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溫鐵軍:鄉村振興,“根”在何處?

[ 作者:溫鐵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5-28 錄入:王惠敏 ]

導語: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溫鐵軍表示,要堅持以人民生計為本、合作互助為綱、多元文化為根的思想,立足本地資源權益,推進社會多元聯合,實現生態化的可持續安全發展,推進農業從1.0向4.0邁進。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在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的同時,完善針對小農戶的扶持政策,加強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小農戶將長期存在

當前,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不斷涌現,發展小農戶仍有必要嗎?

《意見》明確指出,我國人多地少,各地農業資源稟賦條件差異很大,很多丘陵山區地塊零散,不是短時間內能全面實行規模化經營,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實現集中連片規模經營。當前和今后很長一個時期,小農戶家庭經營將是我國農業的主要經營方式。

“農業農村現代化離不開小農戶的現代化。”《意見》指出,堅持小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與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為引領相協調,堅持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宜大則大、宜小則小,充分發揮小農戶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著名三農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溫鐵軍表示,過去我們往往認為現代農業是大機械、大面積、化學化甚至生物化的,但這是舊的工業時代的概念,中央早就強調開發現代農業多種功能,包括生產、就業、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小農戶經營恰恰是幾千年來歷史傳承和可持續發展的代表,小農戶經營的兼業化特征等,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方向相適應,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農業的內涵。

“粗放的數量型增長不代表農業的現代化。”溫鐵軍說,《意見》專門提出“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就是要避免一刀切,搞強迫命令單一化生產、擴大規模、污染環境的路子,而是“保持足夠歷史耐心,確保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走得穩、走得順、走得好”。

政策助力引才增收

小農戶和現代農業如何銜接?

對此,《意見》從多個方面提出要求。例如,提升小農戶發展能力;拓展小農戶增收空間,大力拓展農業功能,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生態等產業深度融合,讓小農戶分享二三產業增值收益;健全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等。

在土地、財政、金融等方面,《意見》也明確扶持政策。包括建立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為小農戶“確實權、頒鐵證”;對于財政支農項目投入形成的資產,鼓勵具備條件的地方折股量化給小農戶特別是貧困農戶,讓小農戶享受分紅收益;穩定現有對小農生產的普惠性補貼政策,創新補貼形式,提高補貼效率;發展農村普惠金融,建立健全農業保險保障體系等。

溫鐵軍認為,扶持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條,是讓國家的財政資金、優惠政策對接農戶,鼓勵凡是農戶能做的交給農戶做,凡是能補到農戶的補到農戶,讓農戶作為直接主體受益。讓金融、保險惠及農戶,讓更多農戶參與電商、服務等,也可擴寬農民進入的經濟門類和領域,既是吸引人才也是增收的途徑。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也表示,“要堅持把農業和農村作為財政優先保障領域和金融優先服務領域,加大公共財政傾斜力度,提高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業農村投入比例,過去長期是‘取之于農,主要用之于城’,今后要確保農業農村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不斷增加。”

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現代化不可能脫離市場,但當小農戶直面市場時,往往勢單力薄,話語權低,怎么辦?

《意見》專門提出提高小農戶組織化程度。包括引導小農戶開展合作與聯合。支持小農戶通過聯戶經營、聯耕聯種、組建合伙農場等方式聯合開展生產,共同購置農機、農資,接受統耕統收、統防統治、統銷統結等服務,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創新合作社組織小農戶機制。鼓勵小農戶利用實物、土地經營權、林權等作價出資辦社入社,盤活農戶資源要素;發揮龍頭企業對小農戶帶動作用等。

溫鐵軍說,長期以來,對于農戶的組織化問題沒有太多重視,《意見》此次專門提出有其深意。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總結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經驗,也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重要財產關系安排。利用好合作社等組織,有利于提高農民談判地位,提高鄉村資源價值量。

“我們是小農戶占大多數的國家,要發展市場化的農業,就要組織農民抱團闖市場。搞現代農業要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這也需要農民聯合起來、組織起來,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韓長賦說,支持、扶持、引導農民合作社發展是農村改革以及鄉村振興中一項重要的政策導向,堅持發展多種形式的合作社也是2019年的重點工作。

要充分發揮鄉村振興戰略與城鄉融合的作用,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要充分發揮鄉村振興戰略與城鄉融合的作用,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在第六期渝富講堂美麗鄉村建設專題講座上,溫鐵軍如此建議。

在溫鐵軍看來,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于一體,相對落后的重慶鄉村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體現。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鄉村在生態、生活、生產、文化和治理五個方面進行創新。”溫鐵軍表示,要堅持以人民生計為本、合作互助為綱、多元文化為根的思想,立足本地資源權益,推進社會多元聯合,實現生態化的可持續安全發展,推進農業從1.0向4.0邁進。這就需要改變農業粗放式發展模式,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從合作農民(權益)、環保農村(可持續)、生態農業(安全)出發,切實解決好“三農”發展問題。

“對重慶而言,鄉村振興戰略,渝富及其牽頭的‘美麗鄉村戰略聯盟’,是架起小農接軌城鄉融合之間的橋梁。”溫鐵軍表示,應通過實體資產和資本市場運作緩解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推動鄉村硬件設施的建設。

溫鐵軍認為,重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可以借鑒晉江“五微五營兩創模式,打造都市微農業、微森林、微菜園,農村微創意、微景觀;夏令營、冬令營、專訓營、親子營、體驗營,實施創業與創新。這樣可以發動市民下鄉,促進農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鼓勵市民以入股、入社或其他形式分擔農民在生態建筑和有機農業上的成本,帶動農村生態環境、土地和勞動力資源的投入。

同時,可在鄉村規劃建設田園綜合體項目,積極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生產端改變對污染性農業(即多依賴于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的大量投入)的支持,全面推進符合綠色生產方式的兩型農業。并借助互聯網,解決鄉村振興兩端“最后一公里”的瓶頸,讓更多的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大山”,推動社會化生態農業發展。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離不開人才。溫鐵軍認為,當地政府要為鄉村振興戰略開展“一懂兩愛”人才培訓,即培訓懂綠色生產方式、農業的多功能性、三產結合的農業,以及愛農民、愛農村的新時代人才,為市民參與都市農業及對食物的理性消費提供政策支持。

在資金方面,重慶可借鑒蘇州工業園區小微金融創新服務的模式,通過風投、創投等方式為市民與農民結合的小微創業提供金融支持,以解決鄉村建設所遇到的資金瓶頸。

只有在中國國情中,才能找到中國道路!

中國農業的國情是大國小農,基本面是一家一戶嚴重分散的小農經濟,每家每戶土地等生產資料很少,能力和技術有限,組織化程度低,高度分散,規模和產出量很少,質量不均一、不穩定,這樣做出的產品和品牌產生不了影響力。區域公用品牌的打造需要有資源有能力的組織牽頭。

怎么辦?政府主導,組織起來,牽頭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在農產品區域品牌工作中,政府有能力、有手段、有政策,能夠調動各種資源、資金,擁有統籌協調能力,也有公信力和凝聚力。農產品區域品牌上的產業性的工作、基礎性的工作,沒有政府的投資、組織和協調,幾乎什么事情都辦不成,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做到,非政府莫屬。

同時,政府力量代替不了企業的市場經營,沒有企業主營也不行。

企業主營,做市場經營的主體。既為企業自身,又振興區域經濟,做有規模有組織有水平的經營,而不是監守自盜、透支經營。主體企業要把分散的農民組織起來、管理起來和帶動起來。企業借助公用公益公權之力更容易成功! 同時,打造聯合體企業品牌,解決消費者不知道選誰的問題。

如果現有企業不行,擔當不了產業興旺的重任,那么政府就要組建培育一個能夠擔當大任的企業。凡是出現問題的農業品牌,都是因為缺乏一個在品牌產權上明晰的、在市場經營上具有強大實力的企業法人主體!

沒有政府主導,產業只是一盤散沙;沒有企業主營,政府主導落不到實處。政府和企業各司其職,互為依托,發揮擅長,相互配合,缺一不可。政府和企業雙輪驅動,是中國農業現代化、品牌化的必然選擇!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神農島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不卡免费精品视频 | 亚洲日本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色国产电影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欧美精品制服丝袜 | 午夜精品福利网站 | 最新久久免费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