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人類狀況的社會工程何以成功?
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這兩大國家戰略,需要從國家的視角加以考量。聯系著名政治學家斯科特(2004)的經典著作《國家的視角》中“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失敗的”之問,我們從國家的視角考察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這兩大國家戰略,需要探討“那些試圖運用國家的力量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是如何成功的”。
脫離貧困是對人類社會狀況的最大改善,也是人類的最大期盼。在現代化進程中,貧困問題主要集中于農村地區。那么,應該依靠什么力量實現脫貧?首先,長期處于深度貧困狀態的農民往往自我脫貧無力。其次,市場機制也有其限度。市場作為資源配置機制,總是向能夠獲得最大收益的地方配置。農業產業的弱質性使農村與城市存在差距,即使消滅了絕對貧困,也會存在大規模的相對貧困。中國得以在較短時間內徹底消除絕對貧困依靠的是國家的力量和投入,發揮的是國家集聚和分配資源的特性和能力。
脫貧攻堅是舉全國之力改善貧困地區人們生存狀況的社會工程,具有“硬脫貧”的特點,即具有時間性、戰役性、突擊性和強推性。而鄉村振興是由國家發動和實施的一項改善中國農村人口整體狀況、從根本上消除長期以來的城鄉差距、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宏大的且可持續的社會工程。與“硬脫貧”相比,“軟振興”具有戰略性、規劃性、復雜性和內生性,需要超強的智慧、韌性和耐心,尤其需要處理好傳統與現代化之間的關系。具體來說,涵蓋以下四對關系。
一是自然狀態與國家狀態。中國歷史上雖是以農為本、以農立國的國家,但是國家不直接介入農業農村,農業農村發展處于自然狀態。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業農村發展不再是自然狀態,而是進入國家狀態。國家廣泛而深度地介入農業農村的現代化進程時,需要遵循農業農村發展的自然規律。
二是自然變遷與規劃變遷。自然狀態下的農業農村是一種基于社會內在機制的自然變遷。作為國家工程的鄉村振興是一種規劃性變遷,即通過人為的行動引導鄉村向振興的目標變遷。規劃性變遷對規劃要求高,規劃不當或強制性推行都有可能造成振興失敗。因此,鄉村振興要合理配置各類資源。
三是簡單化與復雜性。斯科特(2004)通過對國家機器特性的分析認為,那些試圖改善人類狀況的項目失敗的關鍵在于現代國家“簡單化”“管道式視野”和“標準化”的基本特征。“清晰性是國家機器的中心問題”,為了使某些現象更清晰,更容易被度量和計算,現代國家往往在復雜和難以處理的事實面前只集中關注有限的一些特征。鄉村振興是國家發動和實施的一項社會工程,目的是改善農村社會狀況,因此要避免將復雜和難以處理的事實簡單化。
四是現代化與鄉村底色。傳統鄉村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成長,鄉村振興則要求鄉村走向現代化,現代化與傳統之間蘊含著內在的張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鄉村時提出“鄉愁”理念,其有兩層含義:一是只有鄉村振興才能記得住鄉愁,如果沒有鄉村振興,“鄉愁”只能是“愁鄉”;二是在鄉村振興中“記得住鄉愁”,這意味著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建設要避免標準化、簡單化,要讓鄉村具有鄉村的特性,處理好現代化與鄉村個性之間的關系。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華中師范大學資深教授、政治學部部長,教育部首批文科“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