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華民族也一定能夠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習近平總書記同時強調“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了我們必然要走適合自己特點的發展道路。對我國傳統文化,對國外的東西,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科學的揚棄后使之為我所用。”
從“送文化”、“種文化”到鄉村文化的復興,是新的歷史時期,特別是進入城鄉發展一體化加速、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之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與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從注重狹義文化的傳播到廣義文化重構,打造“中國夢”文化形象和文化品牌,強化文化自信,發揮文化的凝聚力的必然選擇。是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促進鄉村按照“五化同步”要求,實現鄉村經濟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民生不斷改善、鄉村常住居民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的必然要求。扎實推進和努力實現鄉村文化復興,當前,重點是要處理好“五大關系”。
一、處理好狹義與廣義的關系,注重鄉村文化的整體打造
一是樹立大文化理念。尊重客觀規律,深入研究、發現和把握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自覺、嚴格、堅定按客觀規律辦事。與時俱進,站在人類科學發展的前沿,運用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掌握普遍規律的具體表現形式,實現普遍真理的中國化、民族化、區域化。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對規律的認識。創新驅動,不斷突破傳統思維習慣、價值觀念,固化的經驗積累、處事方式,破除官僚主義、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帶來的桎梏和束縛,著眼于實事求是促進發展,遵循客觀規律,不斷強化體制、機制的創新,特別是政府治理體制創新。
二是打造文化核心價值。區域特色文化的打造關鍵是文化核心價值的凝練,核心價值有機融合在不同維度的文化之中,體現在不同層次的文化具象里,形成以核心價值為軸心的區域特色文化系統,以及與此相應構成區域特點鮮明的特色文化元素和特色文化產品系統。貫徹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形成統領全局、貫通各方區域特色文化核心價值。實施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五化同步”發展戰略,化“文化+”為區域特色文化核心價值在各領域、各層面的融會貫通和有機協同發展,形成區域特色文化品牌。
三是編制彰顯特色文化的區域總體規劃。以人為本,以人與自然的和諧為著眼點,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律,實現從以物為主導的發展規劃向以人為主導的發展規劃轉變,從著眼單純的任期目標和經濟指導到注重區域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力,是一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編制指導思想價值取向、發展方式的深刻變革。打破條塊分割,按照跨界促進創新、融合贏得突破、共享實現發展的思路,搭建平臺、完善機制,促進部門間、市縣間資源的有效整合,促進市場主體作用與政府更好作用的有效統一,促進政府、市場、社會多元的有效參與,是提高地方整體發展規劃編制科學性、操作性和執行力的必然要求。有效防止規劃缺位、規劃重疊、規劃交叉、規劃滯后等等規劃編制工作中存在的弊端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浪費。
四是健全文創設計和實施責任機制。堅守特色文化內核,彰顯文化核心價值,把文創融入在項目設計之中,文化創意與工程設計同步,以文化創意引領工程設計。換個角度說,在項目設計中充分融入特色文化的內核和它所體現的核心價值,無論是項目的整體還是局部設計,無論是項目與周邊環境的關系還是項目功能的分布及銜接,無論是材料的選取還是工藝的選擇,無論是企業形象設計還是產品品牌打造,都緊緊圍繞并融入特色文化的元素、體現核心文化價值。著力構筑起政府、企業,投資者與經營主體,責任明晰、監管到位的責任清單,以及責任落實監督管理運行圖。樹立規劃的權威性,賦予區域總體規劃以法律地位,注重上位規劃與下位設計的銜接,強化上位規劃對下位設計的約束力。
二、處理好公益與產業的關系,注重文化價值的充分實現
一是積極推進文化的產業化。文化產業化是文化價值(包括文化附加值)實現的有效途徑。產業化的本質是以需求為導向,“由專業的人來干專業的事”,以高效率打造高質量。文化價值的實現需要產業化,文化成果轉化速度越快,帶來的價值量越大,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程度越高。產業化的關鍵是生產、加工、銷售、消費各個環節的不斷細分基礎上的全產業鏈的健全和完善,是以產業鏈為龍骨的龍型產業體系的健全和發展,是產業組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功能的有效實現。產業化或許會帶來市場的負面性,但我們不能以噎廢食。不可否認,法律法規的制定與約束,是文化產業發展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條件。文化具有社會事業的屬性,作為社會公共產品的生產和供給,同樣可以以產業化的方式來實現,只不過它的價值不是通過市場交換來實現,而是通過政府購買的方式來實現。
二是積極打造文化產品體系。文化價值的實現關鍵是滿足消費的需求。以需求為導向,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把“以文化人”的功能蘊含于滿足消費需求的文化產品之中,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內化于心、外化于形。隨著社會群體的細分,必然產生多元的需求,從基本的生存到自我實現,從物質層面的滿足到精神世界的豐富,對需求的滿足,需要與時俱進,開發更多的文化產品,增加文化產品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形成滿足多元需求、多層消費的文化產品體系。既要體現鄉村文化的整體性、包容性、共享性,拓展城鄉受眾和消費群體數量;又要充分考慮不同受眾和消費群體的認知水平、消費能力、以及價值追求,推出相應的產品,創新相應的營銷手段和服務方式,形成相對穩定的受眾群體和消費市場;更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特點,開發更多的產品,包括虛擬產品,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推進,不斷提升影響力、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
三是積極創新公益性文化附加值的實現模式。作為公共產品和公益事業的文化,如何實現其附加值,是鄉村文化發展中必須切實解決的問題。作為公共產品的文化是一種寶貴的社會資源、環境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特別是在鄉村招商引才、促進城鄉要素流動和優化配置、發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興產業方面,其附加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為了實現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需要從兩個層面進一步探索創新,其一是公共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和經營,探索公共資源的價格形成機制和價值增值方式,讓公共資源在優化配置中發揮更大效能和效益;其二是公共資源的共享和實現價值的分配機制,明晰公共資源的產權,搭建公共資源有效共享的平臺,建構公共資源競爭性使用的相關操作規程和監督辦法,健全相關利益訴求表達路徑和機制、利益實現、調控和分配機制。
四是積極構建文化附加值實現的評估體系。依托專業評估機構,運用大數據計算方法,開展對文化附加值實現的評估,形成文化附加值實現的第三方評估機制。要完善和改進現行統計監測方式,貼近實際,建立統計監測點,健全統計監測網絡,完善統計監測指標體系,提高統計監測的科學性、精準性。加強專業智庫建設,依托高校、科研機構、學會協會等社會團體,整合資源、優化環境,加快新型智庫建設,發揮專業智庫的作用,強化理論創新、理論研究和案例的實證分析,為文化附加值實現的評估提供科學理論的支撐、典型案例的實證、技術修正的依據和指導。建立文化附加值評估指標體系,以及相應的數據共享機制。
三、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注重特色文化的轉型升級
一是堅持與時俱進,推動文化創新發展。適者生存,一切的生命力來源于與時俱進的發展。作為文化無論是一種形態亦或一種產品,無論是物化的存在還是通過載體傳遞的意識形態,總是處在一個特定的時空維度之中,其內容、表達方式、載體選擇、傳播媒介,受到生產力和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和決定,其生存和發展依附于當下社會組織(集團)和個人的認知和接受。文化必須在與時俱進的創新中才能傳承和發展。抱殘守缺式的固步自封,缺失了新能量的輸入、新能源的驅動,只能面對“逝者如斯夫”的感嘆。動用行政力量和公共財政的勉強保護,也只能是游離于時代之外、受眾之外的昔日黃花,難以實現教化社會、凝聚人心的功能。文化的與時俱進,就是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體現社會的進步,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嶄新需求,解決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問題、新矛盾、新困惑,傳遞時代核心價值,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發展。就是要汲取現代科技最新成果和社會生活新理念,善于運用新技術、新創意、新工藝、新材料、新媒介,展現時代感、時尚性。就是要適應現代社會溝通、社交、參與、互動的多元化需求,不斷優化溝通平臺、發展多元社群、創新互動方式、豐富參與渠道。
二是突出文脈延續,打造特色文化之魂。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文化基因是物華天寶的結晶,也是人杰地靈的碩果。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經驗和教訓證明,傳承基因、延續文脈,在新的歷史階段上,汲取更多的營養,集聚中外文化發展最新成果,打造特色文化、鑄造特色文化之魂,這是文化在傳承中進步、在創新中發展的必由之路。文脈是文化要素在時間軸上的傳承關系和文化要素之間及其與環境要素之間在空間上的網絡系統關系。文脈延續的本質是在傳統與現實的比對中發現和揭示民族的、區域的社會共識——即認知系統、價值觀念、審美意識,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特色的才是有生命力的。文脈延續的關鍵是反映社會共識的各種要素在現代的生產、生活方式中,也即現代的“活法”中得到充分的彰顯,實現傳統文化精髓與現代物質材料與表現方式的完善融合。文脈延續的基礎是對傳統文化精髓的深刻領會,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深刻揭示,對現實生活內涵的深刻把握。既不能因為肯定社會進步的質的飛躍,簡單地否定傳統,犯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也不能因為強調文化的傳承,抹殺現實的進步,在封閉自守中被時代進步的潮流所淘汰。文脈的延脈是文化包容性的充分體現,文脈的延續是文化自信的充分體現。
三是強化形神皆備,構筑時代精神家園。文化的本質力量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即“天人合一”;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即“身心合一”;實現人的認知系統、價值體系和審美標準的統一,即“真、善、美合一”。中央強調“四個全面”、“五化同步”,提出“兩個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是近代中華民族百年奮斗的目標,也是中華民族千年追尋的偉大理想。在這樣一個大變革、大發展時代,堅定的目標、堅韌的努力,需要有文化的自信,文化的自信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園。構筑精神的家園,就是要做到形式與認知水平、價值追求和審美情趣的統一,在這里文化(物化的產品或精神性產品)不是一種純粹的產品、更不是簡單的商品,它是一種作品,用心創作的作品,在時間軸上它是一個不斷演變、進化的遞進過程;在空間維度上,它是一個在不斷揚棄中包容更多嶄新時代要素的吐故納新過程。文脈的延續不是對傳統的一味的保留,或滿足于形式上維持和保護。我們要探索的是傳統文化元素的現代表現方式,我們需要尋找的是現代社會生活在傳統文化元素中如何得到觀照,古今融合不是模仿而是創新。泥坯墻、茅草屋,不會是現代人追求的居住方式,但天然材料的利用,尤其是農業廢棄物改性成實用材料加以應用,應該是現代人追求的生態理念的反映,是生態環境技術發展的趨勢。
四是注重非遺保護,營造良好發展生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在改造世界的長期實踐中積累和發展起來的杰出技藝和寶貴財富;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專注敬業、淡泊名利、不斷挑戰極限的“工匠精神”的體現。非遺的保護需要在兩個層面同時展開,一方面是拯救性保護,瀕危非遺項目長期青黃不接、后繼乏人,面臨失傳的危險;一方面是跟上時代的步伐,在表現手法或制作工藝,在唱腔設計或儀式規程等等推陣出新。瀕危在于沒有跟上時代進步的步伐實現轉型升級,在于沒有以需求為導向不斷創新發展。不可否認,在社會發展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在歷史的長河里通過慢慢的沉淀、積累,通過代際的傳授、沿襲而緩慢地發展起來,快速變遷的社會里,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需要采取數字化記錄和實物保存的多種方式進行,需要對其內含的精神財富的挖掘、整理、弘揚宣傳。而需要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創新和發展提供科技、智力、人才的支撐和支持,使非物質文化遺產跟上社會生活變遷的步伐,在創新中贏得發展空間,在創新中實現傳承和發展,“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以人們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傳統優秀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文化創新成果傳播出去。”當然,更重要的是營造一個文化發展的良好社會生態,激活文化發展的內在創新力和內生發展動力,正如《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的要“全面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立足發展先進文化、建設和諧文化,激發文化創作生產活力,提高文化產品質量,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非物質文化保護傳遞的是一種對文化的重視、對文化發展條件的創造,更是文化發展良好社會生態環境的營造。
四、處理好融合與個性的關系,注重文化新業態健康發展
一是充分展示文化的包容性,促進文化開放發展。文化是社會進步的結晶,人類社會從去異存同,以維系社會群體的統一意志保障個體生存權的實現,開始轉型為彰顯個體多樣性,求同存異,以多元化和諧社會的建設,促進個性的自我實現和社會的全面進步。 多元化的社會,以及多元文化交流的加劇,帶來文化之間的碰撞和融合,文化的包容性進一步彰顯。廣闊天地造就博大胸懷,鄉村文化的包容性,根源于鄉村對都市生活的全力支撐,對工業生產所需原料的傾力供給,對外來人員的盡力收留,對傳統文化的悉心呵護。包容的另一面是開放,開放激活發展內動力。城鄉之間、工農之間、本土與外來之間、傳統與現代之間、各種文化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之間、不同的需求層次之間,差異性的文化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了協同創新、共同發展。這種跨界的融合、破界的共享,也帶來了新理念、新材料、新技術、新模式,開放孕育新的發展。這里需要堅持城鄉發展一體化的發展道路、制度安排,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大平臺;需要不斷推進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暢通跨界、共享的路徑;需要在大數據基礎上對需求的有效把握,促進文化新業態的不斷發展。
二是正確把握需求導向,強化文化創新發展。發揮文化的功能和實現文化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對需求導向有一個正確的把握。要注重社會共同理想與個人人生目標設定的協調統一;注重社會核心價值與個人追求自我實現的協調統一;注重實現社會進步和個性化需求滿足的協調統一。從受眾說的角度說,文化的引領作用的發揮,前提是文化本身得到受眾的認同,認同是同化的基礎,也是文化化人的關鍵。所以,文化的創新不僅是內容的創新,而且也包括表現形式和服務方式的創新。其直接的表現是文化形態的變化和文化新興業態的不斷萌芽和發展成長。傳統的居住方式可以轉化為人們一種懷舊和體驗的場所,傳統的農具和生活器具可以成為人們學習社會歷史的實物教材,傳統的戲曲可以作為汲取創作靈感和創新表現方式的源泉,傳統的技藝可以成為弘揚“工匠精神”、激勵人們不斷精益求精的典型示范,傳統的作品可以讓人們在吟誦中吸取營養、陶冶情操、知曉歷史、達觀人生。實現需求與供給的匹配,重要的是要有一個科學的理念、精到的創意、合適的材料、正確的路徑、信賴的品牌、貼心的服務、人文的情懷。
三是促進文化資源與消費需求的直接對接,實現共享發展。文化資源包括傳統文化資源的科學規劃、合理配置、有效保護、適度開發、充分利用,是堅持需求導向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調整的共同要求,要堅持兩條腿走路,搭建線上線下兩個平臺,特別是要依托互聯網,大力發展網絡平臺建設,促進供求信息的有效對接,減少和避免信息不對稱,既防止“巷深酒好”無人問津的困境,也要防止出現人為的繁榮假象;要推進數據資源共享,加強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依托大數據技術、完善數據計算方法,建構文化資源發展指數、以及文化消費需求指數體系,做好指數發布工作,為宏觀決策、結構調優、市場搞活提供科學依據和正確的引導;要加快實施平臺戰略,完善權屬清晰、責任明晰、資源共享、利益分享的運作機制、監督機制,激活鄉村文化資源,盤活存量、發展增量,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產出率,避免無序布點、重復建設、低水平擴張等供給側結構性問題;要營造鄉村文化資源共享的良好社會生態,科學界定公共文化產品和非公共文化產品,打破行政區劃樊籬和政府部門權力邊界,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使鄉村文化資源配置更科學合理,文化資源的利用更充分、更高效。
四是創新文化服務方式,推進文化產業體系發展。文化形態和文化產品的多樣性,文化滿足人們需求的多層次性,推動著文化服務方式的不斷創新,文化服務業的不斷發展。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互聯網運用的越加充分,特別是智能移動網絡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攝影、娛樂服務業、體育、教育、藝術業、出版業、圖書館業、群眾文化業、文物業、文化經紀與代理業、廣播、電影、電視以及不屬于以上分類的其他文化服務業,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需求;隨著80后逐漸上升為文化消費的主體,個性化、時尚化的消費,對虛擬場景、二次元、三次元的追求,特別是網絡在生活中的融入造就的對網絡的依賴,更需要服務方式不斷創新發展;而供需之間的代際差異的存在,不僅催生了新一代的創業群體,也催生了文創業的迅速崛起,創造良好條件,吸引和集聚更多的文創人才,加快學科建設和創客中心建設,構建學科發展、人才培養與產業孵化一體化模式,培育更多的文創人才,發展更多文化新業態,鼓勵和支持文創人才立足湖州,在湖州廣闊的鄉村文化發展天地里創業發展。要以文化服務體系的發展促進文化產業體系發展。
五、處理好素養與氛圍的關系,注重化人功能的有效發揮
一是注重內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結合,德化教育與養成教育有機統一。把文化的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要加強德化教育,通過理論學習、歷史學習、傳統文化學習、實踐學習、身邊的先進典型學習,進一步強化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堅守道德規范,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要強化養成教育,發揮法律法規的強制力,規章制度、生產標準、操作規程的約束力,鄉風民俗、家訓家、道德評議、輿論監督的制約力,化理論自覺、道德自覺和行為自覺;要傳承優秀的鄉賢文化,鼓勵退休教師、醫生、公務員、創業成功的企業家、以及熱愛鄉村的藝術家等,參與鄉村社會治理、調解鄰里糾紛、“傳道、授業、解惑”、傳播先進理念、示范善言善行、領辦志愿活動和慈善事業,通過精神感召、言行示范、人格魅力影響,促進人文教化、社會和諧。
二是注重環境與人的和諧,倡導新型生產、生活方式。人與環境的和諧建立在人類活動的基礎之上,人在改造客觀的世界的同樣改造著主觀世界,人對客觀的世界的改造是舊的人與自然關系的解構,是新型人與自然關系的建構,表現為人類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轉型和改變。適應美麗鄉村建設轉型升級,適應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創新完善,不斷推進生產與生活的融合,生活方式與生產資料和自然秉賦的融合,生態循環農業與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綠色生活方式的融合,使鄉村居民從事有尊嚴的勞動、過上體面的生活,使鄉村成為生態文明的示范、成為城市居民向往的地方。要著力推進產莊融合發展,統一空間布局、業態布局、功能布局,凸現村莊產業發展平臺、要素集聚載體、公共服務輻射節點的功能,融合、一體化的“產莊”構成一個嶄新的經濟體,一種嶄新的社會組織形成,在這樣的平臺和場景中,顧客、居民、經營者展示多多身份,消費者成為參與其中的客戶,經營者成為融入其中的成員,彼此共建共享實現可持續的發展。要按照建設健康中國的要求,推進生產、生活、生態、生命的融合,堅定綠色發展,強化敬畏生命,注重生產安全、食品安全、生態安全、公共衛生安全追溯體系、監督和防范體系建設,注重健康養生知識普及,促進健康養生產業發展、完善健康養生服務體系,增強健康覺、生態自覺、生命自覺。
三是注重文化的參與功能發揮,在互動體驗中熏陶情操、傳承文化。文化的特性決定了人人享有文化,人人參與和創造文化。同時,因為文化差異性的存在,不同的場景,激發起人們破界的沖動,達成跨界的行動。場景有設計、場景的運作、場景的服務,在這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場景需要有足夠的包容性,為不同的受眾群體所認同,根據不同的需求,設計和營運場景,突破心理的障礙,激活潛在的需求,在參與中收獲欣喜和快樂,親子活動可以跨越兩代人的空間,拓展訓練可以跨越不同性別的差異,農事體驗、健康養生可以突破不同年齡段、不同認知水平的障礙,被更多的人所接受、為更多的人所歡迎;要借助互聯網平臺的作用,跨區域建立相同情趣愛好、相近消費理念和價值追求的社群組織,通過社群活動的設計、社群活動產品的供給、社群活動的組織實施,促進文化的欣賞觀光、參與體驗、以及學習和創新;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在便捷交通的建設中實現空間距離的縮短,在信息交換渠道的暢通中實現供需的直接對接,便捷的交通、舒適的行程、方便的預約、網絡的支付、完善的設施,為互動體驗提供貼心的服務。
四是注重主體能動性發揮,人人成為文化正能量傳播者。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在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主體作用。農村常住居民是鄉村文化的創造者、踐行者。美麗鄉村的建設為農村常住居民在傳承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具有時代特征的嶄新的鄉村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營造了良好的社會生態,要積極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創造、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依托重大節慶和民間文化資源,組織開展群眾樂于參與、便于參與的文化活動。支持群眾依法興辦文化團體,精心培育植根群眾、服務群眾的文化載體和文化樣式。及時總結來自群眾、生動鮮活的文化創新經驗,推廣大眾文化優秀成果,在全社會營造鼓勵文化創造的良好氛圍,讓蘊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創造活力得到充分發揮。適應移動客戶端迅速擴張的趨勢,注重網絡文化的引導和發展,引導農村常住居民利用網絡社群宣傳美麗鄉村建設巨大成就,農村環境和綠色經濟發展的成效和美好前景;宣傳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偉大實踐、先進典型人物和事跡;宣傳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帶來的日新月異的變化,引導人們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樂的源泉,讓農村令城市更向往。
作者單位:浙江省湖州市農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知行三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