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以來,連續三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都強調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發展的環境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十三五”期間,農業發展的主要任務就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在“國研智庫論壇·新年論壇2016”的圓桌討論上表示,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要小康農業必須強。可見,農業現代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基礎,因此“十三五”時期,要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
推進農業現代化要關注解決好“四個安全”問題
對于如何推進農業的現代化,宋洪遠認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十三五”期間,需要關注解決好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以及產業安全問題。
第一,關于農產品供給與糧食安全問題。目前,我國農業實現“保供給”和“保安全”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增強(包括人多、地少、水缺)和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包括土地租賃費用,農業勞動用工,農業機械作業費用)兩個方面的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中央提出了構建實施新形勢下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就是要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方針,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要處理好數量與質量,當前與長遠之間的關系。
第二,關于農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問題。目前,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主要在于生產環節。生產環境的污染和投入品的過度使用都將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要解決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就要治地治水治環境,解決生產環境問題;控肥控藥控添加劑,解決投入品過量使用問題。此外,在加工、儲運、轉化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食品安全的隱患。目前,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主要是經營主體多,監管難度大。要加強食品安全的監管,就要理順體制和健全體系;完善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強化屬地管理責任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
第三,關于資源環境保護與生態安全問題。從生態安全角度看,我國資源與環境問題主要存在著資源過度開發,環境污染加重,以及生態系統退化的問題。要解決農業生態安全問題,就要實施《農業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總體規劃》和《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這是“十三五”期間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任務。
第四,關于農業競爭力和產業安全問題。目前,我國的農產品價格普遍高于國際市場農產品的價格,核心問題就是農業競爭力問題,主要表現在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上。當前,我國的農業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是比較低的。比如,我國目前有30%的農業勞動力,但是農業產值僅為9%,也就是說30%的勞動力只創造9%的產值,效率與農業發達國家相比低很多。要提高農業競爭力,關鍵就是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構建完善“八大體系”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我們要清醒地看到,我國在農業現代化發展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比較落后,在資源環境約束增加和生產經營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下,如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已成為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宋洪遠表示,要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就要構建完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與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與服務體系,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與推廣體系,以及現代農業市場調控體系與對外開放體系等八大體系。
第一,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構建完善現代農業生態體系和產業體系。“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改革思路,其核心就是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第二,創新農業經營主體和經營方式,構建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和服務體系。比如,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多種形式規模經營主體。同時,既要強化公益性的社會化服務功能,還要培育和發展經營性的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多元化的經營主體和多元化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推進農業多種形式規模經營發展。
第三,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構建完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技術推廣體系。一是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現代農業發展的引領和驅動作用,就要使創新和研發適應農業特點,符合農村實際,滿足農民需求。二是要使創新能夠驅動發展,就要強化企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推動農業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市場化、商業化。三是創新驅動發展要開發經濟合理、操作簡易、實用性強的農業技術。
第四,統籌利用兩個資源和兩個市場,構建完善現代農業市場調控體系和對外開放體系。我國人多、地少、水缺,要保障供給,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利用好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推進我國農業走出去,提高我國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市場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發展觀察》2016年第3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