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作為全省首批(宜春市唯一)實施“陽光工程——農村文化志愿服務行動”的縣區之一,嚴格按要求選聘了6名農村文化志愿者。一年多來,他們在各自的村創出特色,開展文化服務活動200次以上,帶領村民傾情編織屬于自己的“出彩文化夢”。(7月18日《贛西晚報》)
如今,人們常抱怨鄉村成了“文化的荒漠”:鄉村學校撤并了,鄉村少了朗朗的讀書聲;鄉村電影院消失了,露天電影也不見了,鄉村除了電視再無娛樂活動;“科技下鄉”走過場的多,“村文化活動中心”從來不見文化活動,“農家書屋”常年不見為村民開放……為了破解這種局面,豐富了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各級黨委政府把 “文化下鄉”視為一項重要惠民活動。他們大張旗鼓地組織演員和大學生或排演戲曲或挖掘當地的非遺文化內容或從城市選調歌舞節目組成文化宣傳團隊,趁春節、元宵、中秋等傳統節日舉辦文化廟會、游園活動、文藝演出、公益講座、展覽展示、書畫筆會、電影放映、冰雪娛樂、民間花會等各類文化活動。然而,節目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氣勢轟轟烈烈,電臺、廣播、報刊、網絡等媒體的跟蹤報道也異彩紛呈,儼然一片歌舞升平的大好形勢,似乎這種“送文化”的方式就“文化下鄉”的精髓所在。然而,“文化下鄉”年年在送,創作人員也精心創作新節目吸引群眾,但觀眾卻好像越來越少了,口碑也越來越差。
為何這些送到農民家門口的“文化大餐”,叫好不叫座?究其原因是因為這種“文化下鄉”是在為鄉村“送文化”,而不是在“種文化”。送來的文化因為來自城市,雖然很精彩,很華麗,卻因為不“接地氣”,難免會“水土不服”——面對鄉村這種文化“貧血”的狀況,“輸血”只能滿足身體的一時需要,而不能源源不斷地為身體提供足夠的血液,是治標不治本的。因此,要想從根本上實現“鄉村文化夢”,關鍵在于提高“造血機能”:“種文化”。即千方百計為鄉村種下文化的種子——像靖安這樣實施“陽光工程——農村文化志愿服務行動”,選聘農村文化志愿者,根據各地的傳統文化特色,開展各種文化服務活動,并努力在鄉村挖掘和培養文化人,激化了農民的文化熱情。
其實,農村仍然有著深厚的文化沃土:崇尚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很多蘊藏在廣大農村,流傳于村民日常生活中。農村有著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鄉間隱藏著無數熱愛文化、懂得文化的農民——高手在民間。只是沒有表現機會而已,一旦條件成熟,有人給其搭一個平臺,那么,“文化種子”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的,“農村文化夢”的實現也就有了希望。
(作者簡介:林日新,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人,中學高級語文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