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如何推進鄉村產業興旺,筆者認為,應大力推進鄉村的合作化建設和組織化建設,以合作化和組織化為紐帶建設鄉村產業新文明。如何推進合作化和組織化建設,從鄉村微觀層面看,應考慮由政府主導組織建立股份合作農場模式。在宏觀層面,國家應加大對農業的調控力度。國家對農業的管理體制應實行半計劃半市場的模式。從長遠看,可將股份合作農場建設為鄉村振興的新組織載體。另外,需要大力推進鄉村治理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鄉村振興 股份合作農場 半計劃半市場
中央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義重大。下面,筆者在甘肅省河西走廊地區H村和B村調查的基礎上,就鄉村振興如何振興談一些思考和建議,供各位參考。
一、H村基本情況
(一)鄉村治理情況。H村現有村委會委員5人,包括村主任、村文書、婦女主任、會計、委員。其中村主任每年政府補助2萬元,村文書補助1.9萬元,婦女主任3千6百元,會計1.9萬元,委員沒有補助。H村黨總支部組成有7人,包括書記、村主任、文書,還有四個委員。其中書記每年政府補助2萬元。四個委員沒有任何補助。另外,H村監委會是2013年成立,由3人組成,有一名主任,兩名委員。其中主任每年政府補助1千4百元,兩名委員每人每年政府補助950元。H村有大學生村官一名,是一位女大學生,本科畢業,專業是文化產業管理,一月工資有3500元左右,具體是省財政和縣財政共同支付,要求有3年的服務期,期滿可以考公務員等,若考不上,可直接轉到鎮上工作,身份是屬于沒有編制的事業人員,若轉不到鎮上,還可以續聘村官。大學生村官可參加村黨總支會議、村委會會議,還有監委會會議等各種村上的會議。從H村所在市看,能考上公務員的大學生村官一般有50%左右。上面到H村來調研次數,一年大約有10次左右 。H村集體經濟狀況是,出租辦公樓一層房子,每年有租金5萬,學校房子出租一年5千。這里的學校房子主要是本地學生都集中到城里了,學校空了,最后房子歸了村委會。除這些租金收入外,再無任何集體經濟收入。村上每年鎮給辦公經費2.9萬年,黨建經費5千元。村書記50歲左右,是去年新升的。村書記是村里的一個致富能人,有較大的家庭經營產業。
(二)鄉風文明情況。H村人情總體要比以前淡一些。打架的事現在比較少,原因是村民怕打官司,打架就是燒錢。村上有一個犯罪的,是一個婦女,殺了丈夫。
(三)產業興旺情況。H村位于縣城周邊位置。2017年H村種植啤酒大麥850畝,優質小麥450畝,陸地蔬菜600畝,葵花500畝,枸杞370畝,黑果花楸550畝。新建高標準養殖場一個。現有養殖大戶7戶。從土地流轉看,村上上千畝的有3--4家,上百畝的有7--8家。其他的都是農戶自種,自種的一般家有土地6--7畝左右。村上土地流轉率有90%左右,一般一畝租費450元左右,但流轉不穩定,主要原因是市場不穩定。流轉土地大戶有時大賺,有時大賠。這些年養殖戶一直賠錢,去年好一些。村上有2--3家養殖戶規模大一些,一般一家有5--6百頭羊,幾十頭牛。有合作社7--8家,但帶動作用不明顯,有些是掛牌子的。
(四)生態宜居情況。垃圾總體是村民自己處理。鎮上有垃圾車,但村上沒有。
(五)生活富裕情況。村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現都脫貧,新增2戶,是因病致貧。在治貧原因中,多是因病致貧。雖然村民看病費用80%可以報銷,但存在問題是有些重大疾病要到省上去看,需要花來回路費,還有吃住等費用也比較高,這部分沒有辦法報銷,讓一些農民承擔不起。
(六)H村村書記的困惑和建議
在訪談中,我們就如何振興鄉村,請村書記結合自己的工作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一是要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收入。二是感覺工作沒有抓手,不知如何管農民。三是感覺政府太軟,農民太硬。村上有一個鬧訪的,常年鬧房,為了拆遷的事,一鬧就有收益。有些事現在歸法院管,但農民就是不去找法院,專找政府。三是農機具購置與土地流轉有沖突。由于土地流轉不穩定,所以,流轉出去的土地,很可能人家又退回來,這導致農機具購置浪費,包括流轉出去的,還是流轉進來的,都可能面臨這個問題,農戶在購與不購上,處于兩難選擇。四是市場價格波動問題是一個大問題。五是建議給村上也配一輛垃圾車。
二、B村基本情況
(一)鄉村治理情況。基本人員組成框架跟H村一樣。但報酬有區別,村干部補助總體要比H村少,其中村書記是一年1.6萬元左右。村干部補助標準一般是按農民收入的1.5--2倍計算。該村沒有大學生村官。
(二)鄉風文明情況。B村共有2個人犯罪,一個是因為強奸婦女,一個是因為偷東西。
(三)產業興旺。該村土壤好,水是泉水,種植的胡蘿卜特別好,很有名。全村3千多畝地,人均1.1畝左右。最大200畝左右家庭農場,有2戶左右。主要是一家一戶小規模種植經營,由于土地效益好,土地流轉率不高。胡蘿卜市場價,高的時候有每斤有1.2--1.3元左右,低的時候每斤有0.5--0.6元左右。一般一畝地產量有8千斤左右,其中質量好的有3--4千斤,主要是外銷,剩下質量差的,主要供應本地。質量差的價格,一般一斤在0.3--0.5元左右。其中一畝地種植成本有2千元左右。一般在一畝地上一年需要勞動投入50天左右時間(按8小時算),其余時間農戶外出打工。主要在縣城和附近市區打工。附近有培訓學校,農民接受培訓發證后,就去打工。打工收益一般一天在100元左右。在養殖方面,養羊最多的有200多只,有7--8家左右;有一家養牛的,兼販牛,一年出欄在50頭左右。
(四)生態宜居情況。污染嚴重。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一般是村委會雇人清理,費用是鎮上和村上共同負擔。
(五)生活富裕情況。村有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現都脫貧。大部分是因病致貧。
(六)村書記的建議和問題。一是發展要有規劃,要有序推進發展;二是要大力發展產業,尤其是農閑時間,農民需要有活干;三是投資是一個大問題。
三、基于H村和B村調研的振興思考
基于H村和B村的實地調研,結合本人長期思考和研究,下面筆者談一些建議,供各位參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堅持的幾個大原則是:一是要考慮鄉村多數人的富裕,而不僅僅是少數人的發展;二是要考慮長遠的振興,而不是短期的振興;三是要考慮工農協調和城鄉協調發展問題,而不是就鄉村振興談鄉村振興;四是要充分發揮計劃和市場兩方面的優勢;五是鄉村振興的目的要更多考慮社效益、生態效益和國家糧食安全等問題。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目前鄉村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一是生產效率低,不管是種植,還是養殖,都存在效益不高的問題;二是面臨的市場風險大,農產品價格波動率一般在300%左右;三是農民主要靠勞動力低廉優勢、地理優勢、氣候土地資源優勢取得收益,而生產經營組織制度優勢和技術優勢比較少,小農戶并沒有真正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如何推進鄉村產業興旺,筆者認為,應大力推進鄉村的合作化建設和組織化建設,以合作化和組織化為紐帶建設鄉村產業新文明。
如何推進合作化和組織化建設,從鄉村微觀層面看,應考慮由政府主導組織建立股份合作農場模式。即農民連同土地和人一同加入農場,土地享受入股收入,入股農民享受工資收入。另外,其他無地農民也可加入農場工作,或農場也可招聘一些大學生就業。其中工資收入與經營收入掛鉤,根據經營收入確定。而農場管理者場長和書記由上面委派,其工資不用農場支付,由所在單位支付。因為現在有駐村書記和干部,可將這一類人身份就地轉換為場長和書記即可,實際也就是變短期駐村為長期駐村,這樣也就真正發揮了干部駐村的作用。另外,為了提高管理效率,場長和書記雖然上面選派,但農場職工有投票罷免權。可經過兩年或三年,對在任的場長和書記通過農場職工進行投票測評,不合格的就地罷免。好的可以繼續留任,同時,對稱職和業績突出的場長和書記,要考慮重點優先提拔。對不稱職的,不僅要罷免,而且有問題的要追究責任,同時,對違法犯罪的,也要追究法律責任。
這里為什么要政府主導建立股份合作農場,因為靠鄉村能人帶動,由于能人畢竟是少數,必然導致發展速度慢,而且建立起的合作形式往往不穩定。在能人消失時,合作組織的優勢也就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客觀需要政府出面充當能人角色,組織農民走合作化和組織化道路。
在宏觀層面,國家應加大對農業的調控力度。國家對農業的管理體制應實行半計劃半市場的模式。所謂半計劃半市場模式,就是一部分農產品實行國家計劃生產、流通和銷售,一部分農產品實行自由市場生產、流通和銷售。為什么要實行半計劃半市場模式?一是當前先進的大數據技術等可以保證國家對農產品市場需求會有一個較為穩定的預期,這是計劃調控有效的技術基礎;二是農產品本質是準公共產品,糧食安全是比能源安全和貨幣安全更為重要的安全,客觀需要國家大力調控,不能完全放任市場調節;三是為了調動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也不能完全靠計劃調控農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也需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
具體如何實行半計劃半市場模式,筆者建議,一是國家對部分農產品(不是全部)生產實行計劃指標管理制度,具體生產指標可分解分配到各股份合作農場去,包括一些農墾農場,以及一些集體農場等,同時,國家對分配的生產指標部分,實行固定價格收購,并按固定價格直接銷售到國家有關企業和有關職工身上。對農場超過國家指標的生產部分,股份合作農場可自由經營。具體舉一個例子,比如,蘋果,每年國家根據人口等,大致估計一個需求量,然后根據需求量分解指標任務,然后國家可將分解的生產指標分配到各個生產蘋果的股份合作農場等,比如給甲農場500噸,然后國家負責收購500噸甲農場的蘋果,同時,國家將這500噸蘋果,按固定價格直接銷售到一些國有企業作為生產原料以及銷售給一些國有單位職工直接消費,比如,給某企業300噸作為原料,給某單位職工每人發50斤蘋果等,然后,國家從企業收入和職工工資中直接扣除蘋果價即可。二是從全國看,實行計劃調控和市場調控的土地面積,應大致各占一半左右較為合適。這是守住我國糧食安全和社會安全的底線。
這種半計劃半市場模式的具體好處是方面的:一是會大大降低農產品市場價格波動的風險,會大大提高農民收入的穩定性,這對社會的穩定性建設十分有利。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在農產品市場需求預測上可能會存在一些誤差,但總體會大大小于市場盲目調節所產生的誤差,從社會總損失情況看,會大大減少。另外,在規避市場風險的同時,這種模式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市場的優勢。二是有利于保障農產品質量。由于都是從股份合作農場等訂貨,農產品質量有問題,也容易從源頭上查處。這大大降低了質量管理成本。三是有利于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通過計劃指標控制,讓生產糧食的具體任務能落到實處,回避了市場的盲目調控。四是有利于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和進一步降低農業的生產成本。通過農場合作形式,大大提高了農產品生產和銷售的規模效益和分工效益。五是也有利于鄉風文明建設。合作行為可進一步推進合作精神建設。六是有利于推進共同富裕。這種模式對貧困戶脫貧致富十分有利。貧困戶會更愿意加入股份合作農場,進行合作生產。七是有利于提高城市單位職工的消費水平。雖然這種模式國家對職工工資的一部分要扣除付給農民,但由于中間流通環節大大減少,流通費用必然大大降低,國家可以按較低的產品價格供應職工消費,同時,職工對產品的質量也更有了消費信心,這相當于國家提高了職工實際工資收入,還同時穩定了農民收入,是一個對兩方面都好的事情,同時,還不會導致通貨膨脹等問題。而消費品種不全的問題,以及一些個人消費的特殊愛好,職工又可以通過市場行為得到滿足。
另外,在股份合作農場之外,一些發展比較好的私人家庭農場、龍頭企業,以及一些合作社,可采取自愿原則加入股份合作農場。若不愿意加入,這部分實行市場完全調節體制。
另外,以后國家所有的農業補貼,應主要集中到股份合作農場這一塊。應盡可能減少對農業私人企業和家庭農場等方面的補貼。主要原因是針對私人方面的補貼,一是并不能體現公平原則,因為納稅人的錢需要用在社會公共事務上,而不是針對少數個人用的。二是容易導致尋租。由于是針對個人或私人補貼,這會激勵一些個人或私人對有關部門進行攻關活動。這可能會導致真正需要補貼的,反而拿不到補貼。三是從實際看,效率并不高。一些補貼并沒有真正起到促進生產效率的作用。四是容易催生掛羊頭賣狗肉現象,比如一些合作社的產生就是這樣,是為了套取國家補貼,并不是真正合作。
另外,對股份合作農場,國家需要探索建立更為科學和更為民主的管理方式。同時,對股份合作農場的管理,在目標上應更多基于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不能過分突出經濟效益。
從長遠看,可將股份合作農場建設為鄉村振興的新組織載體。這種新組織載體的最大特征是合作和共享。一是實現了城市和鄉村在區域經濟層面的合作和共享;二是實現了國家職工和農民在身份層面上的合作和共享;三是實現了計劃和市場兩種制度的合作和共享。所以,股份合作農場可為未來中國鄉村建立合作性社會奠定組織基礎。
另外,還要進一步加強鄉村治理。十九大報告中央明確提出鄉村振興要實現治理有效,其中提出要實現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機結合,這在思路上是非常正確的,我們一定要貫徹落實好。比如,從自治的情況看,就拿選貧困戶情況看,一些較富裕的農戶,由于善于討好左鄰右舍的關系,反而投票高,而一些真正的貧困戶,反而投票低,當不上貧困戶,這里面就有一個德治的問題,也就是自治和德治脫節。所以,自治一定要和德治有機結合。另外,自治還需要建立在法治的基礎上,沒有法治的自治會導致農村社會的黑惡化。另外,法治和德治也是一枚貨幣的兩面,本質也是有機統一的。所以,農村社會要實現治理有效,必須要認真貫徹好中央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精神,要真正實現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有機結合。如何推進自治、法治和德治的有機結合,一是要大力加強農村社會的道德建設,要大力改造鄉村舊習俗。二是要大力普及法律知識,把屬于法律解決的糾紛,要交給法律,真正實現以法治村。三是要努力培養一支真正愛農村、懂農業、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農村干部要努力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有充分認識。組織部門選派到鄉村去工作的干部,應更多是本單位的優秀干部,同時還應更多是農村專業和農業專業出身,或是對農村和農業問題有更多實際工作經驗和理論研究的干部。
作者簡介:宋圭武,男,1964年10月25日生,中共黨員,甘肅靖遠人;曾先后就讀于西北師范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現為甘肅省委黨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二級教授,智庫工作站副主任,兼蘭州交通大學研究生導師和中國三農問題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研究方向涉及中國發展、經濟理論和三農問題等方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國家治理周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