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陳文勝《論中國鄉村變遷》
《農民日報》2021年6月25日 第3版
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提出“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的時代主題,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使命中,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成為中國全社會的共同行動。近期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陳文勝教授《論中國鄉村變遷》一書,以多重關系作為分析視角剖析鄉村變遷的必然邏輯、歷史邏輯與現實邏輯,從全面現代化的大趨勢中審視鄉村社會結構全面轉型、鄉村社會秩序全面重構、農業生產方式全面變革,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戰略中探索鄉村現代轉型的理論框架、實踐路徑與制度安排,是一本頗有特色的學術著作,不僅書中的許多觀點新穎獨特,讓人耳目一新,而且書中所把握鄉村研究的四大關鍵值得借鑒。
放眼全局,精準坐標定位,把鄉村問題放到工業化、城市化的工農城鄉發展全局中考量。作者認為,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數從農耕時代進入工業時代,再進入信息時代,而我國是一個三個時代同時并存的國度,因而我國的傳統與現代、制度與現實、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等方面激烈碰撞,我們的現代化存在很多挑戰。因此,鄉村變遷是我國百年中國夢的難題,從事鄉村問題研究不能就事論事,必須把研究對象放到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中去考量,才能抓住問題的本質。鄉村問題是我國全面現代的大問題,是與新時代百年中國夢息息相關的問題。作者認為,“農業是人類文明之源,鄉村是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形態之一,鄉村變遷是現代化進程中人類文明最根本的演進。”正因為作者立意鄉村之外,對問題的把握才站得高、看得遠,并且準確全面。在書中,作者結合鄉村和城市、農業和工業、農民和市民、政府與市場、國家與社會考察鄉村問題,在他們的動態關系變遷中分析鄉村問題的成因,因而能夠看到一個完整全面動態的鄉村。作者清楚地認識到,鄉村變遷的動力是復雜的,外部環境的作用是重要的,鄉村是整個社會變遷系統的一部分。因而,本書的鄉村變遷寫出了鄉村的動態演進歷程。
心懷農民,明確價值判斷,以農民情懷滲透觀察和研究鄉村問題的價值取向。研究鄉村問題的核心是要以農民為本,中國農民為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甚至可以說中國的歷史本質上可以被看作一部農民發展史。首先,中華民族站起來是工農聯盟的勝利。沒有農民,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沒有群眾基礎和革命力量,中華民族站起來就難有希望。其次,中華民族富起來也是農民作出了極大的犧牲。新中國成立到2006年取消農業稅前,農民還在養國家,還在支持農業和城鎮,直到現在很多城市還是靠征用農民的土地賣錢發展。80年代鄉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改革,不僅解放了幾億農民變成農民工,也為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奉獻出了農民的人口紅利,極大地推進了城市社會的改革發展,成為了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支撐力量。今天,我們要實現百年中國夢,建設現代化強國必須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農村的優先發展,以農業農村現代化保證全面現代化,同樣要以中國人民的絕大多數農民力量為基礎。因此,研究鄉村問題必須要有強烈的農民情懷,三農研究者首先要愛農民,對問題的判斷要以農民利益為價值判斷標準,不能“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本書作者始終以農民發展為中心,以農民利益為焦點,雖是學術著作卻處處充滿農民情懷。
邏輯考察,深究來龍去脈,從研究對象發展變遷的三重邏輯全面探討鄉村問題。作者在本書中善于從不同的邏輯去分析研究對象的邏輯關系。對研究對象進行立體化求真,成為研究鄉村問題的重要方法。作者從人類文明的三大變革與城鄉關系、工業化與城鄉二元結構的形成、城鄉關系演進的趨勢等三個層次,探討了鄉村社會變遷的理論必然性;從我國鴉片戰爭后的現代化百年訴求、新中國后開啟的工業化進程、改革開放的中國特色現代化探索等三個層次,探討了我國鄉村變遷的歷史必然性;接下來,從中國工農城鄉關系的現實發展,探討了我國鄉村變遷的現實必然性。作者通過三重邏輯分析,使鄉村問題從立體上顯現出來,以此構成了鄉村變遷的邏輯體系網絡。縱觀全書,邏輯清晰,結構簡練,但內容豐富,給我們研究鄉村問題提供了很好的邏輯分析范式。
《論中國鄉村變遷》 陳文勝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1年5月出版
ISBN:9787520180030 定價:89元
購買方式:
把握趨勢,明確未來方向,科學預判研究對象發展演變的路徑。鄉村問題是伴隨鄉村發展的永恒主題,農業農村現代化無止境,鄉村變遷就不會停止,因而研究鄉村問題必須明確其未來的演變方向。本書研究鄉村變遷,并沒有給出鄉村變遷發展的具體結論,而是只對其變遷的趨勢進行把握。作者根據馬克思主義關于城鄉關系的經典論述,以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矛盾為主線,以城鄉融合發展為取向,研判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現狀,按照“理論分析-現狀研判-路徑選擇”的研究思路,對鄉村經濟發展、社會結構、鄉村文化、鄉村治理等四個主要方面的變遷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科學回答了全面鄉村振興中鄉村向何處去的問題,探明了我國鄉村變遷發展路徑,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和實踐提供了智庫參考,為我們研究鄉村問題提供了很好的方法論借鑒。
本書是作者基于自己的博士論文基礎上完成的,因而學術規范,理論性強,研究方法實用,是一本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價值的好書,為研究鄉村問題提供了可借鑒的研究范式,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分析問題的方法。
(作者系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21年6月25日 第3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