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城市百人論壇主辦的“學習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研討會在京舉行。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就如何通過各項改革實現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實現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沒有農民的城鎮化就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反之亦然,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城鎮化,也就沒有農民的城鎮化。城市工作必須同“三農”工作一起推動,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的新格局。
2014年我們常住人口城鎮化已經達到了55%,但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水平還比較低,目前大概只有37%。
這些年通過把土地承包權和經營權分離等鼓勵政策,促進了土地的流轉。在13億畝多承包地中,現在大概有3.8億進行了流轉,有9.4億是沒有流轉的,流轉的部分約占28%。從農戶來看,約有1.7億農戶還沒有流轉土地,只有六千萬農戶是部分或全部土地被流轉,所占比重只有26%。
比較世界各國的農業普查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農戶規模幾乎是最小的,例如,與印度、日本以小規模農場著稱的國家相比,我們戶均土地面積只相當于它們的一半;與典型歐美國家比,我們大體上是美國的1/200、英國1/100和法國的1.5%,非洲、拉美國家的農場規模通常也都明顯大于我國農戶。
中國農業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解決溫飽的問題,在這個階段家庭承包制的效果是很明顯。第二個階段是解決農民收入的問題,主要靠的是農產量增長和農民外出,今天來看,農民的收入已明顯提高,而且從2009年之后城鄉收入差距也在縮小。但仔細分析農民的收入構成會發現,2012年農戶純收入中有65.6%與農業無關,而在當年增長的收入中,這類收入的貢獻更高達78.5%。也就是說,農民不是靠農業增加收入的,這與農民沒有徹底轉出有關。如果我們不能建立一個有效率、有規模、能自立的農業生產方式,就不能保證農民從農業中獲得足夠、穩定、持續增長的收入,就解決不了“三農”問題。所以,只有擴大農業的經營規模,才可能有一個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
我國的勞動力已越來越短缺,農業中資本替代勞動、機器替代人的現象已很明顯。近些年農業的機械化大幅度增加,機械化拖拉機和牽引農具的增長速度都是兩位數,但由于農業經營規模狹小,導致投入到農業的資本和各種補貼形成邊際效應遞減。據我們計算,我國農業由于經營規模的限制,資本報酬已經出現遞減現象,在這個趨勢下是很難建立一個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的。因此,必須通過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同步,通過贏得改革紅利,實現我國未來的經濟增長。其中要特別關注三個因素:一是農業經營規模。贏得規模經濟才能確保農業成為支撐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源泉;二是勞動參與率。沒有穩定的農民工市民化,勞動力的穩定供給就得不到保障,因此,必須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二是全要素生產率,清除體制障礙繼續保持農業勞動力從農業向非農產業的轉移,實現資源重新配置的效率,為全要素生產率做出貢獻。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參考報2016年01月1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