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郭蕓蕓等:將鄉村作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戰場

[ 作者:郭蕓蕓?楊久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1-27 錄入:王惠敏 ]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競爭和產業變革加快推進,以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大國競爭的新領域,也是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的新空間。2020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當前,各地區各行業紛紛將新基建作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擴大內需的有效舉措,特別是廣大鄉村正在釋放前所未有的新基建投資及消費需求潛力。建議加快促進新基建與鄉村建設兩大戰略任務銜接,瞄準聚焦“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將鄉村作為新基建的重要戰場,全面提升鄉村產業、生態環保、公共服務、風險管理、鄉村治理等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保障和服務能力。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是補齊“三農”領域短板的重要舉措

  長期以來,我國農業基礎薄弱,鄉村發展滯后,對新基建有著廣泛的需求。鄉村由于自身條件限制,基礎設施建設區域發展不均衡,農業農村現代化過程中新舊問題積累疊加,產業技術發展滯后等問題突出。現階段,合理布局新基建成為兼顧效率與公平雙重目標下的最優解。推進新基建與農業領域融合發展,需要把握住“三農”領域的突出問題,發揮信息化、數字化、工業互聯網等技術的完善功能。

  農田水利、農業科技、農產品流通等產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明顯,成為制約農業現代化的顯性因素。2020年南方洪澇災害體現出以信息技術為內容的新基建在水利監測、預警、分析中的不可或缺性。鄉村“水、電、路、氣、網”等傳統基礎設施建設覆蓋率高,疫情防控期間有力保障了農民生活。但鄉村地區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有待技術升級。以物流為例,通過電商銷售生鮮商品的地區對冷鏈物流需求較旺盛,2017年至2020年我國食品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年平均增速超過20%。中國冷鏈委2019年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總體冷鏈運輸率約為45.4%,距離發達國家90%左右的水平仍有不小差距。疫情防控期間,由于交通管控,物流時間較長,生鮮品易腐壞,鄉村建設保鮮倉的需求迫切。與冷鏈物流相對應,低溫倉儲建設占比1.3%,其中擁有能夠輔助進行科學決策的C-WMS倉庫管理系統的倉庫比例更低。從長遠來看,通過新基建推動農產品流通鏈條形成結算線上化、裝備智能化、組織網聯化,逐步實現產業鏈條從自動化到數字化的升級仍有較大空間。

  鄉村地區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問題明顯,對新型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出現分層。近期疫情在鄉村地區發生的風險凸顯,鄉村地區醫療資源配置不足,每千人床位數和衛生員數比例低于城鎮,“一村一村醫”實際普及率低,給疫情防控增加了挑戰。鄉村地區學生由于寬帶和電腦限制,無法按時上網課。中國發展基金會調研顯示,僅一半鄉村學生能按時上網課,擁有電腦的鄉村學生不足一成,鄉村信息化教學普遍缺乏家庭支持。鄉村教育信息化的短板,拉大了城鄉教育差距。鄉村地區公共服務不足對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出現分層,一是基于地區發展不均衡而對傳統基建加大投入的需求,二是基于傳統基建的適應性而出現的升級改造需求,三是基于城鄉發展差距而出現的新基建投入需求。社會資本參與機制和政策參與民生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尚不明晰。

  在鄉村治理和電子政務方面,數字技術的生產力尚未得到完全釋放。疫情檢驗了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成色,但鄉村治理的風險防控工作仍存在明顯不足。大部分縣域沒有建立鄉村數據資源管理系統和風險管理系統,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時,在數據匯總、資源調配、信息共享方面沒有平臺進行統一管理;已建立管理系統的地區卻沒有數據管理權限,緊急事件發生時無法激活使用,平臺資源無法變為管理效能。縣域是“三農”工作的第一戰場,現階段對農業自然風險、農業市場風險和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風險的管理能力有待提高。數字化、信息化在服務鄉村振興尤其是解決基層痛點的問題上,巨大潛力尚未得到釋放。

  疫情對農產品及加工品出口貿易影響長期存在,工業互聯網為企業改造升級、重塑競爭格局提供新契機。2020年世界各國保值避險需求增加,農產品加工原料成本增加、出口下滑的情況將長期存在。從國內來看,傳統企業用工、物料、防疫成本都在增長。我國農產品加工企業超過40萬家,其中只有7.9萬家是規模以上企業,超80%為規模以下企業,中小企業對成本增長較為敏感。另一方面,傳統農產品加工業呈現在產業鏈條各環節分布不均衡、創新能力弱、設備落后、工業化程度低等粗放發展的特點。現階段,國內外成本增加,雙重倒逼企業抓住工業互聯網這一發展契機解決現有問題。尤其在產業鏈條重構、工業流程再造、產業信息共享方面,工業互聯網對于中小企業改造仍有較大發揮空間。

  大力推進鄉村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通過新基建拉平城鄉數字鴻溝,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對提升經濟社會活躍度、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意義重大。

  以城鄉融合的思維規劃鄉村新基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以改善民生為導向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完善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的機制和政策,更加注重民生基礎設施補短板,推動新型城鎮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從城鄉協調發展的思路出發,遵循人口遷徙規律,推進土地要素優化配置,強化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業產業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提升和鄉村生活環境改善中存在明顯制約的環節,盡快破解制約其要素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深化產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要與城鎮化同步,統籌“兩新一重”建設任務,統一規劃設計,遵循人口遷徙規律,統計預測不同地區鄉村人口居住密度,進行分級分類投入,避免重復“造輪子”。

  發揮新基建助推農業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的功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既要遵循產業發展規律,發揮平臺經濟作用,又要立足長遠和鄉村實際,重視通過新基建升級改造傳統產業,強化產業根基。現階段產業發展呈現輕資產化趨勢,但考慮到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差異,投資鄉村的新基建仍應以強化傳統產業根基為主,使工業互聯網通過生產鏈條與要素資源實現全流程銜接。從數據存儲、挖掘入手,實現邊緣計算等物端計算能力下沉,推動工業流程再造,以標準化降低企業成本,提升生產效率。

  以農業新基建構建完善的農業風險管理體系。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生產風險和市場風險防控中的作用,深入挖掘5G、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潛力。在農業生產方面,通過分子模塊設計育種、生物物理信息感知等智能技術研發,開發低耗能高效能的綠色技術與產品,不斷推動農業科技基礎研究交叉融合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在市場風險管理方面,通過大數據驅動,信息共享和智能決策,為農業產業鏈及其社會化服務組織提供科技服務,形成完整的農業市場風險管理閉環。

  大力發展數字鄉村新基建。推動縣域數字化轉型,從治理能力、治理方式、治理手段、治理路徑入手,實現政府高效治理的智能化革命。縣域系統梳理部門職能,建立數據共享機制,打破信息孤島,條塊分割管理的現狀。重視科技引領的作用,推動數字鄉村、數字農業成為善治鄉村建設的主抓手。通過數字化平臺,推動鄉村治理重心下移,實現村務信息公開,重點提升村民參與度,尤其是暢通鄉村各群體的信息反饋渠道。

  

(作者單位:農民日報社三農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21年1月1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欧美动漫国产 | 亚洲天天综合网久久 | 亚洲日韩在线精品视频第二页 | 在线视频一区日韩精品动漫 | 在线播放人成午夜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