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基礎,本質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包括農民生產能力的現代化、生活方式的現代化、思維方式及價值觀的現代化三個方面。農民現代化滯后集中表現在農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質偏低;未能樹立健康意識,養成現代生活方式;公共意識欠缺,個人主義突出等方面,應從農民主體意識、城鄉二元結構制度、農村教育質量等三個方面分析農民現代化滯后的原因。立足職業教育促進農民現代化的現實功能,要建立城鄉融合發展機制,推動優質職業教育資源通向鄉村;建立健全農村人力資本積累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機制;開發面向農民現代化的職業教育內容與框架;構建面向農民現代化的適應性培訓模式與手段。
關鍵詞:農民現代化;職業教育;農民教育
中國式現代化既具備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其中,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最大現實與關鍵基礎。從中國式現代化“人口規模巨大和共同富裕”這兩個基本特征看,當前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在長期占中國戶籍人口最大比重的農民群體身上。要實現人的現代化,就必須要幫助農民群體走向現代化。不難發現,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蘊含的底層邏輯是“以人為本”,可以說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為中心”的現代化。這一點,同樣體現在中國鄉村的現代化進程當中。基于農村在我國的重要戰略地位和現實狀況,可以說,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也就沒有中國式現代化的最終實現。農民是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體,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也必然以人的現代化為中心,最終體現為農民現代化。
一、農民現代化的內涵及其內容框架
(一)農民現代化的內涵
現代化主要指農業向工業、傳統向現代、現在向未來的轉變,現代化的內容涉及經濟社會各個方面,包括人的現代化、教育的現代化、經濟的現代化等。作為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是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關鍵環節,具體體現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并以農民現代化為基礎。農民現代化是指農民在國家逐步實現現代化的大背景下,在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逐漸擺脫傳統因素的束縛,發揮主體性和主觀能動性,在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生活方式、生產方式、行為方式、農業生產技術和農民綜合素質方面逐步符合現代化發展要求的過程。從本質上看,這是農民實現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過程,是適應現代化社會發展的過程,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過程。
(二)農民現代化的內容框架
從本質上來看,農民現代化是實現人的現代化的過程,蘊含著“以人為本”的思想,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有學者將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解讀為人的勞動能力的發展、社會關系的發展以及自由個性的發展。這與人的現代化是人的能力、需求及個性的全面現代化這一顯著特征相符合。基于此,本文將農民現代化的主要內容定義為生產能力的現代化、生活方式的現代化、思維方式及價值觀的現代化。
1.生產能力的現代化
勞動能力的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內涵之一,農民勞動能力的發展則集中體現為生產能力的提高。農民生產能力指農民在既定的技術條件下,通過引入農業生產要素而創造的可以相對穩定實現的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生產現代化既體現在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規模化與產業化方面,也突出體現在農業生產技術革新、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創新以及農業生產主體意識的改變與適應方面。這就意味著農民作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要完成現代化的轉變必須要在生產能力上有所提高,要有較高的生產積極性和文化素養,形成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新理念,具備專業化農業生產的知識和技能,能夠應用和推廣新興農業生產技術,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在國內農業生產成本快速上漲和大宗農產品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的雙重背景下,提高農民生產能力不僅是要提高農民勞動能力,更要加強農民的知識學習能力、科學技術應用能力、增收增產能力等,提高農業競爭力。從根本上說,生產能力的現代化是農民知識、技能與素養全面現代化的結果。
2.生活方式的現代化
所謂生活方式是指個體或群體生活活動的相對穩定形式,即人們為了生存、享受和發展進行的各種活動,包括人們的物質生活(衣食住行、勞動工作、社會交往等),精神生活(道德觀、價值觀、審美觀等)以及符合這些觀念的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等。農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主要指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現代化,具體包括穩定的經濟來源、健康的身體、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乃至參加社會、團體和社區活動的機會等。因此,農民要在現代化過程中轉變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質量,在社會交往和社會參與中豐富物質和精神生活。
3.思維方式及價值觀的現代化
人的現代化最為根本的是思維方式與價值觀念的現代化,也就是人格現代化。在阿歷克斯·英格爾斯的經典界定中,現代人的人格特征分為四個方面:一是開放的思維,相信科學與民主;二是包容的心態,尊重不同意見和觀點;三是強烈的探索欲,尊重事實和驗證,注重科學實驗和對未知的探索;四是遵守規則,辦事講求效率等。具體表現為樂于接受新的生活體驗、思想觀念、行為方式;接受社會變革;開放豁達,關注當下和未來;重視專業技能,了解工作和行業相關生產流程與原則等。農民要完成現代化轉變,則必須要在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上具備現代化的特征。受傳統農業文化的影響,我國農民在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上還具有很強烈的小農意識和以地方保守主義為主要特征的“群體文化性格”,農民在現代人格方面還有許多待改善的地方,如對待新經驗、新事物和社會變革的態度比較保守,缺乏現代科學精神,法制意識淡薄,公共意識欠缺等。
二、農民現代化滯后的問題表現及原因分析
(一)農民現代化滯后的問題表現
一是是農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質低。據2017年全國農業普查數據顯示,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共有31422萬人,其中具有初中以上學歷的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僅占8.3%。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我國農民文化水平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此外,農村“空心化”現象較為嚴重,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進城謀生,留守兒童、婦女和空巢老人較多,難以有效輔導和監管孩子的學習,家校合作效果不好,使得孩子的學習效果不佳,形成教育效果不理想的惡性循環。
二是未能真正樹立健康意識,養成現代生活方式。鄉村振興調查數據顯示,由于長期從事繁重體力勞動,農民普遍缺乏營養膳食意識,“吃飯吃飽”是大多數農民的飲食習慣,尚未養成“健康、營養、均衡”的飲食理念,約40%的農民沒有控制飲食中油、糖、鹽比例的意識,超過一半的農民不關心如何保持健康。調查樣本中只有23.6%的農民有主動體檢意識,農民生病依賴封建迷信的做法仍時常發生在一些農村偏遠地區。從整體上看,農民的健康意識和生活方式仍然有待改進。
三是公共意識欠缺,個人主義突出。目前我國農民還存在著對待社會變革態度比較保守,政治、組織和社會治理參與程度較低,社會交往仍以血緣、親緣和地緣關系為主等問題,具體表現為農民政治參與度不高,且參與意識薄弱。大多數農民認為村莊事務是由村干部負責的,與自身沒有太大關系,持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對村級公共事務并不關心,參與意識不強,對社會事務參與度較低,認為“麻煩”“不懂”。農民的社會交往活動欠缺現代社會的特征與意識,活動范圍較小,往往局限在家族圈內,以村里的紅白喜事為典型代表。農民群體個人主義突出,重視個人私利,輕視集體利益,毀約、違約等失信問題較多,具體表現為部分地區出現了經營土地的短期行為,過度使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土壤生態環境不斷惡化;還有為謀求利益而生產“美容豆芽”以及含有毒素的土豆等農產品,造成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
(二)農民現代化滯后的原因分析
在現代化進程中,農民現代化滯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整體來看,農民融入現代化的意識不強是影響農民現代化實現的思想桎梏,城鄉二元結構是阻礙農民現代化的制度性根源,農村整體教育質量不高是農民現代化滯后的關鍵原因。
1.思想桎梏:農民融入現代化的意識不強
農民的現代化本質上是人的現代化,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實現農民現代化需要發揮農民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現代意識。而目前我國農民對待社會變革態度比較保守,政治、組織和社會治理參與程度較低,社會交往仍以血緣、親緣和地緣關系為主。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國農民的受教育程度還不高,影響了農民對新知識、新技能、新理念及社會變革等新興事物的接受程度。這也直接弱化了農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使得他們缺乏主動學習新技能以及融入新環境的意識。如在信息化工具運用方面,農民對新興智能設備接受較慢,缺乏信息獲取和辨別能力。農民使用電子設備發信息、打電話、刷視頻,卻很少利用信息化工具學習與農業生產技術、管理、經營、銷售有關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農民的小農思想和守舊意識較為強烈,現代化觀念難以形成。中國長期以來實行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農村交通不便、農民居住零散,農民群體逐漸形成了封閉守舊和安于現狀的小農意識。改革開放以后,許多農民在市場經濟浪潮中提高了商品意識和競爭意識,但整體來看,農民還未能擺脫小農意識、建立開放思維,排外、卡外思想嚴重,等待觀望思想嚴重,不思進取、小富即安思想嚴重。
2.制度性根源:以城鄉分割為特征的城鄉二元結構
城鄉二元結構是指以現代化大工業生產為主的城市經濟和以小農生產為主的農村經濟并存的經濟結構。這種二元結構是國家為推動工業化順利進行而人為推行的一種制度,由此衍生出了工農業產品價格制度、戶籍管理制度、農村土地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諸多制度規定。城鄉二元結構從制度上把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社會群體,使得城鄉之間的差異拉大。黨的十八大以來,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得到進一步完善,形成了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新模式,但從客觀上來說,到目前為止,城鄉二元結構尚未被完全破除。
戶籍制度人為地把社會分割成城市和農村,戶口在性質上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農村中年輕的高素質勞動力單向流入城鎮,而鮮有城市居民進入農村成為農業勞動力,直接加大了城市和農村的人力資源差距。與此同時,農村主要勞動力的缺失使得農村地區出現了“土地荒蕪無人耕、兒童成長無人伴、老人年邁無人養”等一系列問題,使得農業生產得不到發展,生產技術和經營規模也無法得到提升和擴大,加劇了農村地區的貧困和落后。另一方面,城鄉二元結構限制了農民身份的變遷。現代化的必然途徑是工業化,城市工業化使得農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入,涌現了一大批“農民工”。他們在城市中學習工業建設的技能,加速了城市工業化進程,然而,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卻因此失去了中堅力量。在二元戶籍制度下,“農民工”雖已不再從事農業勞動,大部分時間也不在農村居住,卻無法獲得城市居民身份,無法在教育、醫療、住房等公共福利領域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仍屬于城市外來務工人員或“新市民”。此外,在生活方式上,農民群體沒有過多的休閑娛樂活動,生活方式單一,進城農民往往難以適應城市巨大的生活和就業壓力,疲于處理子女教育、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等問題,與城市的快節奏生活脫節,導致他們既無法完全融入城市也無法回歸農村。
3.關鍵原因:農村整體教育質量不高
農民現代化進程的主要阻力是農村教育落后,教育質量不高,極大影響了農民現代人格的養成。調查顯示,歐盟28國所有從業者中有高中以上學歷的占比為33.9%,其中僅有8.9%的從業者為農民;美國獲得本科以上學歷的城市人口占比為41%,農村則僅有28%。由此看來,在全世界范圍內農民的受教育程度都是全社會最低的。長期以來,農村地區的教育觀念相對落后,培養目標偏離實際需求,對實踐應用、社會適應等能力的重視不足,且存在農村地區師資力量薄弱、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學條件落后、信息資源閉塞等問題,造成了師資生源雙流失的惡性循環。
首先,教育作為一種向農村社會滲透現代因素的重要手段,在農業、農村、農民的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積極作用。而目前農村教育中還存在嚴重問題,如教育經費不足、教育教學資源分配不均、農村地區教學人員配置不合理、對農村職業技能教育重視不夠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農村地區教育水平長期落后,現代社會的現代因素無法通過教育有效向農村滲透,教育的積極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
其次,農村教育主體的缺失也導致了農村教育的發展滯后。農民教育的主體定位模糊,教育部門、農業部門、科技部門、人社部門等單位責任分割,農民教育缺乏專門的責任部門。農技隊伍不穩定,技物分離,教育途徑繁多但缺乏有效整合,經常出現培訓內容重復和培訓對象重合的情況,一定程度上造成機構、資金、人員等資源利用效率低下。
最后,農民群體所擁有的技術知識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的要求。農民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力軍,文化素養卻普遍偏低,大多為初中以下學歷,缺乏專業的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術,停留在依靠經驗的生產階段,接受新技術和新知識的能力較弱。而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在習得現代知識、理念與技能后,因對鄉土文化的認同度不高,對農村的依戀程度不深,以及鄉村待遇差、機遇少等現實原因,回村發展的意愿較低。另一方面,具備農業生產管理和經營能力的專門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新時代電商行業和物流行業的迅速興起對農民的整體素質要求更高,而目前農村還缺乏有針對性的面向未來社會發展的繼續教育培訓。
三、以職業教育助推農民現代化的現實路徑
教育在促進農民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現代化的教育,就沒有現代化的農民。要培養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具備現代化生活方式、生產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的高素質農民,就必須重視農民的教育問題。農村職業教育作為支撐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在促成人的自我實現、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促進鄉村產業發展、助推農業農村現代化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城鄉融合發展機制,以優質職業教育資源通向鄉村促進農民現代化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阻礙農民走向現代化的現實因素,因此必須要打破這一結構,建立城鄉橫向融合發展機制,幫助農民盡快走向現代化。從職業教育的角度來看,要繼續深化改革,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事業,均衡分配職業教育資源,引進優秀教育工作者到農村任教,推動優質職業教育資源通向鄉村,努力讓農民都具備基本的知識和學習能力,掌握基本的職業技能,提高農民綜合素質。
第一,數字鄉村戰略或能改變城鄉二元體制導致的公共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為農村和農民的發展創造新的機會,激發農民教育需求。因此,有必要為農民建立一種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求的知識體系,并在現代化進程中給予農民更多的發言權。一是對能夠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農民實施農業新技術培訓,以職業價值觀為引領,培養農民認可“農民”這一職業的工作狀態、職業價值和發展取向的價值觀念,使農民具備現代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二是要不斷完善農村職業技術教育和農民培訓機制,推出農民職業教育培訓和管理新模式,為在鄉務農和準備進城務工的農民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教育培訓,真正讓農民具備一技之長。三是職業教育應更多地關注中老年務農人員。從全球來看,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已成為必然趨勢,而農學專業畢業生回到農村從事農業工作的比例仍然不高。因此,可根據實際情況將職業教育培訓的關注點放在中老年農民身上,從農民的需求出發,尊重農民教育培訓的特點,加強農民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構建中高等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相貫通的人才培養機制。
第二,職業院校要走出學校教育的藩籬,整合優質辦學資源,提升涉農人才培養的能力,探索現代學徒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深化產教融合,不斷拓展面向農民教育的實訓場所,完善相關制度,積累辦學資源,將人才培養的空間從學校拓展到農業企業和“田間地頭”。同時,深化校企合作辦學,在協同育人過程中將產業需求、技術標準、管理經驗、農業文化等融入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開發中,提高農民培育的有效性,切實提升農民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精準對接鄉村振興的一線需求。
第三,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化農村師資隊伍,增加教育培訓機會,提供農村教師職業晉升通道和發展途徑。提高偏遠農村地區教師的待遇,讓他們不因經濟收入而離崗離職。給予農村教師更多的發展機會,可通過輪崗、輪訓等方式增加城鄉教師間的交流,逐步縮小城鄉教師間的差距,減少農民因教育問題流入城鎮的現象。
(二)建立健全面向農民現代化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機制
第一,對農村初高中畢業生實施系統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為勞動者提供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教育,對只完成義務教育的畢業生和沒有接受過系統教育的農民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讓他們習得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提升綜合素質,掌握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技術、科技手段、管理模式和經營方法。現代社會不僅需要懂得傳統耕種技術和擁有生產經驗的農民,更需要能夠應用科技手段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懂得經營、善于管理的現代化人才。鼓勵農村青壯年勞動者進入職業學校和專門的技術學校學習農業生產技術,幫助農民提高科學文化素養,使其向高素質職業農民轉化。
第二,創設途徑幫助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提升學歷。提升農民綜合文化素養,促使農民樹立現代化農業生產理念,進而保證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提高農業經濟效益以適應未來社會農業生產方式的變化。一方面要將學歷教育、成人教育與職業培訓有機結合,為學習意愿強烈的新型經營主體提供更多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的機會,從而提升農業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學歷水平,提高其學習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為農業農村的現代化發展培養更多現代化農民。另一方面,要為農民量身定制彈性學習制度,完善學習成果認定、積累以及轉化制度,拓寬農民的成長路徑,不斷提升農民教育的包容性與開放性。
第三,提供培訓助力農民職業轉型。隨著信息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物流運輸、直播帶貨等行業悄然發展,出現了具有時代特色的新職業。部分地區組織農民參加電子商務培訓,集中學習直播帶貨、網絡營銷等經營模式,不僅提高了自身經濟收入,還使家鄉的農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帶動了鄉村經濟發展,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助力。政府可以借鑒各地的成功經驗,聘請優秀從業者為有實際需求的農民開展培訓,使農民這一職業煥發出新的活力。
(三)開發面向農民現代化的職業教育內容與框架
第一,職業教育的價值取向要以工匠精神為引領。教育首要的任務是傳遞價值觀念,現代化農民必須認可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目前,農民對勞動價值的認同感急劇下降,存在的毀約、違約等失信問題皆是價值取向扭曲導致的。職業教育應當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形塑新時代技能社會,引導農民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讓農民在思維方式和價值觀上具備現代性。一方面,不斷完善課程體系,以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廣和傳播“大國工匠”的案例和事跡,在技能培養中融入價值引領。通過典型事例和榜樣示范等方式,對農民進行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以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弘揚當代工匠精神,建立現代文明意識。另一方面,以制度完善引領技能型鄉村建設。要發掘農民中的技能工匠,給予其表彰和獎勵,可通過舉辦講座和專業技術培訓的方式,邀請技能工匠分享經驗,培養農村專業特長人才和能工巧匠,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進一步培養農民耐心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質量意識,樹立質量意識,致力于在鄉村社會形成工匠精神認同,以此帶動農民現代價值觀念的更新與轉化。
第二,突出技術技能培養在農村職教課程體系中的地位。農民的現代化離不開農業生產技術的現代化,現代化農民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技能及現代農業經營管理模式。針對目前農村職業教育課程內容偏重理論、較脫離實際的問題,要著力完善面向農民培養的課程體系,以強化農民的個體技能與可行能力為基本取向,既要突出農民知識、能力、素質以及職業道德的培養,又要突出科學意識、先進價值與理念。課程內容上,以實踐性、操作性的直觀教學為主;教學方法上,突出農民的知識基礎與能力要求,尤其要加強農民現實需求與培養目標之間的契合度,利用新媒體和新技術改進教學,全方位提高農民參與培訓的獲得感。
(四)構建面向農民現代化的適應性培訓模式
職業教育的技能培訓可使農村勞動力與勞動價值增值,提高農業生產力,實現農民增產增收。我國現有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還存在培訓質量不高、培訓制度不完善、培訓目標與內容不夠精準等問題,培訓制度與現代農民的需求及現代農業農村的發展不相適應。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承擔著提升農村人力資本的重大任務,現代化社會也需要更規范、系統的農民職業技能培訓。
第一,培訓主體要多元。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類涉農職業院校和農業科研機構的資源優勢,吸引和鼓勵各類農業培訓機構參與現代化農民的培育工作,加快農民對現代化生產技術、新科技生產手段等理論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現代化農民的培訓,為農民現代化提供市場信息和行業發展信息,精準對接農業產業一線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培育現代農業人才。
第二,培訓目標要精準。目前項目式培訓普遍存在短期化、碎片化問題,說到底是培訓定位不清晰、目標不精準導致的。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目標要貼近農業、貼近農村、貼近農民,在農民生產方式變革與勞動生產效率提高中不斷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
第三,培訓內容要豐富。一方面,要加強農業氣象防災減災知識、生態農業技術等實用知識的推廣應用。在職業培訓的過程中,可根據當地地理條件和氣象條件,因地制宜地增加農業防災減災實用知識的推廣應用。另一方面,職業院校應注重對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的培訓,助力農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是職業教育增強適應性、優化類型定位的責任擔當。此外,應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代生活方式及健康管理知識的宣講,提升農民主動學習與進步的意識,促進農民在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上逐步與現代社會接軌。
第四,培訓形式要創新。首先,加強政府的宏觀指導和支持作用,由政府主導安排培訓,統籌協調教育、農業、人社等部門,積極促進“農、科、教”共同發展。其次,各農林院校、科研機構、農業廣播電視臺要承擔起農民的理論知識培訓任務,加大“一村一大學生”工程的推動力度,加大知識的宣傳力度,擴大培訓輻射面。最后,農民合作社作為最貼近農民的機構,要及時記錄農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定期組織專家交流會,并為農民提供相關行業信息,不斷提高農民面向市場的能力。
(作者唐智彬系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學博士,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江蘇高職教育》2023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