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元年。談鄉村振興,繞不開“鄉村價值”四個字。
伴隨著中國社會深刻的轉型,跟進著三農問題急迫的求解,人們開始用全新的目光審視鄉村,重估鄉村。
這些年來,鄉村趨于空心化的警鐘不斷敲響,農業轉型現代化的壓力居高不下,城鄉二元結構呈現常態化的弊病日益加重,社會陷入深深的焦慮。從正在悄然興起的城市資本下鄉、外出民工返鄉和鄉村旅游興旺之中,人們驀然回首,恍然大悟,尋找到了破解之鈅,原來就在這一片廣闊的田園鄉野中,蘊藏著遠未充分開發的豐厚資源,積蓄著亟待充分釋放的多重功能。這都是鄉村的價值。
鄉村振興戰略的堅固根基,正是在于鄉村價值的重識、開發和復興。
(一)
鄉村,長期貶抑的價值被重新發現。
在溫飽的倒逼中,在三農的求解中,在政績的導向中,我們的發展理念、生活視野和價值選擇,常常被束縛在單一的取向里。我們更多地為糧食安全而竭力,為農業生產而投入,為經濟增速而奮斗,鄉村生活的色彩越來越單調,鄉村發展的道路越走越狹隘,鄉村價值的生長越來越艱難。“逃離鄉村”,成了一種心態,一種潮流。
許多人眼中的鄉村,或是如春節回鄉學子們的“返鄉體”描述的是一片破敗和凋零,或是如鄉愁在心的文化人的一番驚世之嘆“我的故鄉在淪陷”。在日益光鮮的城市映照下,鄉村變得晦暗無光,無足輕重。
如今,當我們滿足了生活的溫飽開始追求高品質的美好生活,當我們告別了物質的貧瘠加快建設更全面的小康社會,鄉村,給我們展示了全新的面貌,煥發出嶄新的魅力。豐厚的資源被展示,沉潛的價值被發現,多樣的功能被認識,被人們一直忽略甚至鄙視的鄉村竟也有如此的光彩照人。
鄉土村落,是傳統的農業生產地和農民聚居地,自有其承載人們生存和發展的經濟開發功能(特色產業)、社會建構功能(城市搖籃)和福利保障功能(養眼養生養心)。
同時,還要看到它維護自然肌理的保育生態功能、涵養鄉愁鄉韻的文化傳承功能。
這里有生活的本真與特色。
農業和大自然具有天生的和諧關系。農業是經濟再生產和自然再生產兩個生產的過程,農業生產的對象都是活的生命體。農業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必須遵循一個生命周期。
綠水青山,春華秋實,接地氣,順時令,慢節奏,正是當下人們追求的康養生活。血脈相連,守望相助,守鄉約,講人情,重德孝,正是如今社會缺失的優良傳統。
這里有人生的知識與創意。
農業生產,不僅僅供給我們以食物,還供給我們以農田景觀、農作樂趣、稼穡教育以及各種創意產品。如信陽郝堂小學的食育學習,成都市中小學的農事教育,海南儋州小學的田園課程。
這里有生命的滋養與潤澤。
鄉土里不僅生長麥苗,稻穗,而且生長夢想,力量。
(再貧瘠的生活中也會有歌唱:陜北民歌,水,花,愛。三十里明山二十里水)
何慧麗:農村生活給了我豐富的體驗。因為沒有現代的聲光電,春夏秋冬的自然景色之美我都體驗過。暑夏之夜,一家人睡到平房頂上,半夜里星星滿天,流星很大、很亮,劃過天際的夜景,還有晚上的狗叫、雞叫、貓叫,以及各種蟲子的鳴叫,我都記憶猶新……使我從小就對大自然的天地四季運行心存敬畏之感。
人的具體經歷和日常生活,是最好、最真的扎根教育。每個人都受他經歷的影響。
做弘農書院,其宗旨是“尊道貴德、和合生態”,其實是想在發現、發掘農村真善美的基礎上來培植元氣——從基層處發現,從草根上來滋潤。
這種田園風、特色化的村落生態,牧歌式、慢節奏的鄉村生活,日益顯現其稀缺資源的價值。從繁華都市回歸靜謐鄉村,從現代文明回望鄉土文明,有可能成為未來社會許多人的一種生活追求,成為城市居民選擇中的祛除焦慮情緒抵抗霧霾襲擊安頓浮躁心靈實現自我解放的一條林蔭道路。法國詩人蘭波筆下的一句響亮口號“生活在別處”,儼然已成今天中國人正在打造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別處”何在?就在遠方,就在鄉村。
精明的資本果然慧眼識珠,在市場的召喚中華麗轉身,將日漸稀缺的鄉土資源重新賦值,在持續升溫的鄉村開發中捕捉機遇。
(二)
翻開報章,打開網絡,我們目睹著資本氣勢如虹的潮動——
工商資本進村:尤以房地產企業最為耀眼,在城市遭遇政府“史上最嚴”的宏觀調控之后,迅疾揮師轉向,推出各具特色的“小鎮計劃”。 許多特色小鎮的布局正是以鄉村為基地而展開。
文化資本進村: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建筑師、設計師和文藝青年投身鄉村旅游發展,創建藝創小鎮,打造藝術家鄉居、博物館式民宿和景區化文化院落。
家庭資本進村:“市民下鄉”已在多地蔚然成風。武漢市政府大造聲勢,正式頒布“市民下鄉”的紅頭文件,給了“黃金二十條”優惠政策,鼓勵能人回鄉、企業家下鄉、知識分子下鄉、市民下鄉,以租賃、合作方式利用農村空閑農房創業創意、休閑養老養生,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增加財產性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租賃農村空閑農房發展農家樂,可按照星級標準,給予2萬元到5萬元不等的補貼;對參加美麗鄉村建設的村灣,戶平給予8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補貼。
當然,資本的活力涌流,更深層的還是源自市場的巨大需求。
正在勃興中的鄉村旅游,和“旅游+”帶來的衍生產業,為鄉村的復興注入了蓬勃的生機。鄉村有豐厚的觀光旅游資源。田園村落就是風景,自然山水就是景觀,生產生活就是場景。如今,從傳統觀光式的鄉村旅游,又已孕育出滿足旅游者追求個性和自我的需求,追求身心愉悅和滿足精神文化的體驗的休閑旅游。中國社科院輿情調查實驗室發布的《中國鄉村旅游發展指數報告》指出,2016年是中國“大鄉村旅游時代”的元年。通過大數據推演預測,未來中國鄉村旅游熱還將持續10年以上,2025年將達到近30億人次。
各地還充分發揮鄉村鄉土資源富集的獨特優勢,利用“旅游+”、“生態+”等模式,促進鄉村旅游在跨界和融合中向康養、文化等產業拓展。繼而,在全域旅游的撬動中,諸多鄉村圍繞有基礎、有特色、有潛力的產業,開始將創新的目光又瞄準了一批農業文化旅游“三位一體”、生產生活生態同步改善、一產二產三產深度融合的田園綜合體、農業特色小鎮。
農民也從中打開就業增收的“第三種空間”。
(三)
我們在重新認識鄉村的功能,也在努力實現鄉村的價值。
我們已經遭遇發展主義旗幟下鄉村價值的忽略和破壞。在城市引領的發展中,生產要素進城,工業污染下鄉;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消費主義彌漫,鄉土文化萎縮;在新型社區的建設中,大拆大建先行,強迫農民上樓。我們還須警醒轉型開發名義下鄉村價值的扭曲和流失。在傳統村落的開發中,商業利益主導,文化意義消亡;在鄉村旅游的爆發中,缺乏產業創意,流于千村一面;在特色小鎮的勃興中,房地產化嚴重,盲目追求數量。
鄉村要振興,價值要復興。這就需要做好三篇大文章:在修復中保護,在培育中更新,在開放中提升。
河南信陽的郝堂村,有著“中國最美鄉村”的榮耀。在這里,我看到了另一種開發:修復。筆者走進郝堂,如蓋的大樹,輕掩的柴扉,狗頭門樓清水墻,精心修葺的土坯房,小布瓦構筑的豫南民居,透著一股深沉的豫風楚韻。農村新社區建設曾經有過大拆大建強迫農民上樓的風潮,當時平橋區的王繼軍書記給郝堂村建設定下的原則是:尊重自然環境、尊重村落肌理、尊重群眾意愿,不挖山、不砍樹、不扒房、不填塘。郝堂村要做的是修復一個村莊,修復一種生活方式。2011年以來,郝堂相繼建成嶄新的小學、衛生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圖書館、禮堂等公共服務設施。群眾在農村也可以享受到現代文明。
山西運城的鹽湖區,有著“德孝文化”的品牌。開發本土的舜帝文化資源,建設德孝大講堂、德孝文化墻、農家書屋、文藝宣傳隊、志愿服務隊和老年日間照料中心等“六位一體”的德孝文化苑。
當然,這不是簡單地回到傳統。鹽湖人在本土資源的開發中,努力向現代文明汲取,在慈善文化、合作文化和志愿者文化的融合中,不斷豐富德孝文化的內涵和形態。加強與社會治理相融合,以基層民主、村規民約和鄉賢文化為配套,以少年成人禮、青年婚禮和老年壽禮為標識,建立規范性的倫理秩序和生活準則。用德孝文化涵育核心價值,以核心價值給德孝文化貫注進新的生機,在與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的鏈接中實現鄉村文明、企業文明和政治文明的提升。
江蘇大豐的荷蘭花海,其來有自。深深地嵌入中國文化的鄉野。
從“民國規劃第一鎮”到“中國郁金香第一花海”。荷蘭花海的取名源自于大豐下轄的新豐鎮在民國時期與荷蘭結下的一段淵源。1917年,張謇在此創辦大豐鹽墾公司,“興墾植棉”取代“煮海為鹽”。1919年,張謇聘請世界上圍海造田經驗最豐富、技術最先進的荷蘭水利專家特萊克來新豐鎮規劃農田水利工程,建立了區、匡、排、條四級排灌水系,新豐鎮也因此在當年獲得了“中華民國村鎮規劃第一鎮”的美譽。2012年,新豐鎮為深度挖掘民國村鎮規劃第一鎮的歷史底蘊,同時結合新豐鎮氣候與土壤環境皆適宜郁金香生長的有利條件,以”田園、河網、建筑、風車、花海”為設計元素,學習荷蘭先進經驗,打造集觀光旅游、餐飲娛樂、種植研發于一體的具有荷蘭風情的綜合旅游景區。目前,大豐荷蘭花海景區作為中國郁金香第一花海,已有郁金香300多個品種、3000萬株的規模,是國內種植郁金香面積最大、種類最多、形態最美、業態最全的郁金香花海。
真正的鄉村價值應是有根的。
根在哪里?根在傳統,根在民間,根在發展。深深地扎根于這樣的土壤,就一定能生長出更新更美的風景,綻放出更新更美的花朵。
從鄉村價值建設的視角去看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當有新的啟迪:鄉村價值的再認識、再開發、再創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半月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