則虧損0.8萬億元。這個估算不會很精確,但大致符合基本形勢、能說明問題的性質,就是有意義的。
虧損狀態下糧食為什么還會增產
前文提到的虧損,是按照完全成本計算的虧損,并不一定導致大面積的農戶在財務上短期內陷入困境,否則無法理解糧食還年年增產,且土地撂荒并不嚴重。
一是政府對種糧補貼,部分彌補了農戶的經營成本,緩解了農戶財務困難。估計中央加地方對種糧的補貼在2500億元左右。一些地方對種糧的補貼每畝達到500元。二是隱形的資本折舊及資本利息由政府支農資金負擔一大部分,沒有形成農戶的直接財務成本。政府歷年的支農資金增長速度超過糧食增產的速度。這個過程如果終止,麻煩就會很大。三是中國農戶對自己工資報酬的犧牲。在目前農業雇工經營中,工資水平大約在40至100元之間,但農戶在自營農業中不一定按市場價格核算自己的工資成本。城鄉之間勞動力轉移越是困難,這種核算越不可能。四是地租成本對自營農戶來說是隱性的,農戶不必支出。但對租地經營的大農戶,這個支出是剛性的。從今年得到的消息看,已經有一些大農戶在糧價下跌的情況下開始縮小經營規模,直接原因是支付不了地租。
此外,資本成本的一部分也是隱性的,不構成農戶的財務約束。農機補貼、貼息貸款、保險補貼等,都構成國家對資本成本的負擔。如果不存在以上因素,中國農業在農戶財務預算上就不可持續。
中國糧食生產能否“扭虧為盈”
中國糧食生產有幾個成本大項是可以調整的。先說勞動成本。筆者訪問山東德州、江蘇射陽等地的規模經營農戶,發現糧食生產的勞動成本隨著農戶經營面積的擴大顯著降低。萬畝規模的農戶,1畝地的勞動時間可以是半個工作日(實際上還有降低潛力),約是現在平均水平約1/8。假若這個成本只降低一半,則糧食生產的勞動成本為2100億元。再看隱性的地租成本。按照農業發達的市場化國家的情況,我國隱性的地租可以降低80%。這樣,糧食生產的地租成本可以降到1600億元。資本成本也有降低的空間。土地規模經營水平擴大,會提高農業機械利用率。這方面我自己的數據依據不足,但從同樣設備的價格及銀行利率等因素看,資本成本降低30%左右是有可能的,即資本要素成本能降低到2000億元。
以上幾個因素加總,糧食的要素成本可以降低到5700億元!這個成本就是按照國際市場水平計算農戶財務狀況,也有相當的盈利。如果將農業工作日的工資單價提升到城市務工水平,按120元計算,要素成本為7800億元,仍然有一定利潤。此外,據筆者調查,規模經營農戶比起一般小農戶,使用化肥、農藥更合理,從而更有利于農業環境保護,有利于降低農業的社會成本。
如何提升中國農業競爭力
怎么樣把中國糧食生產的要素成本降下來?這便是所謂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的核心問題。簡略說,要做的改革無非是下述幾個方面:
一是改革土地制度。地租率居高不下,與土地制度有密切關系。通過土地規劃管理體制及管理目標改革,例如建立農業保護區,建立土地使用權的合理預期,就可能增加土地流轉市場中的土地供給,降低地租率。明晰產權,會降低交易成本,激勵農戶科學投入,提高投入效率。二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要爭取在15年左右的時間里實現普遍的農業經營家庭農場化。三是改革財政支農體制及支農方式,用這個辦法,讓種糧家庭農場的收入來源延伸到糧食經濟的全產業鏈,消除糧價大幅度波動。四是大力改革農業科技管理體制,調整農業技術進步方式。要進一步擴大農業大學在農業發展中的介入程度,嘗試依托農業大學建立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旱作農業、雨養農業,通過土地整理、養護,提高土壤御旱能力,減少灌溉面積,以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國家將農業投入的重點應放在大宗農產品上,確保大宗農產品的基本安全與質量,不搞錦上添花的農業資助。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