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舉行的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上,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認為,我國作為一個大國,必須保持一定比例的制造業。過早鼓勵農民工大量回鄉,不僅他個人的收入會減少,全社會的生產效率也會降低。
控制城市人口規模首要控制的是功能而非人口
楊偉民認為,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宏觀背景是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大幅度減少,應對策略之一是要擴大勞動數量。但是擴大勞動數量不是說要增加每一個勞動者一天或者一周的勞動時間,而是要增加勞動者一生的勞動時間,這對中國是非常有益的。
我國有2億多農民,不少農民工40多歲就回鄉了,所以這些農民工一生就減少了工作20年,少掙了20年的錢,這是對勞動力資源的極大浪費,楊偉民說。
因而,他認為,中央提出的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首先要控制的是功能,而不是要控制人口,”功能不來了人也就不來了”。
不恰當地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回流農村會影響國家競爭力
針對現在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回鄉創業的舉措,楊偉民認為我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已經下降,如果過早鼓勵農民工大量回鄉,從個人角度看,他一生的收入會減少;從國家角度看,全社會的生產效率就會降低?,F在城市特別是東部地區的制造業用工嚴重不足,有的地區不得不到轄區的農村動員有勞動能力的人再進城。他說。
楊偉民強調,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必須保持一定比例的制造業,但是今后誰來務工?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如果不恰當地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回流農村,最終影響的是國家競爭力,長遠來看還會帶來社會結構失衡問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方都市報 2018-08-0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