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8年城鄉二元制度實施以來,鄉村成了被社會輕視、歧視甚至仇視的“談農色變”之地,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人人都想逃離。從制度設計看,既想從鄉村索取剩余,又厭惡鄉村是個包袱,有些人恨不得把鄉村一腳踢出地球,他們認為是鄉村的拖累才使中國發展得這么慢。一股濃濃的“鄉仇”彌漫在中國社會長達半個世紀。他們沒有看到正是由于鄉村的支撐才使中國發展這么快!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以農養政的結束,代之以工養政、以商養政的開始,加之二元制度的逐步瓦解,中國的鄉村正發生著深刻劇烈的變化,資源單向流入城市的時代已告終結。一些環境優美、風光秀麗的鄉村,正成為社會追捧的養生之地、旅游勝地、投資興業的熱土,尤其在人類財富積累已進入第五階段的健康養生階段和即將問世的汽車無人駕駛時代,鄉村將成為井噴式消費之地。坊間戲言:現在是窮人進城,富人下鄉;忙人進城,閑人下鄉;為生存的人進城,為生活的人下鄉。“鄉仇”成了“鄉愁”。
鄉土文化正在隨著鄉土社會的轉型而轉型,呈現四大特征
一是后喻時代。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把文化分為三階段: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就是農業社會時代,文化是穩定的,生產和生活是一套傳統的辦法,農業文化傳承就靠先輩的經驗積累,然后向后輩傳遞。到了工業時代,叫并喻文化,就是技術可以在同代人里傳播,不需要那么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到了今天的信息時代,叫后喻文化。科技高度發達,年輕人比老年人思維敏捷,接受新事物能力強。現在的鄉村已經進入了后喻文化時代,年輕人發揮了主導作用。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年輕人利用電商平臺,嫁接各種服務于鄉村的資源,促使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高度融合發展。
二是多元時代。發端于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民工潮”是一個改變中國、影響世界的人口大流動。鄉村人口的大流動打破了村與村、縣與縣和省與省之間的區域界限, 改變了農民傳統僵化的思維方式,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像他們這樣渴望看到外面,他們在多少地方打工, 就浸染多少種文化,給鄉村社會帶回多元、開放、豐富的文化要素。
三是非參與時代。長期以來, 鄉村文化依靠的是農民自我參與、自娛自樂的民間歌舞、民間戲曲、民間技藝、民間說唱以及民間工藝等形式得以世代沿襲和傳承,高蹺隊、秧歌隊、玩龍舞獅等過去僅春節活動就長達月余。現在的農民整天面對的只是無法置身其中的電視、收音機,兒童所關注的不是電視就是游戲機,甚至是VR(虛擬現實)。新的故事敘述形式和新的娛樂載體讓鄉村的居民棲息于此,生活卻在別處。
四是逆鄉土時代。長期以來,我們公共資源的配置一直是重城市輕鄉村,特別是在公共教育上,十多年的撤點并校導致了農村學生的上學遠、上學難、上學貴。不能就近上學帶來的額外負擔比要錢的教育還貴,到鎮上借讀一年至少要多花八千到一萬元,到縣城借讀一般要花一萬五到兩萬元。絕大多數孩子不在本鄉本土讀書,遠離鄉土生活,他們的知識結構也同時遠離鄉土,被城市化,鄉土文化傳承后繼乏人愈演愈烈。
鄉土社會的轉型帶來鄉土文化的再生轉型,但不論如何轉, 怎樣變,以鄉為基點的活動范圍不會變,以土為基礎的生存依托不會變。只要人類還需要吃飯,就需要農業;只要農業存在,就需要農民;只要有農民,就會構成彼此相連的鄉土社會,生成獨具特色的鄉土文化。
鄉土文化需要重建,重在抓好六個方面
1.堅持三個守住。一是堅守原點。農業文明是中華文明也是人類文明的源頭,不要一提鄉土就是落后的、腐朽的、應該拋棄的。18世紀之前的農業文明時代,中華民族一直是人類文化的引領者,幾千年的積淀要堅守。國家文化自信的基礎是老百姓的文化自信,不可妄自菲薄,鄉土文化是根是源是靈魂, 堅守這個原點就守住了中華文化的靈魂。二是堅守初心。鄉土文化是以適應鄉土為基本特質的。所謂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首先是“人化”,即以本土人共有的意志形成的生活樣式。西部山區的農民告訴賈平凹“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遠了”。中心和邊緣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應以當地人觀念和認知為基準。其次是“化人”,即不論你來自何方,多么文明,到了這個地方都要遵循這個地方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外來的文化或文明能不能被當地接受,為當地所化, 主動權在本土,而不是外人,外人不要輕易干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所欲”也不能強加于人。趕農民上樓就違背了初心。三是堅守自我。每個人既是鄉土文化的載體,又是傳承者,也是創造者。作為載體,要注意學習掌握傳統;作為傳承者,要注意宣傳發揚光大,主動“化人”;作為創造者,要不斷自覺地吸收先進的外來文化、現代文化。在鄉土文化建設中,每個生于斯長于斯的人都不可以置身其外,都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義務。
2.從傳統中傳承。文化是刻在心里的信條,制度是寫在紙上的約束,制度當然也是文化。不能穿拖鞋背心上班是文化,必須穿西服打領帶上班是制度。文明是人類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文化、制度、器物構成文明的三個維度。傳統中有精華有糟粕,傳承傳統,要分清二者。我們講孝,開展回家運動,但24孝圖中的愚孝要剔除。我們弘揚世家大族優秀的家風家教家訓,但嚴酷的宗祠懲罰制度要廢除。
3.在發揚中發展。把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必須在傳統中不斷發展,隨著科技的發達、社會的進步、人們需求的日益升級,不發展就會被淘汰。傳統需要“活化”, 《清明上河圖》在上海世博會重新被賦予生命。活化要注意不能過度商業化,是建設性破壞,還是破壞性建設要分清。私有制時代農民是無償勞動,大鍋飯時代農民是無效勞動,今天毀壞資源破壞環境就是有害勞動。吸收外來和新鮮的文化,則要注意別什么都要,要有揚棄升華,有一種審美的高度。
4.重塑新鄉賢。貴族精神的特點就是“三自一擔當”,自尊、自明、自律,敢于擔當。貴族子弟云集的英國伊頓公學,兩次世界大戰學生參戰死亡率40%多,整個英國參戰600多萬人,死亡率只有12%,足見貴族的擔當精神。實際上在中國的鄉村,延續上千年的耕讀傳家的傳統,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比較樸素的貴族傳統。其中鄉賢就處于核心的作用,他們是鄉土文化的精靈,是標桿,是方向,是牽引器,是動力源,沒有鄉賢的社會就沒有活力沒有動力沒有主力。今天,重塑新鄉賢要著重這幾類群體,一是離退休人員葉落歸根,二是大學生村官,三是城歸農民工, 四是接受優秀家風家教家訓熏陶的世家大族、名門望族的后裔,五是新富賢能者。應培養他們的勇氣、慷慨、正直、自尊、擔當等品質, 促使他們投身到鄉村的扶貧事業、鄉村公益建設等方面。
5.創新五大制度。一是創新新農村產權制度。調查和摸清農村集體資產的家底,創新多種形式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確保和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益。二是創新農村經營制度。在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完善“三權” 分置制度,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權的適度流轉。三是創新農業支持保護制度。把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同農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區分開來,發揮市場主體在農產品價格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場價格的信號指示與資源配置的作用,把支持保護政策扭曲價格的效應最小化。四是創新城鄉融合發展制度。積極利用鄉村旅游、田園綜合體以及特色小鎮等新產業、新載體和新媒介,暢通公共資源、經濟要素在城鄉之間的流通,實現資源和要素的雙向流動,促進城鄉的融合發展。五是創新鄉村治理制度。理順傳統治理方式與現代治理方式的關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6.四生五意契合。四生五意就是生產、生活、生態和生意。所謂生意有兩層含義,即市場的繁榮和由“四生”孕育出的新的文化創意。重振鄉土文化,生產不能脫離生活,生產、生活不能脫離生態, 生意不能脫離生產、生活和生態。四者互為因果,互相促進,這樣才能打造出高品質的生活、高效率的生產、高文明的生態、高收入的生意以及高水平的文化。
我們不能阻擋鄉村的變化,但是我們必須留住鄉土文化!有文化的鄉土才能留得住鄉愁。
(作者系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農經學會副會長,中國農村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首席專家;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發展觀察》2018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