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何好生等:關于加強基層惠農政策貫徹落實的幾點建議

[ 作者:何好生?周萬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22 錄入:吳玲香 ]

近年來,國家持續加大惠民惠農資金投入,為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業、農民增產增收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同時,惠農資金的大量投入也給基層帶來了資金監管的難度。縣鄉(鎮)體制在我國政權體系中處于基礎性地位,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在新的形勢下,如何更好地發揮基層組織職能作用,把黨中央的惠民富民政策落到實處,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重要課題。

一、基層涉農資金政策貫徹落實現狀

一是政策宣傳深入不夠。涉農資金項目多、資金量大,涉及的相關政策也多,其主要投向農村、農民和涉農企業,農民和涉農企業作為涉農政策的主要受益人,在政策落實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部門、農民、涉農企業等受益主體之間信息不對稱;工作布置過于簡化,縣、鄉常采取以會代訓的方式安排部署涉農補貼工作,涉農部門工作人員政策理解不透徹,農民和涉農企業不知情;農民居住分散,教育程度相對較低,政策宣傳不到位,導致補貼資金常由村干部代辦、代簽、代領現象時有發生;公示流于形式,公開不透明,公示內容不詳細,農民對補貼的大項有所了解,細則不甚清楚;公示時間短,有的為了應付檢查或做資料,這邊公示,那邊撕掉,脫離社會監督等現象。

二是政策落實問題不少。補貼救濟類資金,不能完全做到應補盡補。由于涉農部門工作人員欠細致扎實,村組干部素質、精力等因素,導致農村低保、民政救助、扶貧對象、糧食直補等項目錄入的基礎信息資料部分失真,扶持救助對象定位不準,造成少量該補的沒補、該救濟的沒有得到救濟,不該補的得到補償,不能完全做到應補盡補。農機購置、家電下鄉補貼項目,農民參與積極性不高。由于農民購買農機、家電,必須到指定商家,購買指定品牌,商家伺機加價坑農,農民自主購買意愿不強。另外,家電下鄉補貼未直撥農戶,導致商家得利,商家冒用套用農戶信息騙取補償資金的現象時有發生。涉農保險,“上清下不清”。在新農合醫保、農作物種植、家禽養殖等保險類補貼方面,農民自主參保意識不強,而有些保險上級又要求下級必須完成參保任務,故有些村、組本著“上清下不清”的原則,由村組籌借資金墊付,這給基層帶來很大資金壓力。資金撥付季節性滯后,資金趴賬嚴重。種植類補貼資金從著手準備到發放農戶手中,需要經過各個環節,層層落實,有些種植補貼就錯過了播種時間,未能及時起到促進農業生產的需要。工程類項目資金,從立項審批到竣工驗收,撥款延遲,資金長時間趴窩,各環節缺乏具體的監管制度,沒有起到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三是政策執行成本較高。落實的惠農政策多、項目資金多、召開會議多,印制相關材料多,支出業務費用多,需要人力多,增加了部門和鄉鎮政府及基層組織的運行成本。上級沒有專項工作經費,鄉鎮和部門經費支出壓力大。沒有工作經費,為部門、鄉鎮、村組干部不能很好地履責,提供了理由或借口,也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各項惠農補貼的性質不同,管理的單位也不同,各項補貼發放的依據、要求各不相同,自然就形成了“一補一發”,多頭多次發放,造成了發放成本和農民領取成本高。

二、對加強落實涉農資金政策的對策和建議

一要加強宣傳教育。縣、鄉(鎮)各涉農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認真做好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工作。一是涉農部門要做大量深入細致的工作,自身吃透涉農政策,做到宣傳涉農政策原原本本的,貫徹執行不走樣、不偏差。二是通過發放公開信宣傳。每年印制各項惠農補貼政策“小冊子”,安排鄉(鎮)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將《公開信》發放到戶。三是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惠農補貼資金劃轉到農戶后,充分利用網絡科技手段,開通“互聯網+監督”撥款短信提醒功能及時向農戶提供信息。同時,在縣電視臺黃金時間發布惠農補貼資金發放公告,在政府網上進行刊登,通知農戶到指定地點領取補貼資金。四是通過宣傳欄宣傳。在村務公開宣傳欄上公布有關涉農資金政策、補貼對象、補貼標準等內容,在主要路段、集市懸掛橫幅、書寫標語來宣傳強農惠農政策。五是發動鄉、村干部進村入戶通知,有些外出務工農民,要打電話或發短信的形式宣傳告知到戶。

二要加強責任落實。將強農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納入縣、鄉全年經濟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與其它經濟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時,明確鄉(鎮)與涉農單位黨政一把手為第一責任人,對惠農項目從登記到核準,再到發放等各個環節的工作責任和責任主體,都要明確化、具體化。嚴格落實責任制,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全程有監管的工作局面。要成立了專門減輕農民負擔及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工作領導小組,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核查、誰負責,誰督查、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了責任追究制度,將惠農政策落實和涉農項目資金監管作為縣、鄉涉農部門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考核責任制的一項重要內容,簽訂責任書,納入年度考核范圍,對工作不到位、執行政策不力、項目資金管理不嚴,造成嚴重后果的,嚴格實行“一票否決制”,并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三要加強公開公示。公開公示是確保各項惠農補貼政策落實不走樣的重要環節,各涉農部門要嚴格落實涉農政策公開制度。按照事前、事中、事后各個環節進行公開公示,要做到資金流程、分配過程和發放過程要公開及時,要做到資金分配后立即公開,要保證公開到村、到組,廣泛接受群眾監督。與此同時,各相關監督部門也要全面掌握各類強農惠農資金的種類、數額和發放標準,核實各類資金的管理、發放和使用情況,做到“三公開二上墻”,即公開政策標準、公開舉報電話、公開受理單位,各類資金的發放、使用情況在鎮、村兩級政務公開欄上墻。同時利用“三農”網,在網上開設涉農政策網絡公示公開平臺,讓惠農政策資金在第一時間公開,第一時間接受群眾監督。建立涉農資金撥付公開情況反饋聯審機制,加強對反饋情況的核查、核審工作,對各類強農惠農資金實行陽光操作,維護廣大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四要加強隊伍建設。一是要加強涉農資金管理部門人員和村組干部的廉潔教育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政治修養、道德水準、抵制誘惑的能力。二是加強基層干部的素質、能力建設,提高經濟待遇,提升服務水平,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三是加強對基層財務人員的培訓。要把基層干部、農村財會人員的政策培訓、業務培訓工作抓好抓實,使他們懂政策,會操作,能很好了完成任務。四是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對涉農部門及基層機構組織負責人定期及離任實行財務審計,并把涉農資金管理工作設定量化,細化目標任務,年終考評,讓群眾參與評議、監督他們勤政廉政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五是進一步落實專項經費,確保工作順利開展。鄉村兩級經費無來源,要按年度撥付涉農資金支出總額或服務對象人數比例適量安排工作經費,確保基層必要的工作經費,確保不增加鄉村兩級負擔,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工作順利開展。

惠農政策涉及千家萬戶,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惠農政策貫徹落實事多面廣,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廣泛參與。民生乃國之根本,是干部就責無旁貸;各基層職能部門和每一位干部要從黨的事業長遠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出發,切實改變工作作風,一切以人民利益為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切實抓好惠民政策的宣傳貫徹。

(作者單位:何好生,汝城縣農業機械管理局;周萬生,汝城縣財政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乱偷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原创在线观看蜜 | 亚洲欧美无线码中文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