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孫衛春:鄉村振興,要用鄉土文化鑄靈魂做引擎

[ 作者:孫衛春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1-11 錄入:朱燁 ]

《漢書·藝文志》曰:“禮失求諸野。”從本源上講,中國社會是一個鄉土農業社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在鄉村,是以鄉土為根、以農業為脈的鄉土文化。因此,由鄉土、鄉景、鄉情、鄉音、鄉俗、鄉鄰、鄉德等構成的中國鄉土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核,是中華民族得以繁衍發展的精神支撐和動力源泉。當代著名作家、文學家、藝術家馮驥才曾經說:“如果文化消失了,民族也就沒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說到底是重構傳統鄉土文化的重大舉措,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戰略,是再造新時代中國鄉土文化的文化運動。

鄉土文化興則鄉村興,鄉土文化強則農民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首先振興鄉土文化,用鄉土文化鑄靈魂做引擎,提升農民思想境界,提振農民精氣神,提高農民生產生活價值,加快實現農民的品格重塑、農村的和諧穩定和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進一步推動鄉村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村民富而好禮、富而有文,村莊魅力獨特、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要守護“鄉土”,安放靈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守護好鄉土的“形”與“神”。打造好鄉村物質空間、聚落形態的布局與設計,傳承、挖掘、塑造好鄉村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態文化,為鄉村注入文化內涵,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推動發展、促進和諧的作用,讓美麗鄉村更有底蘊、更具靈魂、更具魅力,彰顯內在品質。一方面,要守護好鄉土文化之“形”。保護利用好古鎮古街、祠堂民宅、古樹名木等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弘揚好民俗風情、傳統技藝、鄉樂鄉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讓鄉村多一點“兒時的記憶”,少一些“近鄉情怯”的遺憾;多一點自然風貌、潺潺溪流、裊裊炊煙、祠堂廟宇、廊橋書院,少一些“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的感嘆。另一方面,要守護好鄉土文化之“魂”。對在鄉村生產生活中形成并長期存續的價值理念、人文精神、倫理規范等,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人們從中尋找到心靈歸依和精神故鄉,安放靈魂,寄托鄉愁。

要提升“鄉民”,輸血強脈。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關鍵的因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破解“三農”問題,根本是要依靠生于斯、長于斯的億萬農民。要改變過去只看重農產品數量指標的增長,不重視農村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等公共資源投入,不注重提升務農隊伍素質與職業化的做法,通過加強鄉村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就業培訓、培智扶志等辦法,提高農民、扶持農民,培育和造就數以億計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生產型職業農民、服務型職業農民、經營型職業農民。鼓勵和支持年輕農民留在農村,感召和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成為新型職業農民,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同時要更加注重提供充分的就業、醫療、養老等保障,解除新型職業農民的后顧之憂。

要建設“鄉文”,成風化雨。文化是鄉村的靈魂,文化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要改變過去命令型、保姆型的工作方法,用平等式、互通式、傾聽式思維加強鄉村文化建設,以需求和目標為導向組織鄉村文化內容供給,建立需求供給目錄和按需供給機制。積極推動鄉土文化與科學技術融合發展,依托數字化技術手段開展面向鄉村、適合農民的文化內容生產與供給。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探索點對點供給模式,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文化內容供給統籌,把優質資源向鄉村傾斜,把文化設施嵌入鄉村,把文化活動融入生產生活,送到村民的“家門口”,成為村民的“家常飯”,讓老百姓第一時間享受文化服務。組織開展好以鄉土文化、民俗節慶等為重點的有內涵、有品位的文化活動,讓鄉村文化更具動感和魅力、更加貼近群眾生活,讓村民在參與中受到鄉土文化的啟迪習染、怡情益智、陶冶潤澤,實現行為方式、生活理念和價值觀念的轉變。

要注重“鄉教”,涵育文明。風俗者,天下之大事,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風俗。深入挖掘鄉土文化孕育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發揮其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厚民風的導人、化人、悅人、澤人作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依托鄉村傳統節慶、廟會等鄉土文化資源和文化下鄉、農家書屋、文化大院等文化載體,創作貼近鄉村生活的文化產品,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并借此向農民普及科技文化和法律知識,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使其樹立起正確的民主法治觀念和現代公民意識。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把滿足需求同提高素養結合起來,用現代文明的價值理念去滋養鄉村文化,深入開展移風易俗行動,宣傳先進典型,倡導團結協作、勤勞致富、誠實守信的道德風尚,提升農民的精神風貌,幫助農民樹立集體觀念、公共意識和公益精神,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挖掘核心價值元素,凝練核心價值精華,讓村民在自覺傳承傳統鄉土文化中提升境界、修養身心,秉持真善美。建立鄉土文化激勵機制,組織舉辦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組織和先進個人評比,以及文化知識、科技知識等比賽活動,營造風清氣正、向善向上的村風民俗。

要培樹“鄉賢”,垂范善治。鄉賢根植鄉土、奉獻鄉里、德高望重、為人楷模,是鄉民言傳身教的標桿、道德教化的榜樣,蘊含著感染和教化百姓、滋養和潤澤鄉風的強大力量。鄉賢文化是一種先進的鄉土文化、榜樣文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積極培樹鄉賢典范、聚合鄉賢力量,涵養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鄉風,參與鄉村治理,共謀家鄉發展。要建立完善村規民約,成立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紅白理事會等鄉村自治組織,引導村民依靠“一約四會”有序參與鄉村發展和村莊治理事務,褒揚善行義舉、貶斥失德失范,遏制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努力形成以法治為保障、以德治為引領、以自治為核心的鄉村治理體系,為應對新時代鄉村社會轉型發展的現實挑戰、加快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堅強保證。


【作者單位系中共榆林市委理論講師團。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1年1期(此為原稿,與書刊有出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之道高清乱码久久久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成a人a∨久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