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伍文胥:“告老還鄉”與鄉賢文化需銜接

[ 作者:伍文胥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6 錄入:吳玲香 ]

據新安晚報11日報道,在全國“兩會”開始前,一位安徽籍博士曾寫信給新安晚報,認為現在農村很多傳統民俗在退化,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有待改進。310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錢念孫對此給出了自己的“良方”。他認為,繼承中國傳統的鄉賢文化,讓官員、知識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還鄉”,對農村發展有積極意義。(313日新安晚報)

正如錢念孫所說,現在農村很多傳統民俗在退化,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有待改進。事實上,在全面建成小康任務加速推進中,“三農問題”更顯棘手。如何有效推進鄉村治理、推動鄉村發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矛盾?其實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三五規劃剛要(草案)》中都把“推進城鄉協調發展”擺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且提出一個破解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良方,即“新鄉賢文化”。

所謂“新鄉賢文化”,雖有著新時代的氣息,但卻根植于深厚的傳統文化土壤。傳統的鄉賢即仕紳,主要指科舉中取得功名而生活在鄉村并有較高威望的人,大多是告老還鄉的文武官員,或有定功名而未出仕的鄉村賢達組成。雖然,在古代,鄉賢多有葉落歸根、告老還鄉的情懷,但客觀上實現了寶貴人才資源從鄉村流出到返回鄉村的良性循環,使社會人才分布結構趨于合理,有利于整個社會可持續發展,對解決當下農村“空心話”積弊,對緩解大城市過于擁擠、不堪重負等“城市病”,具有現實意義。

然而從現實看,“告老還鄉”與“鄉賢文化”之間似乎還有著不小的鴻溝。首先,“告老還鄉”并沒有成為大的趨勢,只是極小數的現象。這是由幾十年來國家政策制度使然,絕大部分離退休干部及知識分子告老而不還鄉,皆因城市社會保障水平和生活舒適程度遠高于農村,一旦告老還鄉,就意味著放棄安逸,選擇吃苦,這是理想與意志的考驗。其次,鄉賢文化于今天的土壤仍不深厚,“告老還鄉”以助鄉民的價值追求并沒有真正形成,許多離退休人員、知識分子并沒有把“告老還鄉”、揮灑余熱作為理想追求和社會責任。即使要出臺政策,也不當是強制性的,或進行道德綁架。

再者,即使是在完善的鼓勵性政策的激勵下,“告老還鄉”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但這并不就是“鄉賢文化”本身,“告老還鄉”之后,只有融入鄉村,切實的為鄉村發展作出貢獻,這能釋放出鄉賢文化的正能量。這一方面需要為離退返鄉者銜接好養老、醫療、住房及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確保返鄉后整體待遇不下降。另一方面需健全離退返鄉者參與鄉村建設的機制制度,最大化的利用“鄉賢”的知識、技能和社會資源,最大化的促進鄉村發展,推進城鄉協調發展。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91 |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三区 | 特级AV片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一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