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簡稱“股改”),促進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股東”(簡稱”三變“),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新機制,形成有效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的治理體系,推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舉措?!白ス筛模偃儭笔且豁椪咝詮?、工作量大、涉及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必須堅持“六性”,扎實、有效做好抓“股改”,促“三變”工作。
一、全局性
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黨要進一步強化“四個意識”,其中就有大局意識。大局意識強調的是從整體、全局出發對事態進行綜合考量和謀劃,要求做到認清大局、看透大局、服務大局、貢獻大局。抓“股改”、促“三變”是當前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必須要有大局意識。要站在講政治、講大局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省、市和新區的決策部署上來,牢牢把握政策要求,積極主動宣傳,從全局考慮問題。做到心有全局觀,行動踐全局。面對新形勢、新問題,要積極思考,尋找新思路、新辦法,培養富有時代氣息的全局意識,扎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
二、計劃性
計劃性是做好抓“股改”,促“三變”工作督的前提,是提高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實效的保證。新區要根據《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和《中共馬鞍山市委、馬鞍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抓“股改”、促“三邊”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抓“股改”、促“三變”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各鎮要認真謀劃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三變”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組織抓好試點村(社區)工作,方案上報新區。各村(社區)要按照新區和鎮股改辦要求,成立政策宣傳小組、清產核資小組、成員身份界定小組和維穩工作小組,制定計劃,明確各階段工作內容和完成時限,確保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順利進行。
三、主動性
主動性是做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前提。在抓“股改”,促“三變”工作過程中,所有工作人員都要主動、積極去做。首先,要明確主體責任,建立新區組織領導、鄉鎮負責實施、村(社區)級具體操作的工作機制,層層壓實責任,精心組織安排,分步穩妥推進。其次,各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是股改第一責任人,統籌協調股改各項任務。各有關職能部門加強協作,主動配合;按照各自職責,主動事前規劃,積極做好指導和服務工作。第三,所有參與“股改”工作人員,要主動深入鄉村,了解情況,分析原因,制定方法,完成“股改”任務。第四,遇有難題,不能、不好解決,要主動、逐級向上匯報,將困難、問題解決在萌芽之中。
四、規范性
規范性就是在抓“股改”,促“三變”工作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凡事按章辦事,按規定執行。要規范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完善集體經濟公司資產運營機制,嚴格執行集體資源、資產的發包租賃招投標制度,提高資產收益率;要規范“資金變資產”實現方式,在政策允許范圍內,將投入到村集體經濟公司的各級財政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和村集體申請到的財政專項扶持資金,量化為村集體股金,投入到運營效益好發展前景好、具有法人資格的農業經營主體。要規范發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級證書,辦理銀行開戶等相關手續;要規范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操作程序,按部就班,有條不紊進行。
五、公正性
抓“股改”,促“三變”是事關村民長期切身利益的大事,操作過程中必須要依法合規、公開公正。一是界定農村集體組織成員身份。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尊重歷史、兼顧現實、程序規范、群眾認可的原則,統籌考慮戶籍關系、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對集體積累的貢獻等因素,協調平衡各方利益,做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工作。二是實施好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等權能改革,必須公開、公平、公正。三是公開“三變”改革的全過程,擴大農民知情權和參與權,合理設置股權分配比例,使集體和農民穩定獲取效益,防止因經營虧損導致集體和農民利益受損。四是健全新區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健全市場交易規則,促進公開規范交易。
六、服務性
做好抓“股改”,促“三變”服務工作,這是新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職責和使命,新區要建立負責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聯系承包制度,負責各鎮工作落實和指導。各鎮要建立黨委書記親自掛帥的工作推進機制,加強新區、鎮兩級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充實農經機構人員,確保事有人管、責有人負。各村改革工作小組成員要積極參加有關政策培訓,了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義和作用、清產核資和成員身份界定辦法、股權設置種類和作用、股權配置方法、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的組建和運行,明確改革后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與村(社區)兩委關系,做好服務工作。
抓“股改”,促“三變”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舉措。各位同仁要高度重視,積極參與,出謀劃策,順利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農業發展、農村繁榮和農民增收。
(作者單位:安徽省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社會事業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