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提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那戰略取向是什么?就是說,要實現一個什么樣的戰略目標?你的方向往哪個方向走?所以,這里就有很多關鍵問題需要探討。
農業發展能否要用工業化的思路?
有些人提出農業發展要用工業化的思路,這是對農業作為一個特殊產業的非正確打開方式。比如這個杯子,一定是標準化的,只要工藝相同的流水生產線,杯子的品質是一樣的。但農業不同,同樣的工藝,同樣的技術,同樣的制作,東北的大米和湖南的大米、貴州的大米,絕對不是一樣的品質。因為農業是一個天地人三者合一的過程。湖南東江湖有一個狗腦貢的茶,就是湖邊那一個鄉的區域范圍,過了那個地段,茶葉味道就變了。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氣候,產生的品質是不一樣的。所以,對農業生產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就是要尊重農業發展的自然規律。不能夠簡單地說,用什么工業化的思路來搞農業,過去已經出現不少問題。但在農產品加工的環節,可以用工業化的思路。
工業化思路就是石化農業的思路
尊重農業發展的自然規律,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這個規律不搞清楚,就會迷失方向。用工業化的思路,也就是石化農業的思路。你這里種蘿卜,大家都種蘿卜,不管這個蘿卜賣不賣得了。你這里種茶葉,大家都去種茶葉,也不管這個地方能不能夠種,什么土壤條件、氣候的條件、溫度、濕度等自然環境因素也不去研究,反正種植技術流程簡易,反正有土能夠生長出來就種吧,結果就出了很多問題,有很多的歷史教訓。如不適合種桃樹地方種桃樹,最后不得不把它砍掉。這樣一個盲目生產,造成了大量資源的浪費和人力物力的浪費,是過去農業生產的一個大問題。
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問題是改革的核心問題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優化結構嗎?不是。那為什么叫改革呢?有兩個矛盾,一個是結構性矛盾要調整,就是有些產品供大于求,有些產品供不應求,是結構性,要調整這個關系。還有一個是體制性矛盾是什么?是市場與政府的關系問題。改革開放這么多年,農業在經濟領域可以說是最具計劃色彩,各級政府下達的都是產量指標,工業有下達產量指標的沒有?沒有。要工業保證多少產量供給,也沒有。農業的計劃色彩很濃厚,動不動就是要保證多少產量,什么產糧大縣、種糧大戶,有很多數量指標要求,數量是保證了,但與市場消費脫節。生產數量有這么多,如東北的玉米全部放在倉庫存放,賣不出去,怎么去庫存?陳錫文主任提出來要發展生物能源來去庫存。
不是需求缺乏而是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
這次一號文件明確提出了市場導向和質量導向,就是要適應消費結構的變化。原來農業是賣方市場,能夠生產什么就賣什么。但是現在是買方市場,種得出賣不掉,因而要用消費結構來引導生產結構,市場需要什么就生產什么。那么,政府的政策也要相應改變。如糧食保護價政策,這個保護價是根據什么制定的?大家都學過政治經濟學,價格是由平均利潤來決定的,至少要根據一個平均價格才能夠確定保護價;而勞動力的平均價格沒有體現在價格中,資源要素投入的平均價格沒有體現在價格中,政府就這樣定了。
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在農業方面怎么落實到政策中去?落實到農業的發展中去?之所以要去庫存,是因為政府過多地干預,造成費力不討好,積壓在倉庫里賣不出去。因此,要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糧食儲備制度和價格形成制度改革,這是兩個最關鍵的改革,也就是理順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作者于2017年3月在某省舉辦的新一輪農村改革試點工作會上,作“如何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專題講座,中國鄉村發現網根據主辦方提供的錄音進行整理,本文節選自專題講座的整理文本,題目為編者所加)
作者:湖南省社科院研究員、《中國鄉村發現》主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論道三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