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農業大國,幾千年來農民都是依靠種植莊稼為生,所以我國農民的數量也是非常龐大的。但近幾年來,隨著新興行業的發展,農業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沖擊,很多農民都開始抱怨,種地已經很難再滿足生活所需了。所以在前些年,國家致力于農村的投資,每年的一號文件都是關于三農的,對于農民的經濟鼓勵,糧食補貼,耕地保護等等,很多惠農政策都不斷下達,但很多年過去了,農民們種地依舊不掙錢,甚至賠錢。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小編總結了幾點原因。
1、物價上漲飛快,農產品銷售低迷。
如今的物價可謂是飛快的上漲,短短十幾年的時間,我國的平均物價水平翻了幾百倍。但唯獨糧食和農產品價格不變。因為糧食和農產品是人們生活所必須的東西,它一旦持續漲價,就會引起社會的騷動。所以不管糧食是否是市場在調控,除了農民,任何人都不希望糧食漲價,這才是重點!
2、惠農雖好,但落實不到。
其實國家關心并扶持農民是沒有問題的,很多惠農政策也是真的能幫助農民解決經濟問題。但是往下的實施就出問題了,很多地方官貪圖錢財,利用職務之便將國家惠農的錢財給了身邊的親戚或者有關系的人。因為惠農也是有指標的,所以很多普通的農民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惠農政策。
3、商人囤積糧食,暗地壟斷。
有很多商人真的是唯利是圖,他們在糧食收成好的時候大量低價從農民手中把糧食收購過來,然后開始大量囤積。因為糧食多,所以農民也掙不到幾個錢。而一旦遇到了災年或者農產品產量下降,這些商人就會把囤積的農產品往外出售,而且還是高價,從中謀取暴利。而農民們本來糧食就減產了,再加上糧食不好出售,所以,在很多災年,農民是賠錢的。
4、工業發展,對農業產生巨大沖擊。
不可否認的是,工業文明的發展對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對農業產生了沖擊。打個比方,過去人們的零食是幾乎沒有的,相應的農產品二次加工品也是很少見的。但工業的發展制造出了很多工業食品,這使人們對糧食的需求大量減少。所以農業才會逐漸衰落。
農業文明終究會成為一段歷史,現在農民要做的不能是依靠惠農政策或者還按照原來的方法種地了,農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由自己種地轉換成土地承包者,在農村可以將其他人不愿種的土地收購過來,有面積的承包種植糧食,這也是農業的一個潮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養殖叔叔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