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杜鷹等:再識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路徑選擇

[ 作者:杜鷹?尹成杰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7-12 錄入:王惠敏 ]

“十四五”時期,我國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面臨許多新課題。我國人多地少、小農戶經營特點突出,有類似資源稟賦特征的日本、韓國等國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曾大幅降低食物自給率、發展高附加值農產品。在必須保障糧食自給率的情況下,如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緣政治變化給全球糧食安全帶來新挑戰,如何應對?新時代鄉村建設如何統籌高速發展與綠色轉型?帶著這些問題,經濟日報邀請了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管理委員會委員、《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杜鷹,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指導委員會委員尹成杰等專家進行深入探討,從不同角度為我們探尋實現鄉村產業振興的現實路徑。

主持人:

黨中央明確提出到2035年鄉村振興要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要實現現代化,在我國特定的國情、農情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深化認識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路徑選擇和制度創新?

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

杜鷹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有兩個明顯約束。

一是供給側的組織結構。與日本、韓國等國類似,我國的農戶屬于典型的東亞小農戶類型,有四個基本特點。小規模,目前全國2.2億農戶戶均經營的土地規模只有0.5公頃,加上流轉的土地,也僅有0.7公頃。半自給,我國很多農戶不是為賣而生產,而是把家庭消費剩余的農產品在市場上出售。兼業化,2019年,農業收入占農戶總收入比重的平均數是36%。非法人化,發達國家的農場主有法人資格,而我國的農戶多是自然人,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二是“人多地少水更少”的資源稟賦特征。人多地少,戶均經營規模小,不利于生產的標準化和市場化。盡管面臨多重約束,當前,我國農業領域也出現不少有利于現代化發展的階段性變化。

農業的物質基礎和裝備條件顯著改善。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國家對重要農產品實行保護性收購政策,先后啟動了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高標準農田、水庫除險加固、動物疫情防治等重大農業工程。

在農業結構性矛盾倒逼和消費需求升級的拉動下,農業產業結構變革深入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趨勢,為農業注入新要素、新技術,農業出現新業態、新功能。

新型經營主體大量涌現,土地規模經營加速。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承包耕地流轉率達到36%,全國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總計300多萬戶。實現土地的規模經營不僅靠土地的流轉,還有托管,全國約有36.9萬家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民提供托管半托管服務。

2004年至2019年間,我國農業與非農產業勞動生產的比值從6.85倍逐漸下降到4.38倍。相較過去,農業勞動生產率已經進入了一個更快提升的階段。

未來,推進我國農業現代化要立足國情農情,可以從五個方面著力突破。

第一,正確處理糧食安全和發揮比較優勢的關系。資源稟賦局限疊加特殊的國際環境,必須保持糧食高自給率,這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帶來了系列復雜問題。既要發揮比較優勢,又要確保糧食安全。

一方面,我國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的方針,飯碗里主要裝中國糧,不能片面強調比較優勢,不能照搬日本和韓國的發展路徑。

另一方面,要全面準確理解糧食安全戰略,根基是能力安全,核心是口糧安全,本質是食物安全。能力安全又分為三個方面能力,第一是綜合生產能力,第二是儲備調節能力,第三是國際資源掌控能力。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并不是要求全部自給,而是應該更加主動更加自覺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安排好國內的生產結構和生產力布局。

第二,堅持分區分類,不搞一刀切。分區是分地區,分類是分品種。從國際上看,較成功的農業現代化模式大體是兩種。一種是大規模土地經營的發展模式,另一種是以以色列、荷蘭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道路。我國人多地少,農業現代化總體上更適合走后一條道路。但是,也要看到我國地域差別極大,比較優勢各不相同,不同地區可能會走完全不同的路線。比如,在以大田作物為主的地區,土地規模經營加基地化的特征更明顯;以經濟作物為主的地區,技術要素占的比重就會更高。

第三,積極穩妥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大力培育新主體。我國農業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是25%,屬于東亞小農戶類型。怎么推進土地的規模經營?一要突出重點,從區域差別大的實際情況出發,重點發展糧食產區的土地規模經營。二要主動引導和充分利用農戶分化的趨勢,推動土地由一般農戶向有核心競爭力的農耕者流轉,培養核心農戶和職業農民。三要規模經營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促進土地的流轉集中,另一方面大力提倡托管服務。四要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重視農民合作社的發展,在條件成熟的時候,自下而上地推動建立更高層次、功能更加完備的農民合作社聯盟。

第四,努力實現農業技術的突破。技術突破涉及路徑選擇,路徑選擇主要受稀缺要素決定。當前,我國土地資源最為稀缺,這決定了發展農業技術的路線要以提高土地生產率的技術為基礎,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技術為主導。與1978年相比,當前我國種糧面積約減少了7000萬畝,糧食產量約為當初的2.4倍,主要依靠的就是技術進步,種子革命大幅提高了土地勞動生產率。未來,要花更大的力氣去發展機械、生物、人工智能和環保四項重大技術。

第五,強化和完善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強對農業支持保護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并不矛盾。發展農業不能排斥市場,但完全不支持不保護也不對。農業產業相對弱勢,只有依靠政府支持,才能更好和非農產業在市場里競爭。支持農業一要重視總量,近年來,政府投資占農業產值比重有所下降,應當引起注意。二要重視質量。制定差別化和精準的補貼政策,提升補貼效率,同時,把財政工具和金融工具結合起來,撬動更多的社會資金增加農業投入。

主持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沖擊,加劇了世界糧食系統的脆弱性,也引發大家對于糧食安全的擔憂。請問您對當下我國糧食安全和今后的糧食生產怎么看?

要把糧食生產擺在重要位置

尹成杰

從全球來看,糧食安全面臨新的風險和挑戰,不可預見性和復雜性增加,應對難度加大,疫情嚴重國家糧食生產和供給的風險在加快向其他國家傳導和擴散。

主要有以下表現。一是地緣政治變化和疫情導致非傳統的風險因素累積。比如,一些國家在糧食市場和供給上采取限制性政策和措施。二是疫情和自然災害導致世界糧食生產和供給的格局發生新的變化。比如,一些非洲國家疫情嚴重,自然災害嚴重,對全球糧食流通體系造成沖擊。三是疫情和自然災害加劇了糧食供給的不平衡性。2020年全球的糧食產量是27.42億噸,足以養活77億多人口,但糧食供給不平衡性凸顯,全球遭受饑餓的人口不降反增。四是全球糧食購買能力不平衡性突出。疫情導致全球失業人口增加,收入水平下降,購買能力降低。

從國內來看,我國糧食發展與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也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主糧將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稻谷和小麥供給充裕,玉米略顯偏緊,大豆、食用油供給能力提升與仍需大量進口并存,糧食供求基本平衡與結構性矛盾突出并存,糧食產量保持穩定增長與糧食消費逐年增加并存。

一是我國糧食的增產率低于糧食消費增長率。有關專家做了一個統計,2010年到2020年這11年間,我國糧食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35%,糧食消費為3.87%,這決定了我國糧食的長期供求總體上是偏緊的。二是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增加了新需求。一方面,城鎮化需要占用一部分耕地和淡水資源,減少一部分農業資源;另一方面,商品糧的需求增加。隨著我國農民工加快向城市轉移,糧食消費模式由“自產自消”轉變為消費商品糧,商品糧需求明顯增加。三是我國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對糧食生產的制約明顯。四是部分地方存在耕地非農化,糧田非糧化傾向。五是我國大豆、食用油和蛋白飼料缺口較大。2020年我國進口大豆突破1.2億噸,油料的自給率僅有25%左右。六是依靠國際市場解決我國糧食需求的空間越來越小。

總結我國糧食發展與安全的基本經驗,最為重要的就是堅持把“三農”工作擺在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地位,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糧食發展與安全之路。

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糧食安全理念。堅持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發展戰略,建立機制保障,既要健全完善農產品價格補貼政策,讓農民種糧有錢賺,也要強化政治責任和政治擔當。

始終堅持把發展糧食生產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任務。特別是糧食主產區,要把發展糧食生產和產業化擺在重要位置。

切實解決我國大豆、食用油和蛋白飼料供給突出的短板問題。把解決短缺的基點建立在選擇和培育種植我國自有的高產油料作物上。

把糧食發展與安全擺在“十四五”規劃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位置。把糧食發展與安全作為加快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的基礎,作出重大戰略性部署和安排。

大力推進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創新發展。以新的發展理念為指導,以創新為動力,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大力提升“農業兩區”現代化水平。

制定和強化生產保糧、節約用糧的政策措施。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政策力度,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扶持,調動地方政府抓糧、農民種糧、合力保糧、社會種糧的積極性。完善對糧食生產的宏觀調控,創新和完善耕地糧用的補貼政策,扶持種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糧食新品種研發和科技創新政策,規范耕地跨區占補平衡政策。

牢牢守住糧食安全的“一條紅線”和“兩條底線”。“一條紅線”是18億畝耕地,“兩條底線”是7億畝糧田底線和15.5億畝的基本農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手中有地,心里才有底。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和應用。特別是要加快育種技術創新,應用現代育種技術,加大種子科研攻關力度。當前我國糧食品種的種子問題解決得比較好,關鍵是盡快改變蔬菜水果及畜禽種苗發展滯后的狀況。

建立健全現代糧食儲備體系。要把現代糧食儲備體系建設作為應對糧食災害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重大舉措,加快建設現代糧食儲備體系和流通體系。

健全糧食發展與安全的風險防控體系。當前,要采取有效措施減輕新冠肺炎疫情對糧食安全的沖擊,進一步加強抵御自然災害的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抵御風險的技術裝備,建立健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設施裝備和技術體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2021年7月4日 有刪減)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在线v日本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 夜夜夜夜夜国产区 | 亚洲第一区欧美日韩 | 亚洲合成久久久久久久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