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里”“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形象、生動的“大白話”、民間諺語、俗語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隨處可見。它們像一串串寶石一般鑲嵌在演講、發言、座談中,贏得了全國人民的叫好和美譽。
對照自省,見賢思齊。“大白話”值得所有黨員干部學習、應用。特定場合說特定語言。“大白話”從群眾日常生活生產過程中形成,是老百姓慣用的語言表達。而“官話”是中國文化背景下官場運行的產物,是“集體智慧”。兩者并無優劣,更非水火。與黨員干部探討工作,講官話可以拉近距離,快速溝通,與普通群眾打交道,再用官話套話,就明顯不合適。而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大白話”、民間諺語、俗語,才能打開群眾心扉,捕獲民心。
語言背后是感情,是思想。“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非下苦功不可”,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指出。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要主動學習群眾語言,從中汲取營養,吸納一些喜聞樂見、活潑生動、樸實智慧的詞語,從而不斷豐富自身詞匯,實現與群眾實現語言上的“零距離”。這樣,黨員干部做群眾工作才能有底氣,溝通才更接地氣。語言傳遞出的不僅是個人素質和能力,而是一個黨派親民愛民的真實情況,為民務實的宗旨思想。
“大白話”蘊含大智慧。與群眾打交道,一句可親可愛的“大白話”,往往勝過萬句枯燥無味的官話套話。“風成于上,俗化于下”。習近平總書記的親民作風,給廣大黨員干部塑造了良好的榜樣和示范,值得學習、推廣、實踐。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梅縣委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