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多善于猜測而忽視實證。在中美貿易戰這個問題上,就有一個十分流行的看法:一旦中國對美國大豆加征25%關稅,將對美國中西部農民造成極大打擊,進而會引發這些地區的選民對特朗普投出反對票。本人并不反對這一邏輯的合理性,但問題是,美國農民在何種情況下才會投出反對票?其實,只有當美國農民在大豆的生產經營上出現較低利潤或零利潤乃至負利潤時才會“造反”。中國加稅固然會對美國的支農財力造成沉重打擊,但由于農業安全網的存在,美國豆農的凈利潤始終處于較高位置,因此,美國中西部農民票倉倒戈的想象并不可行。
再舉幾個新近的例子。4月,國家海關總署公布2018年前三月大豆進口數據:進口美國大豆數量同比銳減27%,巴西大豆進口量則增加三分之一。媒體認為,這是受貿易摩擦影響所致。
4月22日,美國農業部公布大豆種植進度,全美18個大豆主產州播種進度為2%,低于去年的5%。媒體同樣解讀為貿易摩擦所致。
4月,美國農業部公布對89200個農戶的種植意向調查結果,2018年大豆種植意向面積為8988.2萬英畝,同比減少1%。媒體再次解讀為貿易摩擦的結果。
本人認為,以上判斷均為十分嚴重的誤讀。
首先,美國大豆短期內(特別是3月23日挑起貿易戰之前)出口中國的數據,并不足以說明是受貿易摩擦的影響。其次,據美國農業部統計局統計專員杰弗瑞·雷蒙斯給本人的回復,美國大豆播種進度緩慢,其原因是濕雨天氣不利于播種。本人查詢由美國氣象局等機構發布的信息,2018年4月22日,剛剛進入播種季的南方三州州府(阿肯色州小石城、路易斯安那州巴吞魯日、密西西比州杰克遜)溫度的確低于年景最差的2013年①,降雨量也十分充沛,而大豆的生長特性是喜暖耐旱。第三,大豆種植意向有所下降,乃是因為美國自2013年以來就進入了大豆的供大于求的時期,價格幾乎始終處于下跌通道,種植意向因價格預期下降而降低并不奇怪。除此之外并無證據證明受貿易摩擦影響。
經過計算可知,即使中國對美國加征25%大豆關稅,美國農民的種植利潤將始終處于141.85元/畝以上,現金成本利潤率高達46.46%。詳細計算如下:
在“非官芳解讀之三十三:美國將以411億美元為大豆買單”一文中,本人提出,當大豆價格因貿易戰從2017年美國農場銷售價格9.30美元/蒲式耳(1.15元/斤)跌至8.4美元/蒲式耳(1.04元/斤)時,損失達39.5億美元。這部分損失由農民自己承擔。對于農民來說,這自然是一種相對性的損失,但其凈利潤仍然保持在177.6元/畝。
如果價格繼續下跌,跌至大豆種植的盈虧平衡點5.388美元/蒲式耳(0.6575元/斤),農民的經營凈利潤為零,但是,根據2014年農業法案,保險公司賠償金可達2.56美元/蒲式耳(0.3124元/斤),農民總收益為7.948美元/蒲式耳(0.9699元/斤),相當于凈利潤為145.05元/畝。
價格繼續下跌至5美元/蒲式耳(0.6101元/斤),農業部的CCC公司的無追索權營銷貸款啟動,全額收購。此時,農民單純經營上的虧損為0.388美元/蒲式耳(0.047元/斤),但由于可獲得保險公司的差價賠償(8.4美元/蒲式耳-5美元/蒲式耳*85%=3.4美元*85%=2.89元/蒲式耳),因此實際所得為7.89美元/蒲式耳(0.963元/斤),相當于所得凈利潤為141.85元/畝。
由以上可知,無論大豆貿易戰導致美國大豆增加多少庫存,并因此影響價格跌到何種程度,美國的農業安全網將保障農民的凈利潤(相當于我國農民的純收入)始終高于140元/畝。
①2018年4月22日,南方三州州府(阿肯色州的小石城、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吞魯日、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遜)溫度分別為攝氏13.3度、16.1度、13.9度,低于2013年4月20日的17.16度、20度、18.9度。2013年4月20日,三州大豆播種進度為0。降雨量分別為25.09mm、21.08mm、27.76mm,與2013年相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非官芳解讀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