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12月24日至25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等新提法成為這次會議的亮點,也預示著新一輪農業改革即將啟動。十三五期間,農業改革的方向將主要集中在哪里?備受矚目的土地制度,將會發生哪些變化?《求是訪談》特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為我們解讀十三五期間我國的農業改革發展方向。
訪談嘉賓:葉興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
精彩觀點:
■從農民收入的角度來看的話,這五年,農民平均收入的增長速度,始終是快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增長速度。那也就是說,這五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在縮小的,這是從增產增收的角度。
■農業現代化仍然是“三化同步”,或者是“四化同步”的薄弱環節,也就是說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這“四化同步”的過程中,農業現代化是比其他三化滯后的。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也是面向未來的,我們國家要做到“四化同步”,他要來補農業現代化這個短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
■“十三五”規劃建議稿中把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放在創新發展里面,這就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推進農業現代化,要以改革創新的速度來推進。
■下一步我們總的方向是要讓市場在農產品價格行政中發揮更大作用,這是從價格政策的角度。包括我們補貼,那么我們有一般所講的四大補貼,就是那個種糧農民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補貼。
訪談實錄:
主持人:“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明確要求,我國應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您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國農業現代化在十二五期間取得了哪些進展?又處在什么樣的階段呢?
葉興慶:現在回顧這五年農業現代化的成就,我認為首先我們的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上了一個大的臺階,全國的糧食產量今年已經超過了一萬兩千億斤,這個產量實際上是比2010年要多了1500億斤,也就是說,五年間我們年度的糧食產量增長了1500億斤,那么其他的大眾農產品這幾年也是在穩步的發展。
從農民收入的角度來看的話,這五年,農民平均收入的增長速度,始終是快于城市居民平均收入增長速度。那也就是說,這五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在縮小的,這是從增產增收的角度。
這五年的現代農業的進展情況,恐怕更多的也要看這個數字背后質的變化。那么這五年,農業的經營方式也是在逐步變化。農業部有一個數字,就是今年全國家庭承包土地流轉的面積超過了4億畝,那么在2010年的時候大概就是2億畝,也就是說土地流轉的部分也翻了一翻。那么這五年,我們的農業計劃也是在快速發展。今年,應該是農業計劃水平能夠達到62%,這比2010年高了10個百分點。那么今年這個農業科技貢獻力,也會有一個大的提高。再加上我們的這五年,國家推進高標準的農村建設,大概全國能夠完成4億畝的高標準的建設任務。
那么高標準化是個什么概念呢?就是說改造以后,他的產能能提高100公斤,這就是我們要完成的任務,我們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能夠增加相關糧食產量400億公斤。
總得來看,盡管“十二五”期間農業現代化有很大的成就,但是到目前為止,農業現代化仍然是“三化同步”,或者是“四化同步”的薄弱環節,也就是說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這“四化同步”的過程中,農業現代化是比其他三化滯后的。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也是面向未來的,我們國家要做到“四化同步”,他要來補農業現代化這個短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考慮。
主持人:“十三五”規劃建議稿將農業視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同時要求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積極推進農業結構改革。那么,“十三五”期間,我國的農業改革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葉興慶:這次“十三五”規劃建議稿里面,就是在創新發展里面,把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放在創新發展里面,這就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推進農業現代化,要以改革創新的速度來推進。改革創新體現在很多方面,首先就是土地的流轉和集中,所以中央也提出來了,農用地要實行“三權分置”,就是在這個確權登記辦證的基礎上,推進“三權分置”,那么所謂確權登記辦證,就中央要對農民承包地塊的具體位置,還有面積的大小,要把它一塊一塊的把它聚集起來,給農民辦這個承包經營權證,在這個基礎上,推進所有權,經營權和承包權“三權分置”。承包權是有承包資格的人才有,經營權可以給更有效率,使用農地的人集中。
那么通過這樣的制度創新,能夠使土地的流轉和集中更加順暢,這是“十三五”期間,在土地政策上要做的一些調整。那么“十三五”期間,國家的支持保護政策體系,恐怕也要進行改革創新。比如多年來實行的糧食最低收購價和重要農產品最低收購價格,在過去十年,對農業生產是發揮很大作用的,那么下一步,繼續沿用這種過時的辦法,恐怕是不行的。
下一步我們總的方向是要讓市場在農產品價格行政中發揮更大作用,這是從價格政策的角度。包括我們補貼,那么我們有一般所講的四大補貼,就是那個種糧農民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補貼。
那么下一步就是說農機具購置補貼呢,我們還要繼續堅持,因為他對推進國家農業機械化,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其他三項補貼,基本上變為一個普惠性的收入補貼。就是按照承包關系補貼,就是你只要有承包權,承包面積的人,不管你種不種地,這個補貼都給你了,那么實際種植的人呢,往往反而得不到補貼,所以下一步進行考慮,把這三個補貼要合并起來。然后其他補貼方式要跟糧食生產掛起勾來,這樣的話,下一步也能夠往提高農業補貼政策的效能和精準性,精準度,就朝著這樣一個方向,來調整我們農業補貼政策,這是從農業知識保護政策的角度。
第三個就是要在提高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上,要下功夫,因為我們的農業現代化道路是非常明確的,就是說,產值高效,產品安全,自然節約,環境友好,那么你這個自然節約,環境友好,這樣一種現代農業怎么來?需要整治我的農業發展方式。所以“十三五”期間,我們要推進化肥和農藥的減量,也就是我們提出來,到2020年,我們要實現化肥和農藥的零增長,那么實現零增長,你同時要交糧食產量,那怎么辦呢?就是要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化肥和農藥的有效利用率。
還有節水灌溉,就是我們要減少對水資源的消耗,就是在整個“十三五”期間,也要把這個自然環境友好,就是農業的可持續性,把這個問題作為我們“十三五”期間,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抓手。那么“十三五”期間,我個人認為,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就是從中國的這種情況出發,在農業的生產、組織和經營體系方面進行創新,特別是要實現一二三四產業的融合發展,通過重構農業的產業鏈,價值鏈,讓農民在這個價值鏈和產業鏈中,分享更大的比例。我認為,“十三五”期間,我們在重構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方面,應該下大工夫。
主持人: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我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體歸集體所有,農民只擁有使用權。這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然而,由于土地產權無法轉讓和抵押,這極大影響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導致農民收入難以提高。“十三五”期間,我國的農村土地制度將會發生哪些變化?
葉興慶:這里我想有這么幾個關鍵點,一個就是農用地這一塊,農民的這個承包地,承包的耕地,承包的林地,下一步改革的主要的內容,就是要使農民的承包經營權,他的權能進一步豐富。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現在30年,農民獲得的這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能是在不斷擴大的,那么根據2007年的《物權法》的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具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權能。其實部分權能的理念一部分具體表現形式,其實也給農民了。你比如說流轉、出租、入股經營,這些實際上也給農民了,但是其中有一個權呢,一直沒有給農民,就是抵押擔保,所以這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來,土地經營權可以抵押擔保。這條規定,就跟我們的《物權法》和《擔保法》都是相沖突的,所以下回要修改法律,這是土地制度改革的第一個方面,就是承包經營權權能的擴大,其實也就是增加一個抵押擔保權。
從農村的建設用地來看,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來:在符合規劃和相關制度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的建設用地跟國有土地可以同地同價。什么意思呢?就是說按照我們現在的制度規定,就是我們的工業化,城鎮化推進到哪個地方,這個地方的地就可以均為國家所有,不管你是農用地,還是集體建設種地,還是宅基地。因為城市的建設項目它只能使你使用國有土地,不能使你使用集體土地。
那么現在就是提出來,如果是符合規劃的話,城市化規劃拓展到這個地方,如果這個地方已經存在了集體地,這個時候就可以不征收。這個時候的集體土地,就可以跟國有土地一樣上市交易。所以這一次的土地制度改革的試點方案里面,把這個集體土地上市,作為一個重要的改革內容。
第三塊地就是宅基地,大家非常關心宅基地的改革,因為宅基地的量非常大,但是宅基地制度改革是非常謹慎的,應該說目前還是局限于宅基地上面的房,就是農房。所以這次是對農民住房財政權提的比較多,農民住房財政權可以抵押擔保,可以流轉交易。這次就是對農房的流轉交易,對宅基地使用權的流轉交易,有非常嚴格的限制。所以說下一步,就是我個人認為就是宅基地使用權流轉,不會有,就是這個尺度不會太大,這是第三塊地。
還有第四塊地就是征地制度改革。下一步就是征地制度改革,一個核心環節,就是要提高農民,在這個土地增殖收益中的分配比例,所以要完善這個耕地價格的行政價格。下一步我們就是要提高農民在這個土地增殖收益中的分配比例。但是分多少?怎么去分?這就非常微妙,這就涉及到我們這個城市方案的那個融資問題,涉及到我們工業化、城鎮化的成本問題。所以地方政府在這個問題上是比較謹慎。所以我講的就是我們土地大概有這四個方面。
這四個方面它有一個共同點,都涉及到法律的修改,都是跟我們的法律相沖突的,所以就有一個依法改革問題,所以這次中央就特別強調要依法改革,也就是說要試點,就是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在這些試點地區調整執行有關法律法規,所以只有得到授權的地方,你才能去做。否則你就是,實際上就是與法律相違背,所以這個也是一個比較頭疼的事情,所以這次土地制度改革,目前仍然是限,只限在局部的試點。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求是訪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