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和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從生活垃圾治理到農村危房改造,從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到農業文化遺產保護,我國再度發力整治農村環境,為建設“美麗鄉村”而努力。(2月12日新華網)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聚焦農業和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體現了黨和國家高層對新農村建設的高度關切與重視。筆者以為,以各級地方政府為引領,以廣大干部群眾為依托,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多方發力,因勢利導,抓細抓好貫徹落實一號文件精神,美麗鄉村系住鄉愁正當時。
思為行之先。美麗鄉村系住鄉愁,首先要樹立“秀美山川凝鄉愁”的共識。人心齊,泰山移。達成共識,方好共事,匯聚合力。伴隨著經濟的發展,鄉村的生態環境問題目益突出。垃圾滿地靠風刮,污水橫溢靠蒸發;老舊危房尚未絕跡,農村新增建房無序、無規劃還一定程度存在;大氣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都在玷污著美麗的鄉愁。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加快修訂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大力推進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完善農村危房改造政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一系列措施,就是為了讓農村的環境更進一步改善,居住環境更宜居,山川更秀美。
多方發力系住鄉愁,通盤考慮“美麗鄉村”還要有新思路。講“三美”用“五塑”就是“解鄉愁”思想指南和行動方向。現代化的新農村,她應該具備三美,即生態環境美、社會和諧美、人的心靈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鄉村才能實現現代化的“大同”,進而推進城鄉大同。硬件再美,社會離散,人心不暖,也只是徒有其表。而要實現這“三美”,在廣大基層農村,當下亟需抓好五個重塑。重塑鄉情鄉誼,鄉情鄉音暖人;重塑家園紅利,互幫互扶相攜;重塑原鄉世家,家風家教相承;重塑新鄉賢,價值引領導航;重塑鄉村價值,深耘精神原鄉。如果說“三美”是美麗鄉村外在呈現和直觀感受的話,那么,“五塑”則重在鑄就是美麗鄉愁的內在筋骨和精氣神。貫徹新思路,打好新基礎,才能“解鄉愁”開創新境界。
用“美麗鄉村”系住鄉愁,讓環境更美好,讓鄉愁濃濃更氤氳,要打好“組合拳”。其一,要加大持續投入,從人力、物力和財力上向基層傾注;其二,調動廣大農民參與的積極性,使環境保護成為群眾的自覺行為;其三,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讓農村的建設更科學更規范,讓農村的建設與發展始終與時代同步。眾人拾柴火焰高,鄉愁入夢胸有潮。
系住鄉愁,就是要讓生活在那里的人樂其所居,能夠享受到歷史文化的底蘊,享受到時代發展帶來的惠利;讓身處異鄉的游子念有所想,多一些美好的回憶,多一些美好的期待。
和諧筑夢,春色入鄉愁,千山似錦祥云布;發展興邦,初衷擔道義,萬里鋪虹瑞象開。新春伊始,我們上下一心,以全面貫徹落實一號文件精神為契機,乘勢而上,快馬加鞭未下鞍;順勢而為,擼起袖子加油干,美麗鄉村系住鄉愁正當時。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武漢文明網 2017-02-1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