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全球食物系統已經受到諸多威脅,新冠肺炎疫情使食物系統更加脆弱,同時敲響了未來農業食物系統的警鐘,世界進入多危機并存的復合型風險時代,增強食物系統的“韌性”至關重要。文章全面介紹了當前全球食物和營養安全面臨的現狀,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食物和營養安全帶來的挑戰,并對未來全球農業食物系統的發展著力點進行了思考。截至2019年,全球有6.9億人遭受饑餓困擾,20億人無法正常獲取安全、營養、充足的食物,1.44億兒童發育不良;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破壞了全球食物供應鏈,使弱勢群體遭受重創,饑餓人數大幅度增加;未來食物系統應當是高效高產、低碳、健康營養、韌性、可持續并具有包容性的生產系統,其中“韌性”對于應對新冠肺炎等沖擊并從中恢復至關重要,文章從技術、政策、制度、貿易等方面闡述了增強未來農業食物系統韌性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引發全球公共健康危機。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至2020年9月4日,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總數達2 617.11萬例,死亡人數86.52萬,涉及216個國家或地區。
流行性傳染病的爆發常會引致食物與營養安全方面的風險。當前世界食物系統已經面臨氣候變化、經濟萎靡、沖突與戰爭、不平等加劇、自然資源退化等諸多挑戰;新冠肺炎的爆發與蔓延又給全球食物系統帶來嚴重沖擊,人類的食物安全與營養安全狀況不容樂觀,饑餓、食物不安全以及急性嚴重食物不安全正在困擾著這個世界。
“食物安全”最初指食物的可供性問題,20世紀70年代的全球糧食危機使各國農業政策注重強調生產以期確保農產品價格穩定;80年代,阿瑪蒂亞·森發表的關于饑荒的文章提出了食物的可供性和可獲性,并認為可獲性應優先于可供性;1996 年世界糧食首腦會議提出:“食物安全系指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擁有獲得充足、安全和富有營養的食物來滿足其積極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所需的物質、社會和經濟條件”;2006年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正式將食物安全定義為,所有人在任何時候都能在社會、物質和經濟上獲得充足、安全和富有營養的食物以滿足其健康而積極生活的膳食需要和食物偏好。
“營養安全”指所有家庭成員都能獲得適當營養的膳食與衛生良好的環境、充足的衛生服務和護理,確保其過上健康和積極生活的情況。營養安全與食品安全的不同之處在于,除膳食充足之外,營養安全還包含充分護理、健康和衛生的內容。
“營養不良”是指由于宏量營養素和/或微量營養素攝入不充足、不平衡或過度造成的生理狀況異常;營養不良包括營養不足和營養過剩,還包括微量元素缺乏癥。
“饑餓”是由所需膳食能量不足引起的不舒適或痛苦的身體感覺,英文對應詞為“hunger”;使用食物營養不足發生率(prevalence of undernourishment,PoU)來進行衡量估算。
“食物不安全”是由于缺乏資金或其他資源,個人或家庭獲得食物的機會受限,無法獲得足量、安全和營養的食物,英文對應詞為“food insecurity”;2014年起FAO啟用了食物不安全經歷量表(food insecurity experience scale,FLES)獲取數據,并使用Rasch測量模型進行定量測算,來衡量食物不安全的程度,分為食物安全或輕微不安全、中度食物不安全、重度食物不安全三種類別;其中,中度食物不安全是指人們由于缺少金錢或其他資源,使其獲得食物面臨不確定性并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被迫減少食物的質量和數量,這會降低飲食質量、破壞正常的飲食模式并對營養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重度食物不安全是指人們可能會耗盡糧食,經歷饑餓,甚至是幾天吃不到食物,使他們的健康和生活面臨嚴重風險。
“急性嚴重食物不安全”是指在特定時間特定地點,食物不安全已經威脅到生命或生計甚至兩者都受到威脅,造成死亡、嚴重營養不良,英文對應詞為“acute food insecurity”,這種饑餓狀態極易變化,在短期內即可大量出現,極易受到突發事件的沖擊與影響;使用食物安全綜合階段分類(Integrated Food Security Phase Classification,IPC/CH)來識別“急性嚴重食物不安全”的程度,IPC/CH共有5個階段,分別是“沒有/很輕”“有壓力”“危機”“緊急”以及“災難/饑荒”,若達到IPC/CH階段3及以上則意味著需要采取緊急應對措施。
一、全球食物和營養安全面臨的挑戰
1.全球饑餓人口數量持續增長,20億人面臨中度或重度食物不安全
全球饑餓人口數量自2014年起一直呈緩慢增加趨勢,據FAO等組織估計,截至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發生之前,全球有近6.9億人面臨食物不足處于饑餓狀態,占世界總人口的8.9%。
從分布區域上看,當前饑餓人口中有一半以上分布在亞洲,人數達3.81億,占該區域總人口的8.3%;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區域有近4 800 萬人處在饑餓當中,占該區域總人口的7.4%;非洲有超過2.5億人生活在饑餓之中,占該區域總人口的19.1%,同時,非洲面臨饑餓的人口數量增長速度快于世界其他區域。
從食物不足發生率看,受饑餓問題沖擊最為嚴重的地區依次為非洲、亞洲及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2014-2019年,全球受饑餓影響的人數增加了近6 000萬,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饑餓人口數到2030年將突破8.4億,占世界總人口的9.8%;同時,一項初步評估表明,2019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可能導致全世界饑餓人數在2020年新增8 300萬至1.32億,具體取決于經濟增長情況。
重度食物不安全是與饑餓相近的一項衡量指標,雖然二者使用的方法以及數據來源都不同,但是在衡量全球食物安全方面是可以相互補充和驗證的。《2020年世界食物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顯示,受重度食物不安全影響的人數與受饑餓困擾的人數一樣也呈增加趨勢;2019年有近7.5億人面臨重度食物不安全,占世界總人口的近1/10,此外還有超過12.5億人經歷了中度食物不安全,占世界人口的16%,若同時考慮面臨中度和重度食物不安全的人口總數,2019年全球共有20億人,即25.9%的人面臨食物不安全,無法正常獲取安全、營養、充足的食物。從世界食物不安全人口的分布區域看,在20億面臨食物不安全人口中,10.3億位于亞洲,6.75億位于非洲,2.05億位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8800萬位于北美洲和歐洲,590萬位于大洋洲;從性別異質性看,女性的食物不安全發生率以及重度食物不安全單項發生率均高于男性。
過去幾年,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食物不安全的人口占比增長速度最快,從2014年的22.9%增長到2019年的31.7%;而未來,非洲的中低收入國家將面臨更嚴峻的食物不安全問題,截至今年年底,非洲面臨食物不安全的人數將增加90%~135%。
在過去幾年中,全球營養不良狀況一直在加劇,中東和撒哈拉以南地區尤其嚴重,由于沖突和難民危機,氣候變化和財富不平等現象加劇,為了緩解經濟壓力,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減少自身所消費食物的數量并降低其質量,尤其是婦女和兒童的膳食質量受影響較大,兒童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正在增加,最終以不同方式加大營養不良的風險。
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帶來的負擔是一項挑戰,影響人們的健康。據估計,由于缺乏適當的營養,2019年五歲以下兒童中有1.44億發育遲緩,發生率為21.3%;有4 700萬消瘦,發生率為6.9%;還有約3 830萬的五歲以下兒童超重,發生率為5.6%。從分布區域上看,發育遲緩兒童主要在亞洲和非洲,占世界發育遲緩兒童的95%,研究表明兒童發育遲緩在富裕程度不同的各階層存在差異;超重兒童也主要在亞洲和非洲,此外,大洋洲也是兒童超重發生率較高的區域。2019年全球6月齡以下兒童受到母乳喂養的比例約為44%。成人營養狀況方面,若成人肥胖率繼續以每年2.6%的速度增長,至2025年成人肥胖人數將比2012年(11.8%)提高40%。
食物是人類健康和繁榮的基礎,提供了人們生活和工作所需的能量,食物系統對人類社會經濟生活至關重要。全球饑餓人口數之所以在過去幾年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區沖突不斷增加,而沖突往往又因為氣候變化、極端天氣、相關農業災害而進一步加劇,即便在一些和平的環境中,由于經濟增長速度放緩,貧困人口難以獲取食物,食物安全狀況也出現了惡化,從全球來看饑餓仍然是一個巨大問題,距離2030年實現零饑餓目標相差甚遠。
沖突、氣候變化、極端事件、經濟減速和衰退是使一些國家和地區面臨食物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的傳統影響因素,此外,全球食物價格波動劇烈,人們無法負擔健康膳食的成本也是導致當前全世界億萬人面臨食物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的重要原因,價格高、經濟上無法負擔的健康膳食與不斷加劇的食物不安全和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
本文認為,造成饑餓的主要原因是收入下降,尤其是那些需要依靠非正式工作獲取收入且沒有土地,食物無法自給的貧困人口。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和空前的東非沙漠蝗蟲災情使全球經濟前景變得難以預料,全球食物和營養狀況遭受嚴峻挑戰,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使得食物供應鏈中斷,人們收入減少,全球貧困人數22年來將首次出現上升,這意味其家庭在獲取營養食物方面面臨困難,弱勢群體更難獲取健康膳食。
二、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食物和營養安全的沖擊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貧困問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聯合國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院(UNU-WIDER)的研究表明,如果人均收入下降5%,按每天1.9美元的絕對貧困線,相比2018年,全球貧困人口將增加8 000萬,按照每天3.2美元的發展中國家貧困線,貧困人口將增加1.3億。
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正以多種方式影響著食物系統和營養安全。《2020年全球食物危機報告》顯示,2019年共有1.35億人面臨急性嚴重食物不安全,處在危機甚至是更嚴重(IPC/CH階段3及以上)階段,涉及全球55個國家和地區;從分布區域上看,非洲處在急性嚴重食物危機中的人數最多,為7 300萬,其次是中東和亞洲,有4 300萬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歐洲地區分別有1 850萬人和50萬人面臨急性嚴重食物危機;世界糧食計劃署預測:“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到2020年底,面臨急性嚴重食物不安全處在食物危機中的人口數量將增至2.65億人,比2019年的1.35億增加了1.3億”。這2.65億人口將面臨死亡、嚴重營養不良或終身不可逆轉的影響。
1.破壞全球食物供應鏈,弱勢群體遭受重創
雖然主要糧食作物(小麥、水稻和玉米)的產量預計將在2020年保持在平均水平以上,目前來看,新冠肺炎并未造成嚴重糧食短缺,但卻嚴重沖擊了世界各地食物系統的供應鏈。疫情防控措施使進入市場、在國家內部以及國家之間運輸食物變得困難,物流中斷影響物資供應進而可能造成農時延誤;供應鏈遭到破壞,影響食物的供應量和配置效率,特別是對食物進出口依存度較高的國家或地區造成很大影響。新冠肺炎給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企業帶來負向影響尤為嚴重,中國、埃塞俄比亞、尼日利亞以及世界許多其他地區的果蔬行業和養殖業受到嚴重破壞。
同時,疫情防控措施造成經濟增長放緩,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導致勞動力需求和工作崗位相應減少,而勞動力是貧困人口最重要的生產性資產,因此這對貧困人口的收入產生嚴重影響,從而削弱其食物購買力,沖擊其食物安全和營養保障;全球模型預測顯示,全球經濟每放緩一個百分點,貧困人口數量就會增加2%~3%,即增加約1400~2 300萬人,人們的實際收入將減少,用于購買食物的開支也會隨之降低,并且會在消費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收入越少,這種效應就越強,也意味著窮人的生活將更加艱難。
特別是對小農戶、農民工等弱勢群體帶來的沖擊尤為嚴重。一項針對印度9個邦的370名農民的調查發現,在本季收獲農產品的農民中,仍有29%的農戶還在持有,13%的農戶以一次性較低的價格出售農產品,約7%的農戶表示不得不讓農產品浪費掉,生產者價格大幅度下跌,而城市消費者面臨的卻是價格上漲。中國有2.91億農民工,印度有4000~5 000萬季節性農民工;在中國,農民工的就業率下降了30%,工資率下降了6%~8%,同時,80%的農民工在最容易受到疫情沖擊的行業(如建筑、服務和制造業)或者在沒有正式就業合同和失業救濟金的微型和小型企業中工作。
2.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加劇弱勢群體營養不良的程度
新冠肺炎疫情除了直接威脅人們的健康外,還可能使得全球人口的營養狀況惡化,特別是在衛生、食物和社會保護方案脆弱或無法根據需要擴大規模的國家和地區。食物供應鏈中斷使食物向市場的運輸復雜化,出行限制影響消費者進入市場,特別是依賴進口的國家或地區食物價格上漲;食物尤其是營養食物價格上漲和健康飲食負擔能力的降低都可能對營養攝入和飲食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加劇各種形式的營養不良程度。
可以說,新冠肺炎疫情對飲食質量的負面影響可能大于對數量的負面影響;對貧困人口、婦女、兒童和殘疾人等弱勢群體的負面影響可能大于對其他群體的負面影響。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數據則顯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5歲以下兒童出現消瘦和營養不良情況的可能會增加670萬人;脆弱人群的營養狀況將會受到較大影響,由于收入的急劇下降,這一群體對蔬菜、水果和動物源性食物的需求下降,窮人正轉向低質量的飲食。
關于新冠疫情對中國農村影響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村民中有55%減少了食品支出,近一半的人飲食質量下降,人們以低成本購買更多的散裝谷物,減少肉類等價格較高食品的消費。由于經濟衰退和社會保障機制的中斷或缺乏,非正式的日工勞動力面臨失業和收入驟降,移民的匯款減少(匯款主要用于購買食品),再加上獲得新鮮和有營養的食品的渠道有限;弱勢人群的家庭將失去營養食品購買力并改變購買模式,傾向于增加主食在家庭食物消費比重和購買保質期較長和營養成分較差的產品,這可能導致更嚴重的營養不良、超重和肥胖。
三、全球農業食物系統的重新思考
在經濟萎靡、地區沖突、氣候變化、極端天氣等多重因素頻繁、強烈的沖擊下,世界進入多危機并存的復合型風險時代,農業及食物系統已十分脆弱;此次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得本就脆弱的全球農業食物系統再次受到劇烈沖擊,這提醒我們要對未來食物系統進行重新思考,增加食物系統的韌性迫在眉睫。
未來食物系統應當實現高效高產、低碳、健康營養、韌性、可持續并具有包容性,其中“韌性”對于應對新冠肺炎等沖擊并從沖擊中恢復至關重要。加強食物系統的韌性,是幫助人們、社區、國家和全球機構預防、預測、準備、應對和從沖擊中恢復且變得更加富裕的重要手段,這是一個系統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全球各領域共同努力。從以下七個方面重點著力,可望增加全球食物系統的韌性。
1.鼓勵并支持技術創新,優化農業投資優先序
過去數十年農業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全球食物供給提供了良好基礎,未來,農業技術仍舊是重中之重。鼓勵技術創新,促進食物系統走向營養健康型、氣候智能型、資源利用高效型,增強食物系統的韌性。一是,發展抗病耐受、節水環保、綠色低碳、增長增效的農業技術,提高食物系統的穩定性。二是,推動傳統種植業、牧業和漁業走向“循環式”發展,提高資源有效利用率,鼓勵間作、套作、混作作物種植系統發展,打造環保、健康的食物供應體系,從不可持續型農業轉向與區域食物系統密切關聯的可持續型和循環型農業,實現多贏。三是,加大農業研發投入,重設研發優先序,要支持促進作物生產多樣化的技術發展,要推動營養驅動的前沿科技的發展,如選育高產、適應氣候變化、含有生物強化技術的高營養的作物品種,通過植物育種和農藝實踐提高營養含量,促進維生素和礦物質豐富的生物強化農作物的發展;也要增加食物價值鏈等方面的投資以改善健康食物的可獲得性;還要投資農村道路和市場設施,創新農村金融支持農業相關行業、農村食物轉型和服務行業。
2.重新調整農業政策和激勵機制,提升小農的適應力
重新調整農業政策和激勵機制,首先,要注重營養項目的投資,建立并實施營養驅動型農業補貼政策,提高弱勢群體對健康膳食的購買力;通過政策來推動有利宏觀環境,在更廣泛范圍內提高農業生產和市場供應食物的營養價值,為多樣化、富含營養的食物的營銷提供支持,通過教育和信息促進個人和社會朝向健康膳食做出行為上的改變。其次,將農業補貼更多用于健康食物,并在較貧窮國家中改善人們獲得營養的途徑,優化營養結構,對不健康食物增加稅收。最后,調整農業政策和激勵機制,還需增加對食物生產者的政策支持,尤其是小規模生產者。小農戶是農業生產中最基礎、最大的群體,也是最易受全球疫情及自然災害影響的群體,增加他們的韌性和適應力,對保障全球食物安全非常重要。具體而言,可從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土地使用權益保障,減少土地分割,增加其獲得資金、投入和信息通信技術的機會;促進包容性的農業綜合企業模式的發展,幫助小農適應不斷變化的食物需求和現代供應鏈的更高質量標準要求;通過農業保險、收入多樣化等方式,幫助小農戶更好地進行風險管理。
3.加大制度創新,擴大社會保障體系
對發展中國家而言,保障食物安全與營養,加強食物系統韌性離不開制度創新,尤其是社會保障規模的擴大。其一,縮小農業領域的性別不平等,在農業中為婦女賦權對建立有韌性的食物系統至關重要。全球農業勞動力中婦女占比43%,婦女是從農業到營養的中間人,改善母親的營養和健康,加大對婦女的信貸支持力度,給予婦女現金補貼以及營養教育方案培訓,能夠有效改善家庭飲食多樣性、減少兒童發育不良現象的發生。其二,促進有效治理機制發展,建立食物營養方面的政府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如農業、衛生、財政等部門;將地區健康和營養的指標納入各級政府的績效考核體系中;加強用數字量化監督和責任考核機制。其三,創新土地制度,以便節約利用土地,維護農民權益。其四,建立目標明確、精準有效、跨部門的社會保護體系。如埃塞俄比亞生產安全網項目和孟加拉國的弱勢群體發展項目;擴大對城市貧民和饑餓人口的社會保護,到2020年,拉丁美洲85%的貧困人口、非洲和亞洲40%~45%的貧困人口將生活在城鎮,所以擴大城市低收入人群的社會保護至關重要;加大對移動支付的投資,在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期間,非接觸式移動支付有著明顯的優勢,具體而言,在全球范圍內,可以考慮資助低收入人群擁有手機。
4.尊重大自然的發展規律,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
在鼓勵農業技術創新與發展的同時應尊重自然規律、熱愛與保護自然才能提升全球在面對復合型危機風險中的應對能力,才能更好地增強食物系統的韌性。農業、食品和城市用地的擴張破壞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在過去幾十年里,人類和野生動物之間的相互影響急劇加強。未來人類要學會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下更好地管理自然以增強農業及食物系統韌性,包括促進可持續集約化,停止將農業和其他活動擴展到森林和野生動植物的其他自然棲息地;跟蹤、監測和快速應對人畜共患病;許多國家出臺了各種有關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得到執行、監測和評估同樣重要。
5.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引導樹立健康食物消費觀念
食物損失和浪費,仍舊威脅著全球范圍內的食物保障,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生產的食物中,約有1/3被丟棄或浪費掉,相當于13億噸食物”。
疫情蔓延、極端天氣頻發導致食物供應鏈中斷,特別是果蔬、活禽等行業無法實現及時供應,造成大量損失與浪費,為改變這一狀況,可以學習中國通過“綠色通道”等政策創新、電子商務等技術措施,保障食物供給渠道暢通;再如,可以通過社區共享、區域分享機制,建立一個雙贏的解決方案,既能減少食物損失和浪費,在未來可能出現的沖擊中,與有需要的人分享食物,也能改善弱勢群體的營養和健康。不健康的消費觀念會導致食物系統失常,還會導致棲息地破壞、水資源短缺、生化循環紊亂(包括溫室氣體排放)、環境污染、廢棄物增多等現象,引導消費者樹立健康飲食觀念十分重要。要遏制高收入國家中動物食品和高度加工食品過度消費的情況,加強野生動物保護,戒除不良消費偏好。鼓勵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禁止食用稀有動物的隊伍中,以挽救原始生態系統。同時,實施保護地球動植物和根除野生動物貿易措施,對恢復生物多樣性,促進碳儲存和降低未來疾病大流行的風險至關重要。
6.保障貿易暢通,支持繼續發展貿易
當前全球貿易發展不斷面臨挑戰,貿易氛圍彌漫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歷史經驗表明,貿易限制會導致市場形勢趨緊并加劇全球食物安全與營養不良危機,如出口禁令等貿易政策傷害了窮人等弱勢群體,降低了農業市場的效率。因此,要促進開放、透明和公平的貿易發展,保障貿易暢通,有效增強全球食物系統在受到“黑天鵝”“灰犀牛”等事件沖擊時的抵御能力。倡導消除扭曲的、有害的貿易政策,繼續發展貿易,保障國家間貿易暢通。同時,考慮建立全球和地區糧食儲備,這對于貧窮的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尤為重要。
7.提高私營部門的韌性,增強中小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提高農業市場私營部門的韌性,引導整個農業食物供應鏈中的市場經營主體尤其是中小企業,將韌性納入其商業管理范疇。中小企業在確保食物供應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雇傭很大一部分農民工群體,連接著數百萬小農和城市消費者,因此提高中小企業的韌性,增強其抗風險能力十分必要。保障中小企業能夠獲得信貸、金融、保險等支持,這對于其建立抵御沖擊的能力至關重要。在制定政府補貼計劃的相關支持時,應當平等對待中小企業。同時,必須提升私營部門市場經營主體的管理技能,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和增強人力資源管理能力。
作者簡介:樊勝根,男,講席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農業食物系統轉型。高海秀,女,博士; 研究方向:農業食物系統轉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