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2015年我國農村居民收入連續13年增長快于經濟增長和城鎮居民,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2015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上年的7017萬人減少到5575萬人,減少1442萬人,貧困發生率從上年的7.2%下降到5.7%。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和農村貧困人口的快速減少。反映了經濟新常態下,“三農”仍然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戰場,是今后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潛力,新保障、新方向。
【關鍵詞】農民; 增減; 經濟; 新活力
2016年3月1日《人民日報》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表明,2015年我國農村居民收入連續13年增長快于經濟增長和城鎮居民,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統計公報顯示,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增長8.9%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4%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比上年增長8.2%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6.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 元,比上年增長8.9%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5%。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0772 元。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 3072元,比上年增長7.2% 。
國家統計局的《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還顯示,2015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從上年的7017萬人減少到5575萬人,減少1442萬人(比上年多減210萬人),貧困發生率從上年的7.2%下降到5.7%。這表明年度減貧1000萬人以上的任務超額完成,“十二五”扶貧開發圓滿收官。2015年減貧速度明顯高于上年,出現了可喜變化。
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和農村貧困人口的快速減少。反映了經濟新常態下,“三農”仍然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主戰場,是今后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潛力,新保障、新方向。
農民收入的增長和農村貧困人口的減少的根本原因,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形成了全黨全社會合力抓農業的新局面。在經濟新常態景下,三農工作穩中有進。亮點紛呈。糧食連續多年增產,農民增收,農民收入保持了增長,園滿完成了十二五時期三農工作的各項任務。中央召開了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中西部22個省區市向中央簽署脫貧攻堅責任書。各級黨委政府加強對脫貧攻堅的領導,形成了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抓扶貧的新局面。在扶貧中,探索了扶貧到戶到人的有效途徑,直接增加貧困農戶收入,實施光伏扶貧工程,開展電商扶貧試點,有效解決貧困地區農副產品賣難問題。
農民收入的增長和農村貧困人口的減少,為促進全國經濟的增長提供了物質基礎和重要保障。推動了消費經濟增長。農民消費支出也快于城鎮居民的增長。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712元,比上年增長8.4%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 。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392元,增長7.1%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223元,增長10.0% ,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6%。
農民收入的增長和農村貧困人口的減少,仍然大有潛力。在新形勢下,我們絲毫不能放松三農工作。要以增加農民收入和減少農村貧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中心任務,深化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措施,深化農村戶籍制度改革,為農民工進城落戶創造良好的條件。加大全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對三農的支持,加大精準扶貧,不落一人的力度,加快農村城鎮化的步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貢獻。
(作者簡介:付博文:湖北省麻城市鹽田河鎮政府干部;作者傅光明系湖北省財政廳,省作協會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