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北省襄陽市尹集鄉為例
摘要:通過對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整個環節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及其來源進行分析,明確了土地增值機理及收益分配路徑。依據貢獻分配理論,構建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土地增值收益均衡分配模型,采用湖北省襄陽市尹集鄉的一個增減掛鉤項目資料進行實證估算,測算表明尹集鄉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拆舊區農民、建新區農民和政府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比例分別為47.82%、8.54%、43.64%。基于各個主體的貢獻額所確定的土地增值收益均衡分配測算模型,從定量的角度為農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提供依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為改革和完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保障項目區農民的合法權益提供科學理論和方法支撐。
關鍵詞: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 貢獻分配; 土地增值; 收益分配
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研究”(14JZD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土空間管制下土地非均衡發展及空間外部性擴散機理與區域協調發展政策研究”(7137309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經濟社會雙重轉型下土地轉換效率測度及效率改進政策調控原理研究”(71573101);湖北省國土資源廳科技研究項目“湖北省‘四化同步’重點示范鄉鎮國土空間優化模式與土地收益分配研究”(ETZ2014A06)
黨的十八大報告將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即“四化同步”發展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其中城鎮化與工業化的發展需要提供大量的土地支撐,但由于城市規模、土地用途規劃管制的剛性控制,使得新增建設用地的供給有限,在此情況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是破解城鎮建設用地瓶頸的有效政策,即以鄉村閑置存量建設用地盤活、解決城鎮化發展中城市建設用地增量指標不足的問題。但是,在項目實踐操作過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均衡,侵占農民土地財產權益的現象普遍存在,制約著城鄉統籌發展。如何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保證土地增值收益均衡分配對城鄉統籌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析
(一)土地增值機理
(二)土地增值收益的測算
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分析
(一)增值收益分配路徑
(二)貢獻分配理論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的應用內涵
(三)增值收益分配模型的構建
三、實證研究
(一)尹集鄉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的增值收益測算
(二)增值收益均衡分配比例的測算
(三)增值收益均衡分配比例的測算
本文將農民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看做一個整體,測算政府和這個整體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理論比例,同時,農民作為集體經濟組織中的成員,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利益分配上也表現為一種互利合作博弈的關系,因此進一步測算出農民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之間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比例是接下來要繼續研究的內容。
作者簡介:張安錄,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土地資源經濟;胡越,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生,研究方向為土地資源經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6年第4期,第91-98頁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