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鄉村振興視角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摘要:近年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傳承工作得到廣泛開展,并取得顯著成效,但在現代化、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再衰敗和異化兩種極端的蛻變村寨。如何避免民族村寨建筑文化傳承和發展陷入這種蛻變誤區,有必要深入理解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明確鄉村文化振興的主體及村寨建筑文化創新與傳承的主要內容,采取精準分類施策,挖掘村寨文化差異性;滿足時代需求,增強村寨風貌協調性;倡導環保低碳技術,選擇鄉土材料和本地適宜性建造技術等策略。
關鍵詞:鄉村振興;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文化傳承與創新
中國鄉土文明歷史悠久,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文化。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正是在中國數千年農耕文明進程中形成的民族建筑文化的結晶,相對完整地保留了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基因,以建筑的形式記載和描畫著各民族壯麗的歷史詩篇,直接反映著各歷史時期不同民族的生活狀況及經濟、體制、生產關系等社會狀況。
近年來,在中國快速城鎮化和現代化的沖擊下,民族傳統文化遭到破壞。在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中,政府主導的大拆大建,村民自發的隨意改造,屢見不鮮。許多傳統民居被風格迥異的新興建筑替代,民族與鄉村特色逐漸消失,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亟待保護。
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實踐總結
自2011年以來,在國家民委與財政部實施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的推動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工作得到廣泛開展,在弘揚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發展民族地區經濟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保護與傳承的內容與方式。
特色民居是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的主要建筑,承載著不同民族特有的村寨建筑文化。因此,在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中,特色民居的保護一直是核心工作和內容。對村寨特色民居的保護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種方式。
第一,是對目前尚存且基本保存完好的傳統特色民居進行嚴格保護。在保持民族村寨建筑風格以及與自然相協調的鄉村風貌的同時,對傳統的營造方式和建造技藝進行挖掘。對這類民居的維修和保護務必盡最大可能地保持其歷史原貌。有些特色村寨的單體建筑、建筑群甚至村寨整體極具歷史與文化價值,必須采取與文物保護類似的方法,對其采取修繕加固、消除火災隱患等措施進行保護。
第二,改造與民族村寨風貌不協調的新建筑。近年來由于旅游開發的需求和外來文化的進入,新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在民族村寨大量出現。貧困地區的村民在更新住宅時,由于經費短缺,常常隨意建造一些簡易住宅,夾雜于傳統民居中。這些新建筑沒有考慮到民族村寨原有的獨特環境,也不遵循村寨原有的建筑特色,破壞了村寨風貌景觀整體的協調性。為了使新建筑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實踐中大都采取了一種“穿衣帶帽”的改造方式。
第三,在村寨更新中,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民居。新民居的外立面大量采用民族建筑元素,但內部的空間格局布置與設施配備則需滿足現代生活方式的需求。建筑的主體結構也可以使用現代材料。新民居的建設必須綜合利用經傳統民居營建工藝改良后的各種適宜技術,既滿足節能保溫、抗震防火、節約土地、舒適環保等要求,還要做到適用經濟美觀,符合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現實情況。
這一時期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基本都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總方針的指導下進行的。在政府主導下,以保護和恢復民族村寨原有格局和特色民居風貌為主,重在保護建筑本體及其群落的環境。糾正了新農村建設中的大拆大建的做法,對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格局和風貌的保持和延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加上政府主導完成的農村衛生環境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風貌煥然一新,成為城市人觀光休閑、體驗民族文化的旅游熱點,極大地推動了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
(二)建筑文化保護與傳承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再衰敗與異化。
與中國廣大的鄉村一樣,在相同的發展大背景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也出現了兩種極端的蛻變形態。
第一類是再衰敗的村寨,即經過政府主導和外來資本的強力推動,出現短期的繁榮后重歸沒落,成為人們通常所說的“空心村(寨)”。如貴州的南花村,曾經游人如織,現在人煙稀少。“空心村(寨)”是當前中國鄉村最為普遍的現象,在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少數民族農村地區,這樣的情況更為突出。農田棄耕,宅基地廢棄,青壯年勞動力多數外出務工。村寨再衰敗的原因除了市場的變化及自身發展動力不足外,村寨建筑的保護和傳承不能滿足現代生活方式需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重在表面環境整治、簡單的鄉村物質環境建設及單純“涂脂抹粉”型的鄉村輸血式建設并不是長效機制,無法從社會經濟等深層動力機制上解決當前鄉村的衰敗問題。
第二類是異化的村寨。由于獨特的民族文化、優越的區位和資源稟賦、保留完整的民族特色村寨格局和建筑文化,以生態環境、民族文化為特色招牌,依托“強人”治理帶動,一些村寨發展成為超大規模的景區型“旅游型村寨”,并一度成為民族地區鄉村建設的成功典范。但這類村寨關注更多的是游客“走馬觀花式”的體驗和期望值,把游客的需要和景區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放在首要位置,缺乏對“村民”主體的全方位考慮與村寨本體文化的營造,不同程度地表現出“過度商業化”現象。其負面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許多民族特色村寨開發為景區以后,新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大量出現,導致村寨整體景觀不協調。此外,過多的游客人數,濃重的商業氣息,嚴重破壞了村寨的原生態環境及其悠閑的世外桃園氛圍。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隨著現代文明的巨大沖擊和異地文化的大量進入,少數民族村寨特有的鄉風民俗受到影響和異化,甚至因為過度追逐商業利益而最終導致民族建筑原真性的喪失。
再衰敗與異化,這兩種類型是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兩個極端的案例。異化村寨走上了與旅游景區無異的“繁榮”發展道路,同時也承擔著與旅游景區一樣的市場風險。雖然我們都以此類村寨的“成功”而驕傲,并將其作為學習的典范和發展目標,但其不可復制性及對村寨本源文化的潛在威脅使其存在蛻變甚至再衰敗的可能。而再衰敗村寨的各種資源面臨著城市的虹吸和其它村寨的同質競爭與擠壓。
如何避免這兩種極端案例所代表的蛻變誤區給民族村寨建筑文化發展帶來的風險,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復興民族鄉村的輝煌目標。它不只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思想的升級,還是對農業農村優先、鄉村自主發展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深入理解“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新20字方針的精髓,才能把握新時代民族村寨建筑文化保護與發展、傳承與創新的新機遇。
二、鄉村振興戰略視域下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解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及其所包含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是我們黨“三農”理論發展的最新成果,給少數民族鄉村地區經濟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為新時代背景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發展勾勒出宏偉藍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立足鄉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來文化優秀成果,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在廣大少數民族地區人民脫貧奔小康的偉大歷史進程中,化解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成為新常態。現代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發展由保護與傳承轉向傳承與創新的新局面。
(一)鄉村振興戰略下文化傳承與創新主體。
實踐證明,政府主導下的鄉村整治改造及政企聯合與市場導向相結合的鄉村建設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顯著的成效,實現了人口回流集聚及鄉村生產力的解放。但一味迎合市場需求也使得鄉村原本的環境景觀及鄉風民俗受到影響,鄉村變成游客的旅游區,成為“別人”的空間,鄉村發展的可持續性有待考量。鄉村振興戰略確立了鄉村振興推進主體的新要求,必須有“自上而下”的系統支撐與制度保障以及“自下而上”的鄉村主體的能動參與。
鄉村自主發展的第一類主體是鄉村原住民,包括“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返鄉精英和有學識、有思想、有聲望的“鄉紳鄉賢”及其它本土普通農民,即通常我們所說的“本地人”。為了留住心底的“鄉愁”,返鄉精英帶領本土村民學習外地的先進經驗。由于這些人具有“本地人”的優勢,因此,在產業選擇、特色文化傳承等村莊發展策略方面起到了更好的作用。宗族血緣傳統使得“鄉紳鄉賢”在參與鄉村社會建設、風習教化等鄉里公共事務方面能夠充分發揮領銜作用,使新思想和新理念能夠得以推行和實現。而普通農民是鄉村的主人,是鄉村文化的習得者和傳承者,他們不僅是鄉村設施的主要使用者,還是掌握著當地自然材料及傳統技藝的民間工匠,是村寨建筑工藝等文化傳承、延續的中堅力量。
第二類主體是來自于城市的鄉村新住民。城鄉要素自由公平的流動,使得一部分“城里人”進入鄉村工作生活成為可能,在他們所能掌控的空間范圍與尺度內,參與鄉村的生產生活,成為鄉村的新住民。這些鄉村新住民的參與既給鄉村發展帶來了資本和信息,也將外來文化融入到本土文化之中,成為鄉村文化創新和傳承的主體。鄉村新住民既包括熱衷鄉村事業發展的外來精英,也包括鐘情鄉村田園生活的常居者、選擇鄉村頤養天年的老人等。他們按照自己對鄉村的理解和需求,給鄉村帶來了先進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這些鄉村空間資源的分配者和使用者,共同承擔著鄉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的主體作用,但其中原住村民才是最大的主體。近年來,在鄉村建設中,政府和專家越俎代庖,不深入鄉村了解鄉村本土文化和村民需求,以城市建設思維推動鄉村建設,忽視了鄉村主體在鄉村創新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這種情況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必須予以糾正。
(二)基于村寨振興主體的民族建筑文化傳承與創新內容。
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推進,傳統的生活方式將逐漸被現代化、高科技、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所取代,那些在農業社會支撐和維系村寨發展的本質內容將漸漸消失。文化形式是多樣化的,現代文明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只有將傳統文化遺產與現代文明融為一體,滿足鄉村振興主體的精神需求,才能使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更具文化底蘊和內涵,并使鄉村在不斷發展中保持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實現鄉村的文化振興,最終達到鄉村全面振興的目標。民族建筑文化也是如此。對于日漸消失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傳統生活方式應進行挖掘和提煉,并作為特色元素進行保護,將民族村寨建筑文化結合現代需求進行有機的、溫和的改進,并融入到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之中,賦予村民代代相傳的營造文化以新的生命,使民族建筑文化生生不息。
1.村寨更新的格局異化及空間管控。
城鄉的平等發展,城鄉要素的自由流動,使村寨空間的開放性程度日趨擴大。同時,新興產業和外來人口的涌入必然會帶來空間需求的多元,村寨從過去單純的農業生產、生活居住空間演變為集居住、休閑、旅游、娛樂、現代服務、規模生產等于一體的多功能空間,從而形成一個開放化的全新村寨聚落系統。這種更新不僅產生在村寨原有的格局內部,村寨所在周邊環境也在其空間擴展趨勢下呈現出新的組合方式。借鑒傳統村落活化傳承的成功經驗,要站在文化振興的高度,在村寨自然環境、街巷格局、特色空間等承載民族文化的載體上融入新時期的社會需求。拓展訓練、高端會議、主題民宿、露天電影、鄉間民謠、播種收割、藝術創作等等都可以與鄉村傳統建筑格局相得益彰。
2.建筑演進的類型多樣與形式變革。
現代文明的空間需求,直接導致新的建筑類型和形式的產生。首先是新民居的出現,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需要滿足現代生活所需的空間功能和舒適度。旅游業的發展除了需要民宿這種由原有民居改造而成的服務設施外,還需要有更大接待規模的游客接待中心、民俗展示館、商場飯店等新型公共建筑。農業的適度規模化經營改變了傳統的農耕文明時代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業機械化需要村寨提供配套生產服務功能的空間和場所,大量的新型生產建筑也將會出現在廣大的鄉村地區。還有其它為完善村寨功能而建設的學校、醫院、電站、水廠等現代建筑,顯然原來以民居為主的村寨建筑文化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新村寨建筑文化的內容和形式都將產生巨大的變化。
3.鄉建營造的技術改良和推廣應用。
如今的鄉村建造大多數是成規模快速的建造,傳統營造技術已經難以滿足日益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在較為落后的民族地區,村民們從個人的理解出發,隨意建造,導致建筑質量低下、村落風貌破壞等較為普遍。
對民族地區而言,傳統民居營建工藝是最為經濟實用而且最具生態潛力的技術路徑。地方適宜性技術是傳統建筑文化形成的根源,充分利用鄉土材料,對傳統的營造技術進行相應的改良與創新,形成經濟適用、易于掌握、富有地域特色的適宜性建筑技術,是對民族建筑文化最好的傳承與創新。
三、鄉村振興戰略視角下少數民族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策略
(一)精準分類施策,挖掘村寨文化差異性。
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必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施策、典型引路”。
首先,按文化同源相似性和互補性進行村寨分類,建立區域村寨旅游合作聯盟,構建文化特色凸顯的民族特色村寨集群。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在地域分布上具有空間集聚特征,旅游資源、產品、市場與信息等要素上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和交流,同質區域旅游地的形成可以產生連片效應,共同發展。如侗苗走廊、藏彝走廊、草原文化區等。在村寨集群內部,充分挖掘每個村寨的文化獨特性,在相似文化背景下突出景觀特色的差異性,取長補短,提升區域整體競爭優勢。
其次,將民族村寨的現狀按照其生態、建筑和民俗的保存狀況進行分類,針對其村寨主體村民不同的需求確定村寨建筑文化的發展策略。有的村寨保存狀況接近原生態,村寨的山水環境保護較好,重要的民俗依然傳承,且村寨中的建筑物大多為傳統形態,分布集中,村寨的新舊部分未呈混雜狀態。有的村寨形態已經發生較大變化,村寨的山水環境已經被破壞,民俗活動日漸衰敗,村寨中現有大量的建筑物已經呈現現代風貌并與老建筑混雜。有的村寨形態已經發生質變,民俗活動已經基本消亡,老建筑存量較少,建筑物已經基本呈現現代風貌。不同的現狀有不同的發展需求和振興路徑,固化的傳承理念無法化解村寨文化遺產保護與村民追求現代化生活方式之間的矛盾,而超越現實發展階段的創新,快速改變村民的傳統生活方式并不能給原住民帶來幸福感。
(二)滿足時代需求,增強村寨風貌協調性。
歷史建筑與歷史風貌的保護和村民要求改善傳統落后的居住環境與生活方式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是當前中國傳統村落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發展中顯得尤為突出。對特色村寨進行博物館式的保護,得不到村民的響應和支持,最終會使村寨文化的傳承陷入無人承擔、無物承載的困境。時代的發展變遷,使滿足鄉村振興主體生產生活需要的創新成為必然。如何在建筑文化創新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華,新老建筑景觀風貌的協調性顯得尤為重要。
1.對村寨民居風貌提出分類保護的法則。
可以采取以下不同類型的保護方法:(1)原樣保護,如對古代民居和名人故里采取文物保護方式,保持原汁原味。(2)原樣新建,按照傳統式樣、傳統材料、傳統技術新建民居,可對建筑物進行格局改良。(3)創新建筑,在新建或改建建筑物中融入民族特色元素,并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格局。
2.對新建旅游服務建筑的體量、風貌、建設區域提出約束性的法則。
運用分類學和符號學的方法,提取村寨傳統建筑的民族特色元素,延續當地的歷史文化脈絡,形成一種新鄉土風格。它不是重現鄉土景觀和鄉土風情,而是尋求和發掘地方文化和建筑元素,運用先進的設計手法,使用地方材料,提取地方風格的元素,從而創新出一種新的鄉村風格,既滿足村民們的現代日常生產生活所需,又能滿足來自城市中的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求,是對歷史的一種傳承和創新。
3.對農業生產服務和配套設施建筑物或構筑物提出保護和新建的規定。
傳統農耕文明時代留下的歷史記憶應予以保留和傳承,新建設施也應與大自然和田園風光相融合,植入地域民族文化,延續村寨整體的景觀風貌格局。
(三)倡導環保低碳技術,選擇鄉土材料和本地適宜性建造技術。
民族村寨建設在國家大力扶持下,迅速地改變了過去臟亂差的面貌,民生問題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新時期國家持續的扶持和社會資本的注入,加上村寨發展主體自身的資本積累和改善需求,更加量大面廣的村寨環境建設即將全面鋪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要求建筑者們在滿足當代人生產生活需求的同時,確保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不受破壞。
1.對鄉土材料的應用和現代材料的取舍。
需要原樣風貌傳承的建造,鄉土材料是最佳的選擇。現代建筑中回歸應用傳統材料的做法,既可以滿足人們懷舊和尋根的心理情結,也有環保的需求。而在新型大空間建造和內藏承重結構時,現代材料無疑具有不可代替性。對建造時間、性能和造價的綜合考量,最終以是否符合村寨建筑文化的場所精神和風貌傳承為依據。所以在大力倡導使用鄉土材料來傳承地域建筑文化的同時,必須加強鄉土材料的力學性能、耐久性能、熱工性能、抗震性能的改良和提升,尤其是鄉土材料的可再生利用,能夠避免造成資源的枯竭和生態環境的惡化。
2.對本地傳統的建造技術的運用。
本地傳統建造技術是各族人民在不斷追求改善生存環境的歷史進程中摸索出來的一套最有效地利用本土資源、最經濟地進行建設的適宜性技術,廣泛運用于各民族的民居建筑中,形成了異彩紛呈的民族建筑風貌特征。如木結構建筑的榫卯建造技術、傳統夯土民居建造技術、干欄吊腳樓建造技術、北方火炕采暖建造技術等。由于不能滿足現代生活方式的需求,這些民族建筑文化正逐漸走向消亡。重新認識傳統建造技術中的先人智慧和生態理念,對其進行改良和革新,以適應現代建造的時空能效,使傳統建造技術重獲新生,充分發揮其適用性技術的生態性、經濟性,才能滿足村寨建筑文化傳承和創新的需求。
四、結語
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是國家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建設富而美的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實現民族地區鄉村振興,是民族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推進,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筑文化傳承與創新將助力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只有在“創新中傳承、在傳承中保護”,才能使村寨的發展回歸本源,使民族特色村寨進入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少數民族地區全面步入和諧與科學發展的小康社會。
作者簡介:彭曉烈,東北師范大學博士研究生,沈陽建筑大學教授;高鑫,重慶師范大學地理與旅游學院研究人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