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說了——
“我想提醒大家,2016年并不好過。過好了,你就當馬云說錯了,過得不好,你要相信,其實大家過得都不好,挑戰只會越來越大。”
其實,這些意見領袖還是站在“傳統”觀點來看待問題了。現在很確定的一點,就是“天變了”,至少是正在“變天”。
只要順應趨勢,識得天氣的變化,現在、當下,何嘗不能找到新的機會點?
這一方面,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至少是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2016年,呈現在我們縣域電商領域的,更多的是機會本身。我記得2015年的淘寶大學年會上,我曾做了一個題為《黃金十年的八大機會》分享,今天就繼續談談2016年的八大機會吧。
2016縣域電商八大機會
1、機會一 電商扶貧
“電商扶貧”成為政策爆發點。
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召開了史上最高規格的扶貧工作會議,七個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作為對全世界的一個承諾,中國要在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現有的的7000多萬貧困人口的脫貧與減貧,是執政黨在十三五期間的一個艱巨政治任務。在諸多的脫貧攻堅的工程中,電子商務也是以其精準性、普惠性備受重視。現在需要解決的幾個矛盾,電商扶貧如何由點及面、如何由短期見效到長線機制建立、如何由簡單的銷售到生態圈的重構、如何實現公益切入與市場運作的有效結合?這些矛盾與問題,需要在實踐中解決,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
2、機會二 農旅結合
尋求“農旅結合”的創新模式,最大程度將互聯網+的效用在鄉村得以體現。
除了大農區的縣域外,大部分縣域的農特產,規模并不大,也由此導致在價格上可能并沒有突出的優勢。所以,就近銷售,本地化市場恰恰是這些產品最好的選擇。隨著鄉村游、周邊游、農業游的興起,通過旅游業的提升,實現農旅結合式的發展,可能正是本地農特產、手工藝品等很好的第三條道路。這一點,云南、貴州以及廣東、福建、浙江、江蘇等地,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相信新的一年會有更大的突破。
3、機會三 返鄉大學生/農民工
返鄉大學生、農民工成為雙創主力軍。
農村淘寶在全國各地招募合伙人,掀起了一波波的雙創熱潮。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去產能、去庫存,傳統企業繼續加速轉型。可以預見,就業環境會繼續惡化。在這個環節下,部分勞務輸出大省,包括四川等地,紛紛圍繞著農民工、大學生返鄉創業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何針對這一群體的雙創,推進“要素供給”,是各地縣域政府需要及早考慮的。目前,很多縣域,農村淘寶基本上按百里挑一的比例在尋找合伙人。我對很多縣域領導建議,不要把其余希望做合伙人的落選候選人“丟了”,要保護與支持他們的創業積極性,要通過這一群體做好雙創。
4、機會四 區域品牌打造
區域農產品公用品牌的打造。
縣域電商的發展,加速推進了農產品公共品牌時代的到來。縣域農產品規模小、品牌力弱,需要抱團,才能喊出聲音來。從品牌切入,整合縣域整體資源,通過標準化流程與溯源技術的應用,進而助推縣域產業結構的梳理,提高本地產品、行業乃至產業整體產出,富民強縣。可以預見,會有更多的縣域選擇這一突圍策略。早做早受益。
5、機會五 縣域抱團
從平臺電商的生態輸出到縣域抱團主動出擊。
無論是農村淘寶、京東邦還是蘇寧云商、一號店,過去的一年間,從“喚醒”電商意識到“植入”縣域電商生態,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阿里,從淘寶大學的縣長班到農村淘寶的布局,再到縣域電商大會、淘寶村高峰論壇,做了很多努力。這一年下來,縣域電商的氛圍已經大不同,尤其是山東、河南、貴州、新疆等地,幾乎是成了縣域前所未有的“一致行動”!新的一年開始,更多的縣域會抱團尋求電商發展的新突破,大家都不滿足于現狀,需要尋找更多的連接點。
6、機會六 電商外的其他領域
縣域經濟的互聯網化開始從電子商務延伸到其它領域。
如果說2015年是縣域電商的元年的話,各縣域政府轟轟烈烈幫著平臺電商做下行,竭盡可能幫著農民吆喝做上行,政府甚至直接干了服務商的活,都可以理解。但我們的公權資源局限于這些表面層次的努力,那是極大的浪費。政府必須站在互聯網+的高度,推進縣域社會經濟的全面互聯網化。所以,包括電子商務在內,政府的角色都要往縱深發展,圍繞著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政策性要素供給、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等等,推進互聯網+在政務、民生、交通、醫療、教育、旅游等諸多領域的落地。
7、機會七 縣域大數據
縣域大數據開發成為一個熱點。
大數據一樣會成為縣域發展的創新源泉,如何開發?更主要的是如何應用?貴州省將大數據作為一個發展戰略在推進,但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省級大數據與重要行業大數據中心建設的層面,如何向縣域延伸?或者說縣域如何自身尋求突破?我在自己公司承接的縣域里選擇了一些試點,但現階段在做的,還只是人才、供應鏈、在線商品的交易等環節,還需要拓寬、做深。
8、機會八 微營銷
優質原產地農產品成為微營銷領域的熱點。我絕對相信,我們將迎來一個中產階段在消費領域最終占據主導的時代,屌絲經濟終究會曇花一現,電子商務走向“向品質買單”是不可逆轉的。這一年來,阿里的營銷戰略的持續演變,已經佐證了這一點。而中產階段可能更在乎的是“圈層化”,社群經濟的時代已經來臨。微營銷,會有更多小而美的垂直平臺、微信公眾號傾力于優質原產地農產品,這是消費需求與社交模式的趨勢決定的。也可以預料,對三農的人文關懷會更多通過微營銷平臺展示出來。
作者系云飛鶴舞集團董事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作者的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