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紅宇:鄉村振興與企業家責任

[ 作者:張紅宇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07-18 錄入:曹倩 ]

2022年7月13日,由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原中國扶貧基金會)、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創新與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非營利組織法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社會企業與鄉村振興”座談會在京舉行。本次會議以“發揮社會企業優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深入探討了社會企業如何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中國農業風險管理研究會會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做了“鄉村振興與企業家責任”的主題演講。

鄉村振興從黨的十九大提出以來,迄今為止五年時間,成就是方方面面的,無論從生產的角度,生活的角度,還是從生態的角度觀察,無論是農業、農村、農民三個維度觀察,我們的進步都是歷史性的。這些歷史性的進步歸功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也歸功于億萬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企業家們也發揮了重大的作用。無論是我們的國有大型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甚至一些外資企業,在這個過程中都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正是因為全黨全社會包括企業家的共同努力,鄉村振興已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果。所以我今天很愿意以“鄉村振興與企業家責任”為題目,跟大家報告三個方面的觀點。

一、 鄉村振興成就巨大

黨的十八大提出鄉村振興這個歷史性話題以后,五年的時間我們在鄉村振興的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方方面面的成就非常的明顯,這種成就不僅推進了中國經濟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在全世界的范圍來看,中國的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也有了堅實的基礎。講成就巨大,我以為可以從三個方面來檢索。

從農業來看,最大的表現,我們中國人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糧食連續十幾年保持只增不減的態勢。2021年我們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之下,中國糧食總量仍然達到6.83億噸的歷史高度,肉類實現了恢復性的增長,達到了8990萬噸,水產品總量達到了6464萬噸,總量世界第一,人均占有水平也遠遠超越世界平均占有水平。與此同時,我們在蔬菜、水果、在多元化的農產品供給方面,成就都是非常巨大的,滿足了中國人吃飽、吃好、吃出花樣。中國以占世界9%的耕地養了世界20%的人口,提供了世界25%以上的重要農產品產出。也就是說中國人吃飯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里,而且飯碗里面還裝的主要是中國糧,更不要說蔬菜、水果等重要農產品也都是靠自給來滿足需要的。

從農民來看,最大的成就,我們取得了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巨大成就。按照2010年的標準,按照2012年的統計,9899萬的貧困人口,12.8萬個貧困村,832個國定貧困縣,在2020年底全部摘掉了貧困的帽子,走出了貧困的行列,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最大群體的絕對貧困問題徹底消除,這項成就載入史冊,令世人刮目相看。與此同時,農民收入連續多年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連續多年超過GDP的增長速度。2021年中國的農民收入增長高達9.7%,超過城鎮居民收入2.6個百分點,以至于城鄉之間收入差距由2009年的歷史最高點1:3.33縮小到去年的1:2.5,因此,從農民來看,成就也是非常巨大的。

從農村來看,成就更是令世人為之感嘆。水、電、路、氣、房,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全國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網絡寬帶,60%以上的農民使用上了衛生廁所,80%以上的人居環境,包括我們的村容治理,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從公共服務來看,我們的成效也是巨大的。教育、科技、文化、醫療救助和社會保障,最重要的教育,最重要的醫療救助,最重要的社會保障,我們的進步都是非常巨大的。人居環境改善,我們聚焦農村廁所問題,聚焦農村的面源污染問題,聚焦我們的環境整治問題,成績也是非常令人矚目的。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以后,我們在農業生產、在農民生活水平提升、在農村面貌的改善方面,真正的取得了一日千里的進步速度,農業由傳統向現代轉變,農民由貧窮向富饒升華,農村由滯后向繁榮進步,為我們下一步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為我們國家的現代化夯實了堅實的基礎。這個過程是集聚各方力量的過程,這個過程我們的企業家在里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這些年我們調研了很多的企業,無論是國有的,比如中化集團,包括中建集團,包括中國電力,我參加他們相關的一些活動,包括進行相關的培訓,這些國有企業應該講這些年,包括“萬企興萬村”,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包括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都發揮了企業應有的作用,包括企業的行為導向,為我們提升鄉村振興的質量都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甚至包括民營企業,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阿里巴巴、京東,房地產企業,如碧桂園,且不要說新希望,伊利、蒙牛,包括雙匯這類的農業企業,甚至外企,外資企業,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我就知道三星集團、可口可樂,包括星巴克這類的企業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他們對中國農村的進步也發揮了他們應有的積極作用。這是我想講的第一點,鄉村振興有堅實的基礎,成效巨大。

二、 鄉村振興重在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是全方位的,產業興旺,生態宣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涵蓋了農業農村方方面面。鄉村振興管全面、管長遠、管根本。無論是應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還是應對不穩定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還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怎么樣有效地使疫情得到遏制。堅持穩中求進,在農業、在農民、在農村,在生產、在生活、在生態三個維度框架之下,重中之重還是要聚焦產業。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我也發表了一些相關的文章。反復講鄉村振興重在產業振興,產業管長遠,產業管就業,產業管收入,產業更事關14.12億人吃飽、吃好、吃安全。

我們的企業家,包括我們的企業行為這個角度來講,推動產業振興我們大有文章可做,或者說我們有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力量和展示自己的機會。以為產業振興可以聚焦四個大的方面,也就是說企業家們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有所作為。

第一,關注糧食產業。悠悠萬事,吃飯為大,中國的飯碗要牢牢地端在中國人的手里,中國的飯碗必須裝中國人自己產的糧。企業家們在糧食安全上怎么發揮我們的作用?我剛才講到了中化集團這兩年通過MAP模式致力于服務農民效果很好。我們有些企業,比如河北的金沙河集團,做面粉的,這些年租賃農民的土地生產小麥,在河北搞了幾萬畝,到安徽又搞了幾萬畝,不僅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而且企業在這個過程中有了充分的存在感,效益也是非常好的。比如今年的小麥1.5元/斤、1.6元/斤,這種價格不僅對老百姓有吸引力,對企業也有吸引力,所以我們的企業怎么樣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你怎么樣幫助農民提高農民帶動農民,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化服務怎么樣體現你的存在感,中國的飯碗牢牢地端在中國人手里,中國的企業有責任。

第二,關注富民產業。重視民生問題,我們講發展富民產業,“一縣一業”、“一村一品”,這個方面我們這些年企業無論在黃河以北還是在長江以南,或者說黃河和長江中間,我們的企業都展示了在豐富農產品總量供給、以及在豐富燦爛的多元化農產品生產供應方面我們發揮的作用,比如肉蛋奶的供給,又比如蔬菜水果的供給,這種集約化,這種勞動密集、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產業,我們為什么成為全球最大的蔬菜產出大國、最大的水果產出大國?陜西的蘋果、江西贛南的臍橙、南方山區的茶葉生產,包括福建這種地方的蘑菇產業,很多都是企業行為所致,為農民就地就近就業,為農民增加產業收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第三,關注高效農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保障供給鏈,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中國農業的競爭力,靠普通農民是個很重要的方面,但是更重要的還是要靠我們企業家怎么帶領普通的農民,怎么引領中國現代農業的方向,你比如在茶葉產業的競爭力提升方面,我們怎么樣確保我們的茶葉走出國門,在全球體現中國茶葉的競爭力。又比如蔬菜,我們每年創匯140多億元,這些蔬菜怎么走出國門?顯然是企業家的行為。又比如我們的養殖性水產品,我們的企業家怎么樣表現出我們的力量所在,怎么樣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要有所作為,使中國農業彎道超車,資源性農產品方面如果說我們暫時缺乏全球競爭力,但是我們在勞動密集、資本密集甚至技術密集方面,我們都有競爭力。而且從長期來看,我們在園藝性產品,我們在畜牧產品,我們在水產產品,這三個大的方面,包括農產品加工產品方面,我們都有絕對的全球競爭力的潛力所在,關鍵是我們怎么抓,要聚焦重點。

第四,關注綠色產業。看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通過綠色產業的發展,提升我們的森林覆蓋率,包括我們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引領農民減少化肥農藥的投放量,提升我們的科技水平,我們在技術引領方面,包括智能溫室,包括我們的大棚生產,包括高端的農產品加工業,包括我們第三產業,農頭工尾、糧頭食尾,這幾個大的方面,我們都有綠色文章可做,農業要為國家的“雙碳”目標,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做努力,我們怎么樣為“雙碳”目標做出貢獻,實現我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我以為鄉村振興重在產業振興,企業家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講有用武之地,有我們巨大的發展空間。聚焦糧食,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聚焦富民產業,引領農民充分就業,增加農民收入;聚焦高效農業,重在提升中國農業的競爭力;聚焦綠色產業,重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是我想報告的第二個大的問題。


三、 充分發揮企業家的引領作用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邁向新的高度,就需要我們集聚全社會的力量,這個全社會的力量重中之重,要發揮農民群眾或者說農民主體作用,或者說大國小農這個國情之下,我們怎么樣釋放我們2億分散的從業農民的積極性,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引領農民、提高農民、發展農民、組織農民,最后富裕農民,事關重大。我以為企業家精神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得到充分的演繹,得到充分的升華,得到充分的體現,真正形成一大批具有“一懂兩愛”情懷的企業家,也就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這是中央對“三農”工作隊伍的要求,也是對所有的企業家們的要求,從這個角度來講,我以為我們釋放企業家精神,釋放企業家情懷,應該在三個方面有所作為。

第一,要有情懷。愛農業的情懷,愛農民的情懷,愛農村的情懷,愛國家的情懷。中國人有自己的血脈,有自己的精神傳承,無論做什么產業,尤其是做農業產業,核心當然是企業要運轉,企業要實現可持續,但是怎么樣把自己企業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和我們整個農業現代化的命運綁在一塊。能夠做大做強的農業企業,企業家們都有深深的情懷。我跟新希望集團,中化農業集團,包括金沙河的企業家們和碧桂園農業企業的領軍人物有接觸,我以為他們成功的奧秘真的是對農民、對農業、對農村、對國家、對黨有深深的情懷,沒有這個情懷,這個事業做不大,如果說滿腦子只想賺錢,今年沒問題,明年就很難說,明年如果沒問題,那后年就一定不能維持。只有把你的情懷和國家的利益、和黨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綁在一塊,才能長久,才能做大、做強、做長遠。

第二,要有創新精神。我們的農業企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當然可以發揮在某些方面的基礎性作用,但更重要的是發揮引領作用,基礎性的農產品生產,糧食生產、肉類生產老百姓可以做,但是高端的農產品,包括科技,比如科技型的農業企業,舉個簡單的例子,藏糧于技,藏糧于地。在藏糧于技,中國的種業革命方面,基礎性研究國家隊應該發揮作用,但在應用研究方面,包括在我們的育種方面,推廣方面,我們的企業家應該怎么產生自己的作用?又包括高端水果、高端蔬菜,我們的畜牧產品,這些年的單產水平在不斷地提升,這里面企業家精神發揮了重大的作用,和我們的創新意識密不可分。

第三,要有社會責任。企業家精神最重要的體現是社會責任感,也就是說利潤分配是怎么樣的。包括我早年在農業農村部工作的時候,我們對工商資本進入農業,一方面支持,一方面也有一些限制條件,限制條件就是不能搞非糧化、非農化,不能侵犯農民的利益。支持什么、鼓勵什么,鼓勵你有情懷,鼓勵你有社會責任。我經常舉個例子,大到一年你掙1個億,掙10個億,小到一年你掙100萬、1000萬,或者10萬、8萬,你掙了,10%還是1%給農民,真的是不一樣的,你掙了1萬元,你讓跟在你屁股后面的老百姓掙100元,今年跟你在一起干,明年就不跟你在一起了,你說你掙1萬,你2000元給了農民,還有幾千元你說我還要投入再生產,我還要給我的員工,那么農民愿意跟著你干。所以公司+農戶+合作社,不管怎么加,這個過程的實質是利益分割的過程,讓農民增加收入,讓農民有共同富裕的目標,讓農民有富起來的感覺,就是企業家責任的體現,在這個過程中怎么樣增加農民收入,怎么樣幫助老百姓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怎么樣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這三個東西要把它串起來,也就是企業怎么樣做大,農民怎么樣富起來,然后我們的發展目標怎么跟國家的農產品充分供給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我們的企業才能做大、做強、做長遠。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日報新媒體平臺“人民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宅男宅女一区二区 | 日本片高潮在线观看 | 一本清到视频在线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日本 | 精品97免费公开视频 | 日韩欧洲旡码专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