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強調建設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國式現代化,最突出的短板仍然是農村。雖然我國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打贏了脫貧攻堅戰,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任務依然艱巨。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必須重點從完善監測幫扶機制、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加大對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易地搬遷集中安置區支持力度、推動脫貧地區幫扶政策落地見效等方面實施有效舉措,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就當前現實看,由于脫貧地區低收入群體數量較大,主要致貧因素依然存在,因此從更高要求出發,堅守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工作中除了全面落實中央相關戰略布署外,還必須在下述四個關鍵方面實現重要突破。
一、有效強化人力資源開發,突破脫貧農戶勞動力素質低弱障礙
盡管脫貧地區教育扶貧成效顯著,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上實現了重要突破,但不容忽視的是仍然面臨大量已脫貧農戶中的核心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普遍嚴重偏低,小學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仍占較大比重,勞動力素質低弱的矛盾十分突出,由此構成實現穩定可持續脫貧的重要隱患。雖然在脫貧攻堅中推行了“農民夜校”等以成年人為對象的培訓,并開設了法律常識、技能培訓等課程,但是由于基本學習能力不足,許多參與培訓的農民無法掌握課程內容,難以提升生產技能。從而限制了脫貧家庭的生計來源。盡管依靠有效的幫扶政策實現了脫貧,但是一旦直接的外部物質支持力度有所減弱,這部分低收入群體仍然缺乏自主性持續增收的基本能力,進而面臨較高返貧風險。
針對當前脫貧地區勞動力素質仍然總體低弱的現實矛盾,當務之急是必須更有針對性地強化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力度,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建立以提升已脫貧人口文化水平和生產技能為目標的教育培訓體系,增強脫貧農戶勞動力的受教育水平和發展能力:一是調整農民培育的內容和方式。繼續發揮“農民夜校”功能,建立以識字班等為的基礎知識技能培訓課程體系,針對性提高部分文盲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質和能力。二是激活鄉村教育資源。整合鄉村文教、扶貧、農民培訓等項目資源,聘請村幼教點輔導員、村小教師等任識字課、普通話課教師,在解決師資問題的同時,提高鄉村教育工作者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三是加強適宜性技術支持。針對農戶生產需求,通過合理選擇并輸入適宜本地的新品種和新技術,更有效率地進行相應的技術培訓,使適用農業技術的推廣更加符合當地農戶的實際需要,與當地農民擁有的傳統技藝有機結合,更有效地提高脫貧農戶的生計資源利用效率。
二、引導建立合作互助機制,突破脫貧農戶合作能力不足瓶頸
由于脫貧地區存在相對更加嚴重的人力資本匱乏、積累能力不足問題,自我發展能力受到較大限制,更加需要形成良好的互助合作機制,以增強集體行動能力方式建立更穩定的長效脫貧機制。但就現實看,這方面政策支持不足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扶貧政策在給予貧困群體精準的外部幫扶的同時,對提升互助合作能力的支持相對不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原有的鄉村互助傳統還有所弱化。一方面,在扶貧資源精準投向貧困戶的過程中,鄉村互助傳統也在“貧困戶”和“非貧困戶”兩個群體的對立中逐漸弱化。另一方面,以市場化原則為導向的農民合作社在脫貧地區實際運行也較為困難,難以發揮應有作用。雖然大多數脫貧村已建立了合作社,但是部分合作社或為僅掛牌并未實際運營的“僵尸社”,或者脫貧農戶實際參與度很低,在實質性提高農民互助合作能力方面作用有限,也很難依靠市場化的合作經營為已脫貧群體提供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
在自我發展能力不足的條件下,建立合作性利益聯結機制,實現集體成員間的互助共濟應當是脫貧農戶拓展生計來源、防止規模性返貧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充分發揮農村原有的互助傳統,幫助脫貧地區建立運行規范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積極探索以合作社發展帶動脫貧農戶持續增收的新機制,將合作社的發展作為凝聚脫貧農戶共享鄉村發展紅利的重要途徑。一是重點支持合作社多元化發展。要充分發動農民依托扶貧產業自主參與、自主管理、自主發展合作社。要鼓勵對口幫扶單位導入更多扶貧資源支持合作社規范發展和有效運行。要引導社會資本把支持合作社發展作為社會扶貧的重要組織載體,以入股合作的方式與合作社建立穩定的利益聯結。要把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與發展合作社有機結合,探索集體經濟入股合作社實現融合發展,更有效地提升脫貧群體合作減貧的能力。二是強化合作社帶頭人培育工作。脫貧地區合作社發展嚴重滯后與人力資源極為稀缺直接相關,因此,應合理發揮本土鄉村精英在合作社運行管理中的帶頭作用。通過組織參加培訓、外出參觀等形式重點培育一批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較強的合作社帶頭人。要建立和完善脫貧地區外出勞動力人返鄉政策激勵機制,設立返鄉精英創業基金,特別是要主動將其導入合作社發展人才支持計劃,建立多元化激勵機制有效彌補脫貧地區合作社發展中最突出的人才短板。
三、全面改善生產性基礎設施水平,突破脫貧農戶生計資本提升阻滯
隨著脫貧攻堅戰略的完成,脫貧地區農戶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根本性改變,但生產性基礎設施條件的改善仍相對滯后。雖然部分地區建立了扶貧產業園區或生產基地,配套實施了農田水利建設項目,但是在項目區之外,更大量農戶分散耕種土地的生產條件仍未得到有效改善。不少脫貧村農田道路水利設施陳舊,農戶生產仍在較大程度上受自然條件制約,依然表現為靠天吃飯的基本特征,生產效率偏低且抵御風險能力弱。在脫貧地區,大多數脫貧村地處山區,土地資源條件決定了較長一段時期內小農戶分散經營仍是農業生產經營的主要方式,也是大部分農戶重要且持續的生計來源,而農田灌溉、生產便道等基礎性條件的滯后將直接制約脫貧農戶家庭經營收入的持續提高,也使其仍然面臨較高的因災返貧風險。
因此,要堅守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就必須合理調整脫貧地區扶貧資源投入的重點領域,加大力度推進脫貧地區產業園區之外區域的生產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有效改善脫貧農戶生產條件。一是根據脫貧地區提升農戶生計資本質量的現實需求加快推進小微型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對脫貧地區而言,因自然災害返貧的風險仍然較大,提高抵御自然災害能力是防止規模性返貧的關鍵之舉。因此,應高度重視分散經營農戶最急需的生產便道、小型灌溉設施等小微型生產設施的改造提升。二是增強農民參與小微型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和管護的內生動力。要以創新村民自建等方式,降低建設成本,提高使用效率,顯著改善與小農戶生產經營配套的生產性基礎設施條件,增強脫貧農戶的生計保障能力。
四、加快構建政府與社會協作機制,突破對財政投入的過度依賴
脫貧地區承擔著極為艱巨的脫貧任務,為了確保按時間表完成任務,必須采取政府主導型扶貧模式,以大規模、高效率調配幫扶資源并精準投向貧困群體,在短期內迅速改善貧困農戶的福利水平,按期完成極為艱巨的脫貧任務。但是,隨著脫貧攻堅戰略的完成和向鄉村振興戰略的轉變,社會力量有效參與的缺失,將造成脫貧地區對財政資金的高度依賴,不僅增大財政負擔,也使后續扶貧資金使用和項目運行缺乏市場化導向,導致管理運行效率的提高面臨困難。更重要的是,在單純依靠政府大規模投入的方式下,相當數量高度依賴外力脫貧的低收入群體仍存在較大返貧風險,進而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構成障礙。隨著福利性政策向發展性政策轉變,財政資金的福利性投入強度將逐步降低,但脫貧地區穩貧防貧仍需要持續的外部資源扶持,能否前瞻性地動員更大規模的社會力量進入以彌補防止規模性返貧的幫扶資源的缺口,無疑是脫貧地區長期性減貧工作面臨的又一重要考驗和關鍵選擇。
對脫貧地區而言,防止大規模性返貧風險既面臨社會扶貧力量薄弱的突出矛盾,又存在社會力量與政府部門未能有效協同的現實問題。因此,當前緊迫的任務是要從戰略高度上充分認識社會力量參與鞏固脫貧成果和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鼓勵多元社會主體協同參與,有效發揮不同主體的專業能力,使之能夠在脫貧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一是建立政府與社會組織之間的扶貧協同機制。發揮政府部門的資源統籌調配優勢和社會力量的專業化優勢,搭建統一的鄉村發展資源管理平臺,避免政府與社會扶貧力量相互分割、重復投資,增強社會力量與政府相關政策的關聯度和聯動性。二是建立制度化的社會組織支持政策。在嚴格規范社會組織活動方式的前提下,對在防止規模性返貧中發揮積極作用的社會組織給予明確支持,針對不同社會組織的組織特征、服務能力和運行需求提供辦公場所、經費補貼、服務獎勵、政策優惠等方面的具體支持。三是建立社會資源吸納整合機制。通過建立資源信息庫、項目數據庫等方式,準確把各類社會組織能夠提供的支持資源精準對接并匹配脫貧群體的實際需求。以項目為載體,鼓勵多類社會組織協同參與,充分發揮其在產業發展、環境治理、家庭健康、農村養老、殘疾救助、文化培訓等方面特有的專業化優勢,形成信息共享、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的全方位返貧治理格局。
(作者單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3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