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5年最后一頁日歷翻過,中國進入了十三五規劃時期。“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本文結合“十二五”期間的發展狀況、特點,以及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對農民合作社“十三五”期間的發展前景進行展望。
2010年底,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數38.16萬家;截至2015年6月底,登記數141.18萬家,增長103.02萬家,平均每個月增加1.9萬家。2015年上半年,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2.3萬家,同比下降33.3%,出資總額0.3萬億元,同比下降36.4%。這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出現增長速度的下降。而2014年1月-12月,農民專業合作社新登記30.95萬戶,增長9.60%,出資總額0.78萬億元,增長9.51%。并且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上半年,盡管受經濟增長新常態的影響,新登記的主體仍比上年同期增長15.4%,注冊資本(金)同比增長38.4%。因此,造成合作社增長速度下降的原因在于合作社自身。筆者認為,在經歷了8年的高速增長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也像國民經濟一樣進入了“新常態”:更加注重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和對成員的帶動作用。尤其在當前已有9500多萬農戶加入合作社的前提下,新增合作社的余地越來越小。因此,合作社發展的數量增速可能會逐步放緩,而單個合作社成員數量增加和質量提升將會成為“十三五”期間的重要特點。
2015年上半年合作社登記數量增速的放緩與當前合作社成員數太少(100個成員左右)、發揮作用不明顯密切相關。事實上,近年來,相當一部分合作社都看到了這一點,有些已經在合作社層面上進行有效的合作,進而成立了合作社聯合社。據估計,目前全國農民合作社聯合社已經發展到了6000家以上,已經有湖北、山東、浙江、安徽等近10個省份出臺了相關支持政策鼓勵聯合社發展。實踐證明,聯合社在延長產業鏈、創建品牌、與龍頭企業議價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預料,“十三五”期間,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將會引領合作社發展的潮流并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治理結構不健全,不能真正體現“合作”的性質,少數人說了算,廣大成員的權利沒有體現也是影響合作社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正在修訂,其基本指導思想就是規范合作社的發展,相信修訂后的新法頒布后,當下一些不規范的現象就會得到遏制。具體說來,可以預測:合作社一股獨大從而導致決策不民主,登記時因費時費力只錄入不少于5個成員的資料導致信息不全,盈余分配時沒有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要求,不及時向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送年度報告并向社會公示,開展信用合作的合作社沒有真正堅持成員制、封閉性、社區性原則等,都將會被逐漸糾正。合作社的健康發展會使具有中國特色的合作社文化得以深入、廣泛地傳播,從而對國際合作社運動產生巨大影響。
政府對農民合作社的扶持也將逐漸規范化。當前,幾乎所有縣級人民政府都對合作社進行了力度不等的扶持。總的來看,國家級和省級人民政府的扶持比較規范,條件也比較高,但市、縣兩級政府的扶持隨意性較大,有時候人為因素起的作用較大,不利于合作社的規范發展。隨著修訂后的新法出臺,各級人民政府對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將逐步規范且法制化。另外,各級政府對合作社發展的責任也將逐步明確,如縣鄉兩級政府經管部門設立合作社輔導員等做法將逐漸納入制度化的軌道。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民合作社》2016年01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