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伴隨著其家庭的變化,親子關系的良好發展是農民工市民化的積極因素和促進動力。文章分析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的困難,比較村落文化和城市工業信息背景下親子關系的特點和趨勢,探究影響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親子關系變化的原因,以期尋找改善農民工親子關系的方法,促進農民工家庭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農民工;市民化;親子關系
國務院明確指出“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他們戶籍仍在農村,主要從事非農產業,有的在農閑季節外出務工、亦工亦農,流動性強,有的長期在城市就業,已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①。政府明確表達農民工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部分,我國的城市化發展必然要伴隨著大量的農民工市民化。目前農民工數量多、工作和生活條件普遍不太好,農民工市民化的過程必然持續較長的時間。農民工市民化不只是農民工工作生活空間從農村逐漸轉移到城市,實現職業轉變,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生活習慣方面不斷轉變為城市市民,融入城市文化,實現全面發展的過程。家庭是既在社會之中又在社會之外的自群體,親子關系是農民工家庭成員間的主要關系,親子關系不僅影響著其家庭生活的質量,而且關系著家庭中每個成員的成長與發展。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的工作生活及心理狀態會影響其親子關系。
農民工在市民化過程中的困境
戶籍制度使農民工市民化的過程難以得到家庭的支撐。農民工是基于戶籍制度的限制從農民到市民的過渡性身份,他們往往是離家棄子在城市打拼,即便妻兒隨遷,也因家庭條件窘迫,很難過上幸福的家庭生活。家庭成員間的情感交流和支持缺乏,容易導致身份轉變過程的適應困難。農村留守兒童、留守老人和留守婦女及城市流動兒童等家庭困擾集中反映出農民工對城市欲罷不能的無可奈何。
鄉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差異讓農民工難以體驗到價值感?!稗r民工是進入城市工作的農民,是農民和工人的組合詞,農民和工人曾經是身處不同空間、不同領域的兩種不同的身份指認,但是卻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成為一種新的身份,無疑是一種尷尬的身份。”②農民工是鄉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轉變的開拓者,他們在享受著城市生活便利的同時,深深感受到置身城市環境后的生存奔勞、迷惘和無助。農民工市民化的過程是一個充滿誘惑和苦難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農民工付出很大的代價。在農業文明背景下成長起來的農民工對鄉土的眷戀之情、親情鄉情友情,讓他們離開家鄉后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農民最主要的勞動對象是土地,生活在一種天人合一、天人和諧的幾乎可以自給自足的鄉村文明中,生活簡單而執著,一切農事幾乎都在自己的掌控中;城市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多樣的文體休閑運動場所、規范的交通物業管理,但要不時變換工作崗位和居住地,不斷地適應工作環境,一切都是那么難以把控、難以得到他人的肯定。文化背景的變化讓他們在鄉村自我與城市自我的搖擺中難以體驗到存在的價值感。
對城市的期待與自身準備的不足讓農民工陷入精神困境。農民工的市民化過程不僅是身份、地域、生活方式的轉換,更是自我成長、思想觀念提升的過程。他們滿懷理想、熱情和堅持走出農村,急切想融入城市,但由于自身學歷、文化、技能制約,就業競爭能力不高,就業空間小,往往只能選擇一些技術含量低的體力勞動,易陷入低人力資本低收入的境地。面臨制度、經濟、素質等方面的障礙,使他們雖然在空間、職業層面勉強融入了城市,但在心理上常常是鄉愁與市恨交織在一起,自卑心理和孤獨焦慮情緒明顯,精神上難以融入城市社會,很多人陷入邊緣人的尷尬。
鄉村文明背景下和城市工業信息背景下的親子關系
鄉村文明背景下的親子關系。親子關系就是父母子女關系,是父母與子女之間通過相互影響和互動而形成的一種特定關系。它受社會政治、經濟生產、文化教育的影響,我國城鄉差別還很大,農村村落環境下的親子關系體現出以下特點:
一是以父母為中心的親子關系。我國有著悠久的農業文明,家庭是生產生活單位。家庭中,父母掌握著家庭的生產生活資料,承擔組織家庭生產、統籌家庭生活的職責。這形成了父母在家庭中的絕對權威和對家庭事務的絕對權力,孩子們處于從屬和被動的地位。這種生產生活方式下的親子關系,父母特別是父親是家庭的中心,對子女擁有絕對權力,子女處于服從地位。強調家長意志,把聽話、順從、規矩定為好孩子的標準,孩子被打被罵被罰是常事,棍棒底下出孝子是突出的表現?!澳壳稗r村家庭教育方式仍然以體罰為主,較少使用說服、說理、啟發等非暴力的方式?!雹鄹改概c子女的教育交往是單向的父母→子女的命令式,親子間的雙向互動性差,角色彈性弱,嚴父孝子,相互間的邊界難以跨越。孩子容易形成服從的意識,在孩子個性化過程中形成較多的心理禁錮。
二是親子間的親密度低。相對于城市,農村由于環境、資源、教育等原因,生活比較簡單樸素穩定。在孩子社會化過程中,父母是他們生活、工作、人生的影子,是未來的參照對象,親子影響融入生產生活中,形式單一,內容簡而易見,因此,“農村父母和孩子的行為交往頻率低,親子間的親密度低,親子依戀不強?!雹芨胬线€鄉、葉落歸根是農耕文明國人的夢想,或者說是農民把對子女的親情與對土地對鄉村生活的執著之情融在了一起,使得親子間的親密度顯得相對要低。在孩子社會化過程中,往往顯得父母的情感支撐力量不夠。
三是父母對子女有較嚴重的偏愛。在農村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思想觀念依然很濃,加上養老制度的問題,“在有男女性別之分的孩子中,農村父母明顯偏愛男孩”⑤。主要表現在家庭資源分配、情感投入等方面。農村父母會把家里的財物資源更多地用在兒子身上,對兒子充滿著更多的期待、流露出更多的接納和認可。偏愛容易造成孩子們的不平等感,影響親子關系和子女間的關系。
城市工業信息背景下的親子關系。我國城市在工業化進程中得到不斷發展,由于資金、人力、科技、教育、信息等要素的高度集中和組合,與農村相比,城市工業信息背景下親子關系有以下趨勢:
首先,子女在家庭中的主體地位得到突顯。“城市家庭的小型化和核心化發展的趨勢,促使家庭由原來的長者為尊轉為以孩子為中心”⑥,特別是獨生子女家庭,孩子得到的資源較多、關注關愛較多,在家庭中的主體地位得以突顯。父母越來越注意孩子在家庭中主體作用的發揮及關注家庭情感,在孩子面前有一定的權威性,也有較充分的民主。孩子有更多自我表達的機會,可以對父母的某些作法提出反對意見,親子關系基本平等。較多的資源條件和開放的家庭氣氛,有利于孩子各方潛能的發掘和個性的培養。
其次,親子間的互動多樣化。父母與子女間的相互交往活動是增進親子關系的基本方式。城市親子關系的互動內容豐富,涉及認知、行為和情感,有生活、娛樂、運動、學習;互動方式繁多,有動態、靜態的,有語言、行為的,有直接、間接的等等。通過親子活動,形成親子間平等、融洽的關系。親子間的角色彈性較好,父母不僅扮演著孩子長者的角色,還是朋友、同伴等角色。親子間的多樣互動有利于良好家庭氛圍建設。
最后,子代在親子關系中的作用得到肯定。越來越多的家庭把孩子的出生和成長看成是親代繼續成長成熟的契機,通過對孩子的教育改變自己。在承擔養育孩子責任和義務的同時,接受孩子的觀點和某些意見,享受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快樂。孩子在家庭中的價值得到肯定,容易樹立孩子的自信心,也能促進親代的成長。
影響農民工親子關系的因素
社會方面的原因。戶籍制度的限制、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完善、社會價值觀的變化、社會多元文化的并存、信息的網絡化等等,增加了農民工親子關系調適的難度。由于社會復雜性的原因,農民工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加大,往往容易將個人的不良情緒和挫折反射到對待子女的態度上;而其子女接受信息的途徑多樣化,信息容量大,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與父母有較大的差異。這些給親子溝通帶來了障礙。
農民工自身的原因。農民工從鄉村來到城市,承載了很多來自鄉村的個人成長歷程的時空記憶和家族的歷史記憶,對于城市他們是個“沒有來歷的不快樂的孩子”⑦。市民化不僅僅是一個自然空間的變化,更是一個離開舊自我誕生新自我的過程。農民工在缺少家庭支持、缺乏價值感、多種精神困境下要完成自身的城市社會化。物質困境、精神背負,使他們在承擔對孩子心靈關注和撫慰職責時顯得力量不足、能力有限,常常使親子關系疏離。
家庭的原因。在遷移過程中農民工及其子女更多地體驗到社會、學校的排斥和不公,外界的相對剝奪對親子關系有增進作用。進城,農民工家庭經濟收入增加,家庭物質生活提高,但由于家庭經歷的改變,家庭成員各自的生活學習時空不一樣,家庭內部系統的調整,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內容豐富了,而情感關系變得脆弱起來。孩子對父母的經濟要求變得更高,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期待更高;父母無法了解孩子的想法、滿足孩子的各方面需求,孩子往往達不到父母的要求。農民工親子關系的矛盾沖突明顯,但仍有著共同的情感點,良好親子關系的維護和完善有家庭基礎。
孩子的原因。親子關系是父母與子女互動、相互影響形成的,“孩子自己的特點和看法也對親子關系起著重要作用”⑧。農民工子女基本能理解父母工作的艱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減輕父母的負擔,改善家庭生活狀況。特別是子女跟隨父母一方在家時,孩子往往會承擔另一方的家庭責任,表現出自立、早熟,與在家的父親或母親的親子關系更親近。相比父母,孩子對現代社會的新思想、新事物、新技術接受得更快。但受父母時空距離和教養方式、學校教學內容方法、孩子主體意識水平等方面影響,孩子更多的表現為:與父母主動溝通少,“孩子們的煩惱不少,卻從不主動向父母傾訴”⑨?!稗r民工子女傳媒接觸越頻繁,越有可能在一個家庭內部產生‘現代性’與‘鄉土性’的碰撞,從而使親子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理解變得更為困難,影響親子關系的和諧與穩定。”⑩另外,農民工多是多子家庭,孩子間的關系也會影響親子關系,當孩子感覺到父母的偏愛后,容易對父母產生怨恨心理。
改善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親子關系的策略
農民工市民化的過程是農民工及其家庭和子女不斷發展的過程,良好的親子關系是農民工及其子女市民化的促動力。探索解決農民工、留守兒童、流動兒童問題的方法途徑時,改善親子關系應該作為一個重要內容。
多渠道激發農民工改變親子關系的主動性。根據生命歷程理論,人總是會在一定的機會和制約下進行選擇和行動,能動地建構和推進自己的生命歷程,同時,每個人都會與他人發生聯系,當個體的生活發生變化時,會影響到他人的生命歷程。在農民工市民化的過程中,改變親子關系以適應家庭變化的意愿和行為不僅能讓自己獲得家庭親情,也能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國家、社會、社區可以通過板報、報紙、雜志、影視和網絡等,用知識宣講、故事講述、電影拍攝等方式呈現農民工家庭在不同背景下協調親子關系的有效方法。特別是通過拍攝反映農民工家庭成長的電影、電視劇或公益廣告,用鮮活的故事情節展現農民工家庭成員特別是親子間有效互動的范例,讓農民工在影片觀賞中了解孩子不同階段、不同境況良好親子關系的參照標準,激活農民工改變親子關系的主動性,自覺審視家庭和孩子發展不同階段親子關系的問題,理性思考解決家庭矛盾和親子障礙的方法,自覺運用于親子交往中。
通過家長學校提高農民工親子關系調適能力。政府或農民工子女就讀學校要重視農民工子女家長的教育,辦好家長學校,傳授家庭教育、親子溝通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提高農民工家庭教育能力。加深對親子溫情的認知,改變親子觀念,構建兩代人相互傾聽傾訴的家庭生活文化,提高農民工教育子女、應對家庭壓力和危機的相關能力,關注子女社會化過程中的親密陪伴,以減輕他們各自的適應性困境。
通過學校教育教會孩子積極傾聽和主動傾訴。在親子關系中,子女的作用是不能忽略的。孩子對父母的理解,親子互動中積極的傾聽和主動的傾訴可以改變親子關系。特別是在信息社會背景下,很多信息、知識、技能的獲得,孩子是父母的老師。強調孩子的恰當言行是促進親子關系良性發展的重要條件,有助于解決農民工家庭問題。一方面,學??梢酝ㄟ^人際溝通知識教育、感恩教育,把父母的艱辛當作教育的資源,教授孩子們換位思考,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另一方面,可以通過中小學教學方式改革,變以灌輸式為主的教學方式為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式。改變孩子與成人交流時只是被動聽講,不會積極傾聽回饋、不敢主動表達傾訴的習慣。在城市化、信息化背景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是最有靈性的一代,通過教育,讓孩子們的智慧展現在親子關系的調適中,促進父輩的成長。
隨著國家各種政策和措施的不斷完善,農民工親子關系的觀念不斷改變,他們的家庭發展會越來越健康,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自主性會越來越強,而且成員之間的關系會越來越和諧,親子關系會不斷朝坦誠、開放、互動、共同成長的方向發展,使親子關系真正成為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最溫情的動力和享受。
【注釋】
①“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
②⑦郭玉紅:“越過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的陣痛”,《延河》,2006年第8期,第50~52頁。
③⑧鄭世艷:“農村親子關系的問題及其調適—以代溝理論為視角”,《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第2期,第15~18頁。
④朱俊卿:“農村親子關系模式及特點研究”,《心理科學》,2004年第5期,第189~190頁。
⑤陳素梅:“農村親子關系模式及特點研究”,《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第11期,第33~34頁。
⑥蔡秋紅:“城市核心家庭親子關系和諧狀況研究”,《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7年第1期,第49~52頁。
⑨周宗奎:“親子關系作用機制的心理學分析”,《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第46~50頁。
⑩許傳新,陳國華,王杰:“親子關系:‘流動’與‘留守’子女的比較”,《中國青年研究》,2011年第7期,第64~68頁。
(作者分別為欽州學院教育學院教授、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欽州學院教育學院講師;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以學校為主體的中越邊境地區留守兒童關愛模式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5BSH086)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